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拼搏致富作生活中的“水手” ——天等縣村民零豐賓的拼搏脫貧故事

2018-07-23 17:44:41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拼搏致富作生活中的“水手” ——天等縣村民零豐賓的拼搏脫貧故事

  零豐賓唱起壯族山歌和講述自己的脫貧故事

  世代生活在天等,到處山山又弄弄。為了追求新生活,深圳上海找工作。上班加班苦難多,咬緊牙關堅持幹。工廠飯店一個接一個,酸甜苦辣皆嘗過。拼搏致富開車返,外來媳婦一起把家還……一曲道盡外出務工者的心酸和幸福。

  唱這首歌就是廣西崇左市天等縣東平鎮平貫村龍變屯村民零豐賓,現今51歲,1歲時因發燒打錯藥患上了小兒麻痹症。零豐賓有四兄弟,他排行老二。不到五歲,父親就因病去世了。由於家裏太窮又身體殘疾,小時候的零豐賓沒有機會上學讀書,只能跟著當教師的伯父在家裏學認字。稍微長大懂事後,發現自己和別的同齡小孩不同後,産生嚴重的自卑感。

  “20歲時,我的頭髮比女人還長。蓬頭污垢的,小孩子都不敢靠近我。後來鄉里派出所的民警下村看到我,還給了我5毛錢,叫我去理髮。”回憶起當年,零豐賓説,當年的自己“令人生厭”。

  “在接近絕望的時候,我給廣西廣播電臺寫了一封信,把我的情況告訴了‘知音姐姐’,沒想到她播報了我的信,讓我得到了社會上很多陌生人的關心和鼓勵,漸漸地,我才對生活有了信心。”零豐賓説,正是那個時候,他翻出了藏在箱底的父親留下的葫蘆絲,學習演奏。

  此後的人生經歷證明,是音樂改變了零豐賓的生活。

  作生活中的“水手” 用音樂改變自己

  一年後的1988年,21歲的零豐賓終於能用葫蘆絲演奏出一首完整的曲子。“這些年,我最喜歡的還是鄭智化的《水手》。它歌曲悠揚婉轉,鏗鏘有力,催人奮進。”

  零豐賓不但喜歡歌曲《水手》,還把自己當成了生活中的水手。

  1990年春節前夕,零豐賓用了10天時間準備,在大年初一晚上,成功舉辦了龍變屯首屆“村晚”。“因為當時村裏還沒有電,全村男女老少都來看我的演出。這件事情給了我巨大的鼓舞。”零豐賓此後便一發不可收拾,當年就把屯裏喜愛吹拉彈唱的群眾組織起來,組建了一支文藝隊,農閒時排練,節慶時演出。

  隨著名氣越來越大,文藝隊不但在本屯演出,還多次被邀請到各地表演。正是在外出演出期間,零豐賓認識了現在的妻子。2000年,33歲的零豐賓與23歲的妻子喜結良緣,組建了一個幸福的家庭。

  “我萬萬沒想到,身體殘疾、行動不便的我,還能結婚生子,更想不到,比我小10歲的年輕貌美的妻子會看上我並嫁給我。”零豐賓在言語中表露出了無限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因學至貧 卻身殘志堅不拖後腿

  隨著兒子和女兒的出生,家庭的開支隨之增多。為了增加家庭收入,零豐賓努力自學,不但學會笛子、電子琴等樂器的演奏,還大力發展壯大文藝隊。

  “最輝煌時,我們的文藝隊擁有40多人。”零豐賓天生具有藝術細胞,他不但自己寫歌詞、改編歌曲,編排舞蹈,還創作了大量的小品、快板、相聲、山歌,甚至還有武術﹑太極拳等表演。

  “只要群眾喜歡看的,我們就學習、排列、表演。”也因了這種探索和不怕苦的精神,零豐賓的文藝隊深受群眾喜愛。2010年8月30日,在天等縣舉行的“月末廣場”文藝演出比賽中,零豐賓帶領的龍變屯民樂文藝隊榮獲廣西文化廳授予的“優秀文藝隊”光榮稱號;2010年9月14日,文藝隊參加中國東盟指天椒節的山歌大賽,榮獲第三名……

