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信息進村入戶 農民脫貧致富

2018-05-16 11:32:37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廣西日報記者 陳 靜

  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指出: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是我們的短板,要適應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

  以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為契機,廣西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的決策部署,目前全區已建成運營益農信息社1077個,為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生産技術、市場信息等公益信息和農産品上行服務38萬人次,實現農産品電子商務交易額1.2億元。

  “信息進村入戶,加快搭建多層次‘互聯網+’現代農業服務平臺,補齊農業農村信息化短板,推動‘線上農業’發展,將極大促進一二三産融合發展,推動農民脫貧致富,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抓手。”自治區農業廳廳長劉俊説。

   高位推動建好“端”“網”

  2016年,信息進村入戶試點工作在全區範圍內逐步開展。2017年底,我區全面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程。

  自治區黨委政府對信息進村入戶工作高度重視,出臺實施了管理辦法,從項目建設、運營服務、資金使用以及績效評價和監督檢查等方面確保項目建設、資金使用管理規範。每年安排5000萬元專項資金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建設。各市縣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工作機構,明確責任,落實到人。

  “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的重點就是把益農信息社這個‘端’建好,把通往農村的信息高速公路這個‘網’修通、管好、經營好,按照中央要求把能夠持續的商業模式建起來。”自治區農業廳副廳長謝東説。

  為了健全建設運營服務體系,我區組建了信息進村入戶運營服務商庫,以市為單位,選擇其中1家企業作為運營服務商,承擔整市推進工作,努力培育在全國有影響力的農村信息服務品牌企業。

  按照共建共享、共同發展的原則,以單個益農信息社2.5-3.5萬元的標準,政府財政補貼1萬元,企業出資1.5-2.5萬元,“政府+平臺服務商+運營服務商”多方投入的格局正在形成。

  組建的信息進村入戶推進聯盟,整合了農行、郵政、電信等部門資源。中國電信廣西分公司為每個益農信息社免費接入光纖線路及光貓設備,在每個行政村益農信息社實現免費WIFI服務;農業銀行提供資金結算、助農取款、轉賬、互聯網金融、代理繳費等便民金融服務,並提供多項金融服務優惠;郵政公司信息進村入戶工程運營服務商和經營主體提供物流快遞運輸資費優惠,共同研究參與農村雙向物流解決方案,打通農村物流“最後一公里”。

  目前,廣西已被列為2018年全國整省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的8個示範區省之一,並將獲得國家1億元左右的資金支持。

   整合資源便捷服務

  “現在查信息方便得很,到村裏的信息社,養豬、種桑、養蠶,各種信息都可以找到。”説到村裏的益農信息社,崇左市天等縣福新鄉黎亮村村民讚賞有加。作為廣西最早的5個信息進村入戶工程村級示範點之一,益農信息社的建立改變了村民的生活,打通了他們的致富大道。

  “我們建成的農業科技信息服務網絡,不僅可以將新的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指導信息及時快速地傳遞到農戶手中,農戶還可以通過益農信息社或 12316連線專家進行電話諮詢,為農戶生産提供全方位服務。”博白縣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還據此實施技術扶貧,為每個貧困村派出3名技術人員,定期深入貧困村進行技術指導和服務,對非貧困村的貧困戶每月技術指導3-4次,提升貧困戶的脫貧能力。

  博白縣是自治區信息進村入戶試點縣,目前已建成255個益農信息服務社。三灘、亞山、鳳山等鎮桂圓種植基地輻射帶動全縣桂圓種植面積19萬多畝,帶動發展貧困戶種植桂圓1000多戶;亞山、鳳山、旺茂、東平等鎮建成2萬多畝的砂糖橘種植基地,菱角鎮建成2000多畝的沃柑種植基地,亞山、博白、東平等鎮建成6000多畝的火龍果種植基地。

  “信息進村入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向小農戶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務。通過數據信息的雙向流通和價值挖掘,形成‘三農’大數據,精準指導農業生産、經營、管理、服務,為構建現代特色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提供有力支撐。”謝東説。

  自治區級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的開通,整合各類涉農政務信息平臺、農業農村信息網站集群、12316三農服務平臺、農産品身份信息核查監管平臺、農産品産銷價格監控預警系統等多樣化服務資源,使益農信息社成為服務“三農”重要平臺。

  信息進村入戶工程與12316為農服務熱線深度整合,建立集雲呼叫中心、農技寶、農技知識庫、話務專員、專家諮詢、農資打假投訴等功能服務“六位一體”的“三農”信息服務體系,成為農業農村信息宣傳重要陣地。

     融合電商帶動脫貧

  説到紅薯,防城港市防城區扶隆鄉那果村村民記憶猶新。兩個月前,村裏雙華種養專業合作社60畝“紅姑娘”紅薯滯銷,庫存4000公斤,待收購約1.5萬多公斤。它像一塊巨石,壓在種植戶的心頭。

  困難時刻,該市信息進村入戶工程運營服務商發動3家電商企業、2家公益團體開展線上線下應急促銷,解決農戶的燃眉之急。到3月底,所有紅薯已銷售完畢,線上銷售4300公斤,線下銷售約1.5萬公斤,農民獲得約8萬元的銷售收入。

  玉林市博白縣沙陂鎮榮飄村有種植芋頭和製作芋苗的傳統,但長久以來,賣不出去、賣不起價制約著當地芋頭種植業的發展。

  該村信息進村入戶服務站站長廖建能發揮能人帶頭作用,借助運營服務商平臺,為芋苗設計專業産品包裝,打造出標準的電商産品“客家味道”,形成了散裝和禮盒等産品系列,僅2017年上半年芋苗銷售額就達到了130多萬元。

  通過益農信息服務站點,電商扶貧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目前,全區已實現農産品電子商務交易額1.2億元。

  信息進村入戶工程仍在繼續。按規劃,2018年底前,廣西將建成運營村級益農信息社標準站7150個、專業站7150個、簡易站7150個,依託益農信息社建設農産品電子商務21450個門店,覆蓋全區50%以上的行政村,同時培訓信息化和電商人才2萬人以上,其中,培育以新技術新業態創業致富的農民1.5萬人以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