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上半年31個省級文旅行政部門影響力排行:廣西排第19位

2018-08-21 17:32:13 | 來源:人民網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文旅融合釋放産業新動能 信息渠道建設亟待完善

  《2018上半年全國省區市文旅行政部門綜合影響力排行榜》發佈

  2018年初,文化和旅遊部的成立拉開了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大幕。文化是旅遊的魂,旅遊是文化傳播與傳承的重要載體,文旅融合是順應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的重要體現,也是大勢所趨。作為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的中堅力量,各省區市文化行政部門和旅遊行政部門每一步的設置安排,都將對中國未來文旅産業大環境産生具體影響。

  為準確衡量全國各省區市文化行政部門和旅遊行政部門在文旅品牌競爭中的綜合影響力,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發佈“2018上半年全國省區市文旅行政部門綜合影響力排行榜”。排行榜以省區市文旅行政部門的官方認證微博、微信運維效果及社會美譽度、輿論關注度為評價對象,綜合考察新媒體影響力(活躍度、傳播力、互動力)、美譽度、關注度三個指標。通過數據分析和數理模型計算,反映各省區市文旅行政部門在文旅品牌建設、宣傳方面所做的努力。此榜單的推出有助於各地以更科學、更有效的方式推動管理與決策。

 文化宣傳“不接地氣” 深度文旅融合將綻放光芒

  上半年31個省級文旅行政部門影響力排行:廣西排第19位 

  上半年31個省級文旅行政部門影響力排行:廣西排第19位

  圖 各省/直轄市文化行政部門和旅遊行政部門的綜合影響力表現

  榜單可見,省區市文旅行政部門的綜合影響力分值普遍偏低,超過半數處於均值以下。輿論反饋有兩方面特點,一是文化體驗類旅遊産品的存量與品質不足,缺少市場競爭力;二是文化宣傳角度中規中矩,缺少立體感,與受眾群體存在距離,特別是年輕群體。

  以排名第一的四川省為例,其相對核心的巴蜀文化,仍未成為文旅輿論聚焦、市場引流的關鍵因素;民間藝術“川劇”,在旅遊方面的應用不夠。目前,我國文旅融合正處在起步階段,假以時日將會釋放耀眼光芒。文化行政部門與旅遊行政部門亟待進行更有深度、有層次、更長久的融合,增加文化供給、提升旅遊帶動作用以及充分利用全媒體營造良好的文旅融合輿論氛圍。

  新媒體運營缺乏互動性 文旅“分家”現象嚴重

  上半年31個省級文旅行政部門影響力排行:廣西排第19位

  圖 各省/直轄市文旅行政部門新媒體影響力表現

  縱觀省區市文旅行政部門新媒體運營,活躍度相對較高,信息發佈頻率和意願強烈,傳播力、互動力處於相對弱勢,信息的交互性尚存提升空間。新媒體社交時代,官微成為文旅品牌形象塑造和目的地行銷的重要渠道。作為連接目的地與受眾之間的“最後一公里”,文旅行政部門的新媒體運維還需在內容與形式上不斷做出新的嘗試,向服務化、科技化、市場化轉變,與受眾建立更緊密的互動關係。

  文旅行政部門在新媒體內容運營上,“分家”現象嚴重,宣傳效果1+1<2。以新媒體影響力排名第一的上海市為例,文化行政部門的新媒體發佈內容幾乎圍繞本地文化政務、文化信息、文化活動等來進行,鮮少與旅遊相結合,沒有完全達到全新文旅宣傳的功能。文旅融合、大眾旅遊時期,文化行政部門還應積極搭乘旅遊的“順風車”,互相借力,共同為文旅市場提供優質服務。

  在對省區市文旅行政部門雙微統計的過程中發現,文旅行政部門的新媒體發展失衡情況大量存在。文化行政部門的官方雙微開通情況欠佳,超10個省區市沒有開通微博賬號,2個省份沒有開通微信賬號。當雙微已經成為文旅行政部門在宣傳工作上的“標配”,這種落伍的行為必將影響當地優質文旅資源“走出去”以及遊客“走進來”,與時俱進發展新媒體宣傳迫在眉睫。旅遊行政部門方面,儘管31個省區市全部開通雙微賬號,但仍存在“僵屍號”。新媒體社交時代,行政部門的雙微在推動政務公開、政府信息共享、服務受眾、了解民意上扮演著愈加重要的角色,旅遊目的地只有不斷強化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才能更好地提升品牌競爭力,在文旅融合初期打好基礎。

  雲南文旅産業發展“停滯”,亟待整合優勢資源挽回市場信心

  榜單中,雲南省文旅行政部門除美譽度外,其他指標均低於均值,綜合影響力排名倒數第三。雲南是我國文化資源和旅遊資源大省,在文旅産業發展中具有天然優勢且文旅融合發展起步較早。然而,縱觀雲南上半年文旅産業的宣傳效果,並未將自身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眾多優質的文化和旅遊資源“待嫁閨中”。

  數據顯示,雲南省文旅行政部門的新媒體影響力還不高。部分賬號處於無運營的僵屍狀態,如旅遊行政部門的微博賬號@雲南旅遊發佈廳的最新更博時間停留在2017年9月。官方微博的宣傳缺位,形成了公眾獲取官方信息的屏障,削弱了及時發佈信息、引導民眾的功能。

  當下,我國文旅融合的“首班車”已經啟程,這是雲南塑造新的品牌形象、推進全域旅遊發展、撬動經濟新增長極的最佳時機。在國家利好政策的指導下,雲南省應抓住此次機遇,立足長期規劃,在信息宣傳渠道的建設和文旅産品的包裝、體驗升級等方面下足功夫,將雲南豐滿的文化與旅遊資源釋放出來,建立全新的文旅IP,提振市場信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