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泛北十年 碩果纍纍——前九屆泛北論壇成果回顧

2018-05-23 17:36:03 |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唐穎倩):2018年5月24日,第十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暨第二屆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發展論壇(以下簡稱“泛北論壇”)將在中國南寧舉行。

  泛北論壇已連續舉辦9屆,作為中國與泛北各國共同創建的新型次區域合作機制,有力推動各方從共識走向實踐,從合作走向共贏,收穫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一、第一屆環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2006)

  主題:共建中國—東盟新增長極

  議題:1.環北部灣區域合作的未來發展

  2.環北部灣區域合作機制的建立與路徑

  3.環北部灣區域合作的啟動與實施

  成果:發表了《環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主席聲明》,首次提出了構建“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區”,構築“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深化和拓展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從而形成由“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區”、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兩個板塊和“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一個中軸構成的“一軸兩翼”M型區域合作大格局。

  

  二、第二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2007)

  主題:共建中國—東盟新增長極—新平臺、新機遇、新發展

  議題:1.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

  2.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的機制、産業發展與金融支撐

  3.泛北部灣交通、港口、旅遊合作

  成果:宣讀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研究報告》,發表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主席聲明》,深化了對推動泛北部灣經濟合作意義的認識,提出了推進泛北部灣經濟合作應遵循的三項原則,明確了啟動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的重要措施,提出了務實推進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的行動建議。

  

 三、第三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2008)

  主題:共建中國—東盟新增長極——溝通、合作、繁榮

  議題:1.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不確定性背景下的泛北部灣經濟合作

  2.泛北部灣次區域合作的重點難點和趨勢

  3.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與泛北部灣經濟合作

  成果:與會各方達成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將進一步推進和加速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進程,並將在提高經濟一體化、促進相關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上發揮重要的作用的共識。

  與會各方願意加強交流和協作,共同努力把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建設成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框架下的新的次區域合作。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聯合專家組正式成立並召開第一次工作會議。

  

 四、第四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2009)

  主題:共建中國—東盟新增長極——拓展合作化危為機

  議題:1.全球金融危機與泛北部灣經濟合作

  2.泛北部灣區域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與合作

  3.北部灣地區與東盟各次區域的合作發展

  成果:1.形成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更需要加強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的廣泛共識。2.提出加快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建設,推動形成南寧—新加坡通道經濟帶,是加強中國—東盟合作和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的迫切需要和戰略關鍵。3.提出應積極利用中國設立100億美元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基金和提供150億美元信貸資金,加快泛北部灣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步伐。4.泛北部灣經濟合作機制化建設實現突破。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聯合專家組召開第三次工作會議,充分討論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可行性研究報告》,討論通過了《關於加快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的行動建議》。

  泛北部灣經濟合作中方秘書處正式揭牌成立,秘書處設在廣西。

  

  五、第五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2010)

  主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與泛北部灣經濟合作

  議題:1.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與南寧—新加坡通道建設。

  2.北部灣對話世界500 強—泛北部灣經濟合作中的國際投資與産業發展。

  3.泛北部灣航運、港口、物流合作。

  成果:對以南寧—新加坡經濟通道建設為重點,拓展泛北合作的空間和如何通過加快産業發展和航運、港口、物流合作來深化泛北合作形成了一系列共識和觀點。

  論壇期間,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與海口港、廣州港、新加坡萬邦航運公司、泰國RCL宏海箱運公司、柬埔寨西哈努克港、新加坡裕廊港等簽訂了合作協議或締結友好港,推動泛北區域港航物流合作取得實效。

  泛北部灣相關六國國家智庫機構發佈了推進“南寧—新加坡經濟通道”建設聯合倡議。

  

  六、第六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2011)

  主題: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與泛北部灣經濟合作

  專題峰會:1.泛北部灣智庫峰會—區域聯通與跨境合作

  2.泛北部灣金融合作峰會—跨境貿易和投資

  3.泛北部灣旅遊合作峰會

  成果:論壇對加強區域聯通與跨境合作、擴大跨境貿易和投資以及深化旅遊合作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共識和重要的意見、觀點,參會的中國有關銀行與外方銀行及有關企業共簽訂13個合作協議和1個合作備忘錄,貸款授信總金額達510多億元人民幣。

  亞太旅遊協會、廣西、海南、越南、印尼等國家和地區旅遊組織或企業簽訂了一批相關合作協議。

  論壇閉幕式上宣佈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可行性研究報告》,與會的泛北部灣相關國家智庫機構發佈了《泛北部灣智庫峰會宣言》,並簽署了泛北部灣智庫聯合研究機製備忘錄。

  

 七、第七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2012)

  主題:泛北部灣區域經濟合作與共同繁榮

  專題峰會:1.泛北智庫峰會—全球經濟再平衡:泛北部灣區域合作與發展;2.泛北城市發展峰會;3.泛北電子信息産業發展峰會;4.中國—馬來西亞産業合作峰會。

  成果:全面深入總結了泛北合作六年來取得的成績,對如何進一步深化泛北合作提出了很多有見地的觀點,對推進泛北區域城市發展合作、電子信息産業合作、産業園區合作等達成了一系列共識,並簽署了一批合作協議。

  推動中馬産業園區合作成為泛北合作的典範,對中國—馬來西亞産業合作模式、發展重點和方向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提出了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形成了《中國—馬來西亞産業合作峰會聲明》。

  

  八、第八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2014)

  主題:攜手推進泛北合作,共建海上絲綢之路

  專題峰會:1.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專題研討會;2. 泛北金融創新專題研討會;3. 泛北智庫峰會;4. 泛北貿易與投資專題研討會;5. 泛北港口與物流合作專題研討會;6. 泛北文化傳播的合作與創新專題研討會。

  成果:與會嘉賓普遍認為:攜手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是一個符合中國—東盟共同發展願望的重大構想。在新形勢下,深化和提升泛北合作既是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的迫切需求,也是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題中之義,應將泛北合作納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總體規劃,進一步釋放其先導效應,使之成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發展中國與東盟海洋合作夥伴關係的現行示範項目。

  泛北智庫峰會總結了泛北合作九年來的努力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積累了許多有益的成果與經驗,形成了《泛北智庫關於攜手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共同倡議》並在閉幕式上發佈。

  

  九、第九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暨首屆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發展論壇(2016)

  主題:攜手泛北合作,共建“一帶一路”

  專題論壇:

  1.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發展論壇。

  論壇主題:互利共贏,共建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

  2.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工作會議

  會議主題:推進中國—東盟港口合作,建設“一帶一路”海上橋梁

  成果:首次在論壇總框架下同期舉辦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發展論壇和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工作會議,將海上合作與陸上合作有機結合,突出泛北合作陸海統籌的獨特作用。有關各方高度認同共建“一帶一路”給泛北合作帶來的重大機遇,達成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共識。各方願意攜手並肩共同推進“一帶一路”,使泛北合作化願景為行動,從共識走向實踐。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代表發佈《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建設倡議書》,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中方秘書處揭牌,簽署欽州市與華為公司合作的雲計算及大數據中心項目、中泰越合作的跨境電商結算平臺項目、中柬合作的能源發展項目等9個重大合作項目,在欽州市舉行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一批相關項目的啟用儀式,起到了良好的務實示範效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