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從“敗家子”到“山楂王”

2018-05-16 15:32:05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廣西日報記者 唐廣生 通訊員 周品秋 李茂香

  今年35歲的羅輝,是恭城瑤族自治縣三江鄉人,年紀不大但很有名,皆因過去是個“敗家子”,而今成為當地的“山楂王”。5月12日,説起過往的辛酸,羅輝感慨地説:“失敗不可怕,難就難在從失敗中吸取教訓,選擇適合自己的路,路子選對了創業自然天地寬。”

  2007年,羅輝從北京經濟管理大學畢業回到農村,一心想致富的他跟隨幾個開礦的老闆挖礦“淘金”。2008年,他又在縣城開了個飯店。兩年折騰下來,不但沒賺到一分錢,還虧損了60多萬元,負責纍纍,被父親罵為“敗家子”。

  嘗到失敗的滋味,羅輝一臉茫然。痛定思痛,不願服輸的他一直在尋找翻身的機會。2011年初,一次偶然的機會,羅輝認識了專收山楂的廣東李老闆。李老闆説:“現在的山楂品質我不太滿意,主要是種植區的土質和氣候不太理想。”

  李老闆的話一下激發了羅輝的靈感,“我們恭城山裏氣候好,土質肥沃,建議老闆您去考察一下。”2011年秋天,李老闆專程來到三江鄉考察,面對山頭350多畝的雜草地,李老闆高興地説:“這裡氣候、土質不錯,一定能種出我要的山楂。”

  如何種?羅輝心裏沒底。他上網查閱資料,進書店購買書籍,並約上好朋友張揚克,前往賀州市等地考察。多番研究後,他決定回鄉創業,當年就籌資租地種下了2萬多株大果山楂。

  為了全方位掌握山楂種植技術,白天他和同事到地裏幹活,晚上從電腦和書中學藝。邊學習邊實踐,逐漸掌握了山楂的種植技術,産量也不斷提高。

  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年下來,羅輝種植的山楂面積不斷擴大,還成立了山楂種植公司,吸收周邊12戶困難戶在公司務工,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據悉,他的種植場2017年山楂産量達到了180多萬公斤,産值達600多萬元。一路走來,羅輝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也得到了公眾認可和群眾點讚,去年,他當選為政協恭城瑤族自治縣第七屆委員會委員。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