  兩個兒女入學後,家庭的經濟開支就更大了,單靠零豐賓的演出和妻子在家的務農收入,已經開始入不敷出了。2015年,在全縣開展的貧困戶識別中,零豐賓家因小孩入學困難,被納為貧困戶。

  “我雖然身體殘疾,但我不能拖全縣的後腿,所以必須想方設法脫貧。”零豐賓説到做到。除了外出表演外,2015年底,他在屯裏開了一家小賣部,維持家裏的日常開支;養起了6頭肉豬,收入3000多元;2016年,通過5萬元政府扶貧貼息貸款,擴大家裏的小賣部,還買來一套音響設備,用於出租,當年增加家庭純收入8000多元;還讓妻子到廣東深圳打工,年收入三萬多元。就這樣,僅用一年多時間,零豐賓就在2016年底順利脫貧了。

  2016年初,零豐賓招募同屯的農良東為“臨時工”,每次需要外出安裝音響設備時,讓農良東前去幫忙,所得收入對半分。這樣,原本在家無所事事的農良東就算有了一份工作,春節、三月三等重大節日期間,月工資還一度高達四五千元,2016年底農良東也跟著脫貧了。

  這件事情對零豐賓觸動很大。他覺得,自己脫了貧,還能幫助別人脫貧是件特別有意義的事。

  用自己的故事 鼓勵鄉親們脫貧致富

  2016年9月,天等縣在村屯一級開展脫貧故事宣講活動,旨在通過宣傳一批脫貧典型、推薦一批産業項目、詮釋一系列扶貧政策、講述一批脫貧故事、徵集一批脫貧意見建議等形式,讓困難群眾從“要我脫貧”變為“我要脫貧”。

  “對了,我可以把我的親身經歷講述給更多的人聽,能幫助一個算一個。”在電視上看到其它鄉鎮舉辦的“脫貧故事會”後,零豐賓有了這個想法,主動找到當地黨委政府,要求參加脫貧故事會。“我想講一講我自己的事”。

  東平鎮黨委書記農好偉對此事高度重視,立即組織幹部群眾在平貫村委所在地舉辦“脫貧故事會”,邀請零豐賓前來演講。

  “當時在場的群眾都認真聆聽了零豐賓的脫貧故事,有的還流下了眼淚,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農好偉還激動不已。

  零豐賓的事跡的確鼓舞了很多人。同屯的貧困戶農良勇已經40多歲了,還是光棍一條,平常在家裏好吃懶做,偶爾打點零工有點小收入後,全部用來買酒吃肉,有時候還欠些酒肉錢。

  聽了零豐賓的脫貧故事,農良勇一夜無眠。第二天一早,他找到零豐賓,對他説:“你從小身體殘疾,還能自力更生,娶妻生子;我手腳健全、四肢發達,卻光棍潦倒,實在不應該。我可不可以來跟你學音響設備的安裝和調試,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生活。”

  零豐賓被農良勇的真誠所打動,不但答應讓零豐賓來幫安裝拆卸音響設備,還主動教他學習各種表演。如今,農良勇不但成為文藝隊的骨幹,還通過危房改造政策建起了新房,並於2017年底也脫了貧。

  零豐賓覺得光是宣講還不夠,還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長,編排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在寓教于樂中,鼓勵更多困難群眾自力更生發展生産,早日脫貧致富。

  於是,零豐賓上網查閱黨的扶貧政策,自創歌詞,以山歌的形式,用當地壯話來演唱,帶著自己的文藝隊,四處巡演,宣傳黨的好政策,宣傳脫貧攻堅的典型事跡。僅僅2017年至今,他已經走遍全縣的13個鄉鎮,參加了80多期的“脫貧故事會”和100多場的文化演出,聽會群眾1.5萬餘人。

  採訪結束前,零豐賓還唱起了一首他剛剛創造完成的新山歌:一年四季有冷熱,世間眾生有貧富,貧的要拼博苦幹,富的要繼續發揚……(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