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廣西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系列文件政策解讀

2018-06-08 10:20:45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優化要素供給 厚植發展土壤

  ——全區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系列文件政策解讀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譚卓雯 吳麗萍

  A 優化稅費服務:預計每年可為企業減負超過170億元

  ●稅費繼續降

  ——落實國家增值稅、所得稅等優惠政策措施。自2018年5月1日起,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或者進口貨物,原適用17%和11%稅率的,稅率分別調整為16%、10%;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將享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從50萬元提高到100萬元。

  ——將車船稅五類稅目的適用稅額降至法定最低,降低全區城鎮土地使用稅適用稅額和實行城鎮土地使用稅以及房産稅困難性減免,著力減輕企業稅負。

  ——暫停徵收涉企地方水利建設基金,降低企業政府性基金負擔。

  ——繼續執行收費公路綠色通道政策,停收部分高速公路一類橋隧車輛通行費,降低貨車城市路橋通行費和實施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試點等措施,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辦稅更便利

  加大政策扶持,釋放政策紅利。從2018年8月1日起,對90%以上通過線上實名認證的納稅人,按不同類型、不同經濟特徵提供多渠道的稅收優惠政策精準化推送服務。

  簡化辦稅流程,公開服務承諾。推行增值稅申報“一表集成”,對現行涉稅資料壓減30%。

  部門信息共享,業務一站辦理。加大稅務、工商管理、不動産登記、民政、公安機關等部門信息數據共享,從2018年12月1日起實現“一站式登記”“一站式清稅”“一站式辦理房産交易涉稅業務”。

  推進實名辦稅,方便業務辦理。從2018年8月1日起,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完善辦稅人員實名信息採集及驗證工作機制。

  業務一站辦結,辦稅提質增效。為納稅人提供稅收業務“一廳通辦”、涉稅疑難問題“12366熱線一鍵諮詢”“最多跑一次”“全程網上辦”等服務。

  加強銀稅互動,推行誠稅易貸。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與稅務機關形成納稅信用貸款直連機制,構建“誠稅易貸”體系。

  解 讀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謝彬表示,《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費負擔的若干措施》各項政策均比周邊的湖南、貴州、雲南省優惠,大部分政策優於廣東,將切實減輕企業稅費負擔,預計每年可減輕企業負擔超過170億元。

  《關於推進辦稅便利化的若干措施》聚焦全面推進辦稅便利化,有效縮短納稅人“準備時間”“申報時間”和“繳稅時間”,切實優化廣西營商涉稅環境。其中,“一站式登出”“一站式房産交易涉稅業務辦理”“建立線上線下實名認證機制”“建立誠稅易貸體系”“借助數據認證實現無紙化辦稅”等項目在全國稅務系統均處於領跑水準。相關措施將統籌推進,持續發力,爭取于2018年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效,並於2020年底前促進辦稅便利化程度達到國內經濟發達地區水準。

  B 優化通關環境:從跟跑到並跑甚至領跑

  ●完善通關環境

  加快推進口岸對外開放。力爭2018至2020年三年時間完成一批陸路邊境口岸、海港口岸、內河口岸的對外開放驗收。

  完善口岸通關設施。進一步完善全區口岸查驗基礎設施,在重點口岸加快配備大型集裝箱檢查系統(H986)等大型查驗設備。

  加快建設北部灣港智慧查驗系統平臺。2018年實現海關係統與碼頭生産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貨物查驗信息在海關申報大廳公開和智慧推送。

  ●優化通關流程

  加快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不斷擴大“單一窗口”標準版綜合業務覆蓋率。

  加快通關現場業務改革。2018年,在廣西口岸全面鋪開跨部門“一次性聯合檢查”工作。

  推動南向通道綜合信息平臺建設。推動廣西、重慶、貴州、甘肅等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沿線省區市口岸物流信息實現共享,探索推動與新加坡等東盟國家開展信息化合作。

  ●提升通關服務

  1 開展24小時預約服務。2018年起,實現船舶進出港、船舶準裝準卸、提箱計劃申報、貨物通關、繳費、綜合查詢等提前24小時預約服務。

  2  提高口岸驗貨場作業效率。進一步加強重點口岸設備和專業生産作業人員配置,規範和優化通關作業各環節流程,力爭實現通關環節中的通關準備、貨物提離時間壓縮三分之一。

  3  推行人員、車輛邊檢自助通關。加快建設和推廣應用陸地邊境口岸及邊民互市貿易區人員、車輛自助查驗系統,力爭實現對全區重點口岸和邊民互市貿易區邊檢自助通關模式全覆蓋。

  4  免除口岸查驗有關費用。在口岸查驗現場直接免除查驗沒有問題的外貿企業的吊裝、移位、倉儲費,相關費用由政府承擔,進一步降低企業通關費用。

  解 讀

  當前,我區口岸基礎設施和設備、通關效率、通關環境等各方面都與國內先進省市存在較大差距。為進一步提高口岸通關效率,優化通關環境,加快推進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建設,我區印發《關於優化通關環境暢通南向通道的若干措施》。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謝彬表示,《措施》與其他地區相比,有諸多創新和突破。20條措施中,有5項措施在全國處於領先水準或在廣西實現創新突破,其他措施與國內同類型口岸實現並跑。其中,沿邊沿海重點口岸實行週六週日及節假日正常通關,達到全國領先水準;廣西在東興、友誼關等重點邊境口岸和憑祥浦寨邊民互市區首創實施邊民自助通關、邊檢自助查驗模式,走在全國前列。

