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日報記者 梁 瑩 實習生 潘鳳英
近年來,隨著深化醫改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患者願意到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看病。解決了家門口看病難的問題。這其中全科醫生功不可沒。全科醫生掌握著多種常見病的診療技術,為個人和家庭提供連續性、綜合性和個性化的醫療衛生服務,成為了老百姓的健康“守護人”。
然而,目前我區仍存在全科醫生缺乏、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等問題。為此,自治區相關部門結合區情,出臺《廣西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實施方案》(簡稱《方案》),全面提升全科醫生職業吸引力。
如何解決全科醫生“引不來”“下不去”“留不住”等問題?我區圍繞建立適應行業特點的全科醫生培養制度、創新全科醫生使用激勵機制,以及加強貧困地區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加大政策保障等提出了若干重點改革舉措。
A 調查:
居民歡迎全科醫生,但希望他們技術好服務好
“小朋友,張開嘴,啊……”10月21日,在南寧市北大路某社區衛生服務站,居民黃女士帶著3歲的孩子前來復查。
黃女士告訴記者,3天前兒子發燒,家裏人帶著孩子到小區旁邊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就診,不用跑遠,也不用掛號,很方便。
感冒、發燒,高血壓、糖尿病……這些小病慢性病你會去哪解決?日前,記者在南寧市及周邊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走訪時發現,越來越多居民選擇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基層醫療機構就診。
“很多時候家裏人得的都不是大病,往大醫院跑耗時耗力,如果能在社區醫院解決就再好不過了。”大多數居民表示,技術好、服務好的全科醫生會成為其選擇社區醫院的重要條件。
走訪中,多位全科醫生亦表示,無論是在大醫院或基層醫院,全科醫生與專科醫生有不同的服務模式,不僅要對疾病綜合評估,連續性地診療,還需要熟悉病人,給予健康指導和干預。因此,全科醫生對“技術含量”的要求並不低。
B 現狀:
缺口不小,廣西每萬人口僅擁有全科醫生1.28人
有一些居民發現,小區附近的某社區衛生服務站裏,隔幾個月就換一批醫生。對此,該衛生服務站負責人也相當無奈。待遇不高,收入不高,職業發展前景不明確,也成為制約全科醫生發展的短板。
據統計,目前我區城鄉醫療衛生體系日益健全,每個鄉鎮有1家政府辦鄉鎮衛生院、每個街道辦事處有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個行政村有1家公辦民營村衛生室,實現城鄉居民醫療衛生服務的全覆蓋。
與基層醫療服務的“硬體”相比,我區全科醫生隊伍建設的“軟體”成為短板中的短板。
截至2018年4月,每萬人口擁有全科醫生1.28人,與人民群眾健康需求相比有較大差距。基層臨床醫生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不到10%。農村基層就更低一些,且多數沒有接受過嚴格、規範的住院醫師培訓。
由於全科醫生薪酬待遇較低、職稱晉陞較難、發展空間小等諸多困難,全科崗位還缺乏吸引力。這些問題不解決,分級診療制度將難以全面落實。
C 目標:
加大力度,到2030年培養全科醫生2.5萬人
城鄉每萬人口擁有多少全科醫生才能滿足健康廣西建設需求,滿足城鄉居民對健康的需求?
根據測算,我區制定了全科醫生的相關目標。到2020年,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2名合格的全科醫生;到2030年,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5名合格的全科醫生,全科醫生隊伍基本滿足健康廣西建設需求。
這就要求,要進一步加大全科醫生培養力度。從2018年起,我區將加大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力度。擴大全科專業住院醫師招收規模,力爭到2020年全科專業招收數量達到當年總招收計劃的20%以上。2018年起,新增臨床醫學和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計劃重點向全科等緊缺專業傾斜。
同時,加大對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和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自治區財政在落實現有住院醫師規範化(助理全科醫生)培訓補助的基礎上,對定向免費醫學畢業生參加培訓的補助經費給予傾斜支持,進一步加快壯大我區全科醫生隊伍。
通過以上多種方式,我區將力爭到2020年全科醫生達到1萬人以上,力爭2030年全科醫生達到2.5萬人,基本實現城鄉每萬人口擁有5名全科醫生的目標。
D 培養:
提升品質,培訓更多合格從業者
截至2018年7月底,我區培訓合格的全科醫生已達13479人次(非註冊數),較制度實施前增長了近2倍,為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如何深化全科醫學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養品質?根據《方案》要求,要全面加強全科醫學教育。各高校要面向全體醫學類專業學生開展全科醫學教育和全科臨床見習和實習,區內所有高等醫學院校應成立全科醫學教研室、全科醫學系或全科醫學學院,開設全科醫學概論等必修課程。此外,深入實施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推進農村基層本地化全科醫學人才培養。
畢業後醫學教育方面,相關部門將加強全科醫學學科建設,在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綜合醫院)獨立設置全科醫學科,與基層實踐基地聯合培養全科醫生。同時,完善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人員取得碩士專業學位的辦法,推進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銜接。
繼續醫學教育方面,鼓勵二級及以上醫院有關專科醫師參加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對培訓合格的,在原註冊執業範圍基礎上增加全科醫學專業執業範圍,允許其在培訓基地和基層提供全科醫療服務。
E 創新:
提高待遇,提升職業吸引力
全科醫生待遇低、職業崗位缺乏吸引力等,成為全科醫生發展不可回避的問題。為此,《方案》對提高全科醫生薪酬待遇及享受相關優惠政策進行了詳細部署。
為提高全科醫生薪酬待遇,我區將對其基層績效工資進行改革。通過合理核定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總量,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工資水準,並與當地縣區級綜合醫院同等條件臨床醫師工資水準相銜接。為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聘用經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的全科醫生,地方要根據實際,在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給予其進一步傾斜。
為充分體現包括全科醫生在內的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相關部門還將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水準正常增長機制。完善績效工資分配,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部績效工資分配中設立全科醫生津貼。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允許簽約服務費作為家庭醫生團隊所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收入組成部分,用於人員薪酬分配。
今後,到基層就業的全科醫生還可享受優先納入編制管理、簡化招聘程式、待遇同等對待、職稱晉陞傾斜等優惠政策。在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推選和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先進工作者以及自治區級有關項目個人表彰獎勵等評選工作中,向基層全科醫生傾斜,以此提升全科醫生職業榮譽感和社會地位。
此外,該方案還提出各種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力量開辦全科診所,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加大對全科診所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等發展建設的投入力度。並通過免費培養本專科醫學生、免費實施繼續醫學教育培訓項目、擴大全科醫生特崗計劃實施範圍、加大職稱晉陞政策傾斜力度等政策,加強貧困地區全科醫生培養,助力脫貧攻堅,為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提供健康保障。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路甲16號 郵遞區號:100040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891032 舉報郵箱:jubao@cri.com.cn 新聞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監督電話:010-68891834 監督郵箱:jiancha@cri.cn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2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 11040202120016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5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版權所有©199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