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平南訊 (記者/唐正芳 通訊員/莫新雄 莫舒華)“領分紅啦!”近日,平南縣思旺鎮金匏村舉行産業扶貧第一次紅利發放儀式,127戶貧困戶喜氣洋洋地從工作人員手中領到分紅款。
“我家入了7股,領到了1400元!兒媳婦到基地做工也有工資,生活更有盼頭了!”今年75歲的吳克賢高興得合不攏嘴,他家6口人,其兒子因股骨頭壞死不能幹活,兒媳婦成了主要勞力,還要撫養兩個孫子,沒有什麼生活來源,靠種田維持生活。當領到分紅款時,他一再對鎮村幹部和扶貧工作隊員表示感謝。
吳克賢提到的基地,是金匏村