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廣西文化大講堂開講“博物館裏的廣西”

2018-12-24 14:11:55 | 來源:人民網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廣西文化大講堂開講“博物館裏的廣西”

  吳偉峰講述“博物館裏的廣西”

廣西文化大講堂開講“博物館裏的廣西”

  廣西文化大講堂活動現場

  人民網南寧12月24日電 (伍遷)12月23日,廣西文化大講堂第七講在南寧國企書院(漓江書院)開講,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館長、廣西歷史學會副會長吳偉峰以“博物館裏的廣西”為題進行主講。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是歷史“化石”的集合地。作為廣西文物專家,吳偉峰對博物館學有著深入的研究,並努力將其研究成果運用到博物館的管理中。他希望人們能擁有更好的博物館學習體驗,更深入體會文物的魅力。

  在活動現場,吳偉峰通過展示一幅幅精美的圖片,介紹了廣西悠久、燦爛的青銅文化。青銅製品以銅鼓最具有代表性,銅鼓在古代常用於戰爭中指揮軍隊進退,也常用於宴會、樂舞中,是一種流行于廣西等少數民族地區的打擊樂器。銅鼓是中國古代悠久而燦爛文化的結晶,是中國少數民族先民智慧的象徵,具有東方藝術的特色。廣西博物館館藏萬家壩型銅鼓、石寨山型銅鼓、北流型銅鼓等多種銅鼓,為廣西銅鼓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在東漢時期,廣西的合浦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而茶馬古道則穿行於今藏、川、滇橫斷山脈地區和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流域,以茶馬互市為主要內容。博物館中來自異域的工藝品以及古道相關的文物遺存,為廣西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有力證明。

  博物館是一個國家、地區、城市文明的標誌和象徵,很多博物館成為遊客必到之處。廣西擁有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廣西民族博物館、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博物館、南寧博物館、柳州博物館、桂林博物館等多個博物館。近年來,廣西博物館數量有所提升,原有博物館也不斷改造擴建,漸漸開始形成主體多元、特色鮮明、富有活力的特色博物館體系。

  吳偉峰表示,博物館工作者試圖在文物與人之間建立聯結,拉近當代人與歷史文物的距離,思考更多讓人們樂於走進博物館,了解歷史文化的方式。因此,我們要多走進博物館,了解這些文物遺跡,了解我們廣西的歷史文化。(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