  C 強化要素保障:先行先試步伐更大

  ●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

  提升融資效率。改革信貸審批流程、推動信貸限時承諾、實現動産抵押登記“一次辦結”服務、完善融資信息共享機制。

  拓寬融資渠道。加大信貸資金投放力度、強化對重大戰略信貸支持、落實小微企業信貸支持政策、創新信貸融資模式、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完善“4321”新型政銀擔合作制度、建立企業轉貸應急體系。

  降低融資成本。提高深度貧困地區保險服務水準、規範金融機構收費行為、進一步減費讓利、規範融資仲介服務收費行為。

  解 讀

  自治區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融資成本高、融資耗時長是企業融資中最頭疼的事。《關於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將著力解決我區企業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為優化信貸資金投放、創新中小企業信貸擔保方式、加快發展區域多層次資本市場、降低融資成本、縮減信貸審批流程等提供政策保障,進一步解決企業融資難題。

  ●優化土地要素

  支持企業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鎮總體規劃、不改變原用途的前提下,鼓勵工業企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經批准的原工業用地範圍內進行新建、改建、擴建的工業項目,且投資強度、建築容積率等指標符合規定的,其增加建築面積部分不再補繳土地出讓金。

  創新土地供應政策。在不改變土地性質的前提下,各類産業用地均可採取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彈性年限出讓等方式使用土地;工業用地在取得彈性年期土地使用權期滿時,企業可申請延長土地使用年期並簽訂出讓合同補充協議,按出讓時點評估補繳延長年期的土地出讓金後,辦理不動産變更登記。

  進一步改進用地、用海、用林審批。自治區人民政府授權設區市人民政府批准鄉鎮批次用地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自治區政府委託設區市政府批准鄉鎮批次用地土地徵收;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立項審批權限下放設區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實施建設用地報批審查“三級聯審”機制。

  解 讀

  《關於優化土地要素供給的若干措施》按照“以盤活存量土地為主,使用新增用地為輔”的原則,提出了20條支持政策措施,主要解決企業建設經營用地保障力度不夠的問題。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謝彬表示,《措施》改革力度之大,服務範圍之廣,在全國屬於領先水準。其中,將鄉鎮批次用地農用地轉用審批授權設區市人民政府審批,將鄉鎮批次用地土地徵收審批權委託給設區市人民政府,目前只有廣東出臺了相關政策;在全國先行先試建設用地報批審查“三級聯審”機制和設區市用地指標核銷制,屬全國首創;在産業用地實行租讓結合、彈性年限出讓和擴大降低土地出讓底價政策適用範圍方面,比周邊省份力度更大。

  ●加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

  調減費率降成本。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繼續實施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政策,對自治區級以上産業園區的工業企業,由參保地同級人民政府予以一定補貼。

  加大補貼促就業。鼓勵企業新開發就業崗位,通過就業補助資金和同級財政預算來補貼企業繳納社會保險費。

  加強培訓提技能。給人力資源機構和學校輸送産業工人給予一定獎勵,激發市場配置活力;對學校與廣西企業共同培養初、中、高級工和預備技師(技師),除享受國家資助政策外,給予學校補貼。

  創新政策引人才。大中專院校(含技工院校)畢業生、初級工及以上技能人才憑有關證明可在全區城鎮自主擇地落戶;為急需緊缺人才開闢“綠色通道”直接申報評審高級職稱。

  解 讀

  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黃學軍表示,《關於加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的若干措施》對標借鑒外省先進做法,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在調減費率、助就業、加強培訓、引人才等方面存在諸多創新點,其中針對引人才難等問題,新政在人才的落戶、住房、醫療、子女教育方面有所突破。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謝彬表示,《措施》提出大中專院校(含技工院校)的畢業生或取得初級及以上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可在全區城鎮申請落戶,急需緊缺人才可在全區範圍內自主擇地落戶,達到全國先進水準。繼續階段性降低自治區級及以上産業園區內工業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費率的政策,預計每年可減輕企業負擔23億元左右。創新急需緊缺人才申報高級職稱的政策,打破了原有職稱逐級評審路徑,由自治區層面通過綠色通道直接組織實施。

  ●改進安全品質認證和生産許可

  下放管理權限。將工業産品生産許可證、安全生産許可證等三項相關管理事項下放至設區市、縣(市)實施。

  優化審批服務。推行工業産品生産許可證“一企一證”,實行按企業主體發證的模式,在同一審批層級中一個企業只發一個生産許可證。逐步建立跨行業跨部門的聯合評審機制。

  壓縮辦理時限。大力簡化17類産品的工業産品生産許可證審批,取消發證檢驗,實行先證後核,簡化申請材料;將更多的審批事項納入“零跑腿”和“最多跑一次”清單。

  減免技術評審和檢驗檢測費用。免除行政許可事項中由企業負擔的品質技術評審費用,所免費用由財政資金支付。

  扶持企業創品牌。加強品牌建設,指導企業爭創中國品質獎、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自治區主席品質獎、廣西名牌産品,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強産品競爭力。

  解 讀

  《廣西改進安全品質認證和生産許可管理的若干措施》通過簡政放權、減輕負擔、優化服務,幫助企業突破發展瓶頸,激發企業活力,可全面提升我區品質發展和安全生産水準。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謝彬表示,《措施》提出加大審批權限下放力度,將8項由自治區審批核準的安全生産事項授權或委託設區市、縣實施;將17類工業産品生産許可證由證前檢驗改為後置審查,實施後,企業辦理安全品質認證和生産許可的時間大大壓減,達到全國領先水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