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河池巴馬:培育品牌加速農民增收

2018-12-26 11:02:36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廣西日報巴馬訊 (記者/韋鵬雁 通訊員/張莉)“以前養幾頭自家吃,賺不來錢。現在和企業合作,把牌子打響,規模上來了,群眾和村集體都賺錢了。”近日,巴馬瑤族自治縣西山鄉弄京村黨支部書記韋光蒙,盤點著村裏的産業和收入情況,笑得合不攏嘴。

  過去,巴馬香豬雖小有名氣,但效益不高。近年,當地通過實施品牌戰略,發展壯大龍頭企業,將當地的香豬品牌培育成廣西名牌産品,效益顯著提升。2017年,弄京村與巴馬農牧公司簽訂了合作養殖協議,今年6月第一批出欄366頭,村集體經濟純收入4萬多元,第二批209頭計劃年底前出欄,預計純收入3萬元左右。

  巴馬在扶貧産業發展中,按照“優質、高效、生態、品牌”的發展理念,以推進農業産業品牌化,提升農産品市場知名度、競爭力和産業效益,促農民增收。全縣農産品(基地)“三品一標”認證數7個,總面積近10萬畝。

  實施特色品牌工程。加快特色農業基地建設,每年種植富硒火麻5萬多畝、生態優質稻6萬畝、小雜糧1.5萬畝、蔬菜8萬畝。大力拓展特色農産品的市場空間,對全縣火麻、龍骨花、香豬等名特優新農産品,擇優加大扶持力度,加快産業化進程。

  實施品牌拓展工程。開展農民科技培訓班60多期,培訓1.5萬人以上,提高農民群眾品牌農業意識;科學構建品牌農業生産經營機制,鼓勵農村種植大戶、經營能人創辦特色農業示範園區、合作社和各類專業協會,鼓勵引導龍頭企業建立農産品生産基地。

  實施市場培育工程。健全農産品品質體系,深化“農超對接”,支持加工企業、合作社進超市開設專櫃。鼓勵機關、企業、學校等與特色農産品基地對接,實現優質農産品直供直銷。成立宣傳策劃團隊,對重點品牌農産品整體策劃、包裝、宣傳、行銷。借助“長壽巴馬”金字招牌,提高産品的價值。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