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桂港澳合作成為廣西對外開放合作新高地

2018-07-16 10:21:18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廣西日報記者 楊 秋

  7月8日,在南寧市農本方中醫診所內,不少市民在向醫生諮詢三伏天如何進行針灸的相關事宜,出診的醫生一一給予解答。2017年7月,隨著首個桂港CEPA(《內地與港澳建立更緊密關係安排》)服務業合作項目——香港農本方中醫門診落戶南寧,越來越多的南寧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港式服務”的醫療服務機構帶來全新的診療體驗。

  當前,廣西正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改革開放作為推動全區發展的重要舉措,以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建設為載體,內聚外合、縱橫聯動,在南向、北聯、東融、西合上下更大功夫、取得更大實效。東融,就是要主動融入對接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2015年,《CEPA服務貿易協議》正式簽署,賦予廣西19條先行先試政策,這為廣西與香港、澳門進一步加強全方位合作開闢了新空間,創造了新機遇。近日,記者從自治區商務廳了解到,廣西利用CEPA先行先試政策契機,積極擴大與港澳經貿交流與合作,桂港澳合作亮點頻出,正成為我區對外開放合作的新熱點、新高地。

  自治區商務廳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在所有投資廣西的國家和地區中,香港的項目數、合同港資金額和實際利用金額均排在第一位。香港企業在廣西投資的領域主要集中在製造業、電力、交通運輸業和房地産業、住宿和餐飲業。今年1-5月,香港在廣西投資新設企業35家,合同港資23.41億美元,佔廣西合同外資總額的96.96%。截至今年5月,香港累計在廣西投資設立6831家企業,合同港資264.55億美元,佔廣西合同外資總額的59.65%。澳門累計在廣西投資設立企業343家,合同澳資5.95億美元,投資領域主要涉及製造業、住宿餐飲業、房地産等。

  2015年至2017年,廣西備案或核準對香港投資企業及機構26家,協議投資總額6.32億美元。

  自治區商務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桂港澳經貿合作新平臺正在形成。2017年5月,我區評選出5家第一批CEPA先行先試示範基地。這5家示範基地在桂港澳商貿物流、創意旅遊、金融、跨境電商、檢驗認證等方面各具特色,示範效應初顯。北海-澳門葡語系國家産業園首個項目——葡語系國家産業園農林産品加工、保稅物流項目,順利完成首單貨物貿易;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積極打造桂港科技創新重點合作項目;廣西産品品質檢驗研究院打造的廣西新能源電動車産品品質檢驗中心項目,為貴港市新能源電動車、電子信息和生物醫藥等新興産業和食品、農産品和建材等傳統産業的發展提供檢驗檢測認證和科研培訓等服務;桂林溢達紡織有限公司每年舉辦的“十如論壇”,成為了國內外紡織業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桂港澳合作的新抓手、新平臺正在逐步形成。

  桂港澳産業合作領域逐步擴大。我區通過桂港澳系列招商引資活動,吸引了一批港澳企業到廣西投資興業,在金融、文化旅遊、檢測等服務業領域和商貿物流、農業、新能源汽車、電子等重點産業合作領域形成了一批合作項目。

  “廣西製造”品牌通過港澳平臺走向世界。梧州市已連續8年組織企業參加香港國際鑽石、寶石及珍珠展和國際珠寶展,成功將梧州寶石推向國際市場。2017年,北海市利用香港春秋季電子展打包推介北海電子産品區域品牌,受到全球各地買家關注。全區連續3年組織企業參加“香港美食博覽會”,成功推廣“廣西特産”品牌,廣西螺螄粉等産品受到香港市民熱烈歡迎。“廣西製造”正通過香港和澳門,逐步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

  桂港澳經貿交流往來日益緊密,合作交流機制不斷完善。港澳工商各界人士頻繁訪問廣西,香港特區政府在南寧成立了駐廣西聯絡處,港澳越來越多的機構與我區相關單位建立了密切聯繫。

  值得一提的是,桂港正攜手推進南向通道建設,進一步拓展合作空間。香港各界積極參與南向通道建設。2017年11月1日起,北部灣港-香港“天天班”班輪正式開行。今年1-6月,北部灣港-香港航線已累計開行133班,當前每週開行6班。2017年底,廣西在香港舉辦南向通道建設推介會,香港物流、港口等商協會和企業、外國駐港商會等表達了參與桂港基礎設施、航運物流和産業合作的強烈願望。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推進,國家提出粵港澳大灣區重大發展戰略等,為廣西與香港、澳門的多方位合作提供了新的機遇。廣西是距離港澳最近的西部省份,是港澳企業開拓東盟國家和西部地區市場的最佳“跳板”。在開放合作中,廣西將發揮自身獨特的區位優勢、政策優勢、生態優勢、資源優勢和人文優勢等,吸引更多的港澳客商來廣西投資,擴大我們的“朋友圈”。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