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南寧馬山:聚焦貧困村 講好脫貧故事

2018-09-26 17:58:40 |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王功孝):一排排嶄新的白色平房拔地而起,新鋪的柏油路鋪到了家門口,當地的扶貧生産車間就坐落在自家隔壁,這對南寧市馬山縣裏當瑤族鄉金釵鎮的村民來説,住上新房、家門口務工,日子開始有了好盼頭。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

裏當鄉金釵鎮一家扶貧車間    攝影  王功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0

“網友看南寧”活動參與人員合影  攝影  王功孝

  其實,這僅僅是廣西各地深度貧困地區的一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之際,如何講好脫貧故事,如何記錄大山深處人民群眾脫貧摘帽,積極謀求美好生活的圖景成為一大難題。為此,近日,南寧市網信辦舉辦2018“網友看南寧”系列主題活動,聚焦深度貧困村的發展變化,展現南寧市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所取得的發展新成就。

  目前,南寧市共有56個深度貧困村,僅在馬山縣裏當鄉就有龍那村與太平村兩個貧困村。早在9月21日,南寧市網信辦組織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南寧新聞網等多家媒體走進馬山縣深度貧困村,參觀當地生態山牛養殖合作社,與當地黨員幹部開展座談交流會,並深入龍那村、太平村參觀考察當地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所取得的新成效。

  “政府統一規格,幫建一層白色小平房,第二層由村民自行搭建。”站在馬山縣裏當瑤族鄉金雞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新房門前,裏當鄉政府工作人員藍莉表示,當地居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務工為主,老人則在家照顧小孩上學,當地産業以種養業為主,放養牛羊是當地不少村民的一項選擇,“裏當雞”成為當地種養業裏一大特色品牌。

  因地處大石山區,種養業已經成為馬山縣鄉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産業。在裏當鄉龍那村加林生態山牛專業合作社裏,該社按入股股金總額的8%返利給村集體經濟收入。目前,該社註冊資金100萬元,原生態山牛存欄116頭。下一步,該社將與村集體經濟合作,擴大養殖規模,帶動更多的貧困戶參與山牛種養業。

  2017年底,裏當鄉太平村脫貧摘帽41戶172人,貧困發生率為16.84%。為此,太平村黨支書李建勳表示,下一步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增加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力度,搞活鄉村産業。最後,他在座談會上堅定地説道:“2019年,我們一定脫貧!”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