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廣西中藥材全國舉足輕重

2018-09-26 09:41:55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廣西日報記者 袁 琳 實習生 譚觀蓮 通訊員 賀亮軍

  全區發現中藥材品種資源4623種,是全國第二大品種資源庫。

  羅漢果、八角、桂皮、粉葛、穿心蓮、貓豆等中藥材,在桂形成全國集散地。

  近年來,廣西已發展成我國中藥材重要生産基地,中藥材産業在全國舉足輕重。

  A

  發揮優勢做特色

  一條北回歸線橫貫中部,廣西被分成了熱帶和亞熱帶,氣候溫暖,雨水豐沛,光照充足,而且地形地貌複雜。獨特的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將廣西孕育成為全國十大地道中藥材産地之一。

  近年來,我區發揮優勢,將中藥材種植産業作為優勢特色農業,列入《廣西壯族自治區現代農業(種植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廣西 “十三五”産業精準扶貧規劃》,安排專項資金,整合有關項目,加大對中藥材種植的投入,用地裡長的中藥材鼓了農民的腰包。

  目前,全區中藥材種植面積近150萬畝,年産值超過50億元。萬畝以上的中藥材品種超過30個,5萬畝以上的品種有10個,羅漢果、八角、桂皮、雞血藤、廣豆根、穿心蓮、貓豆7個中草藥材品種産量佔全國80%以上,其中八角佔全世界七成;還有15個中草藥材品種産量佔全國50%以上。被譽為“中國南方藥都”的玉林市,其中藥材市場年交易量位列全國前三,助力區內壯、瑤、苗醫藥迅速發展。

  B

  示範推動促發展

  廣西樂業天坑藥都有機中草藥科技有限公司,主打“東盟城”品牌,該公司在樂業縣種植了3萬多畝中草藥。上思縣玲芝堂藥業公司建立了2500畝中藥材扶貧産業的標準化示範基地……

  野生中藥材的數量不足以供應市場需求,有的生長壞境不易採集,耗費錢財人力。廣西因地制宜,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扶持和引導生産加工企業、合作社等在各中藥材産區建設了一批穩定、可控的原料種植基地,培植中藥材“一縣一品(數品)”“一鎮(鄉)一品”。據統計,全區建成300畝以上規模的中藥材種植基地400多個。如田七、貓豆、雞血藤、龍膽草等為百色的優勢品種;河池的優勢品種是廣豆根、功勞木、地不容等;玉林主要發展穿心蓮、天冬、雞骨草等;桂林中草藥的種植則以“三木”(杜仲、黃柏、厚樸)藥材、羅漢果等為主。

  為引領和帶動全區現代中草藥農業發展,廣西還打造了一批以中藥材為主的現代特色優勢農業示範園區,優選地道或優勢中藥材品種,充分挖掘其特有的內在價值和功能。目前,全區已建成32個集藥用和食用原料生産、養生休閒、生態保護及旅遊、健康科普教育和服務、中華優秀文化傳播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中藥農業示範區、園,其中區級核心示範區6個,市級示範區8個,縣級示範園18個。

  C

  打造品牌強産業

  種植中藥材已成為廣西54個貧困縣的扶貧産業。據了解,為推進中藥材産量、品質穩步發展,我區組建了130多人的涵蓋我區主要中藥材品種的産業扶貧技術專家團隊,對包括54個貧困縣在內的有關地區開展了調研、指導、培訓等工作。

  目前,我區已初步建立起以市、縣農技推廣部門為依託,農民技術員為主力的中藥材栽培技術服務體系,以多種形式指導、培訓中藥材栽培技術,制定和施行種植規程,加強田間管理,合理規範用藥、用肥,全區規範化栽培技術水準逐步提高,中藥材品質監管力度不斷加大。同時,每年舉辦全區中草藥栽培技術培訓班,對全區14個設區市中草藥業務負責人以及縣區的農業部門責任人、種植企業、農民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等進行培訓。

  近年來,廣西的白石山鐵皮石斛、田林靈芝、陸川橘紅、都嶠山鐵皮石斛、金田淮山等獲得農業部農産品地理標誌。按照國家《中藥材生産品質管理規範》和“三品一標”農産品生産要求,我區加強科學管理和對産地環境的監測,嚴控中藥材生産投入品,實行全程品質監控,發展了一批中藥材無公害、綠色、有機和農産品(中藥材)地理標誌産品,打造“桂藥”“壯藥”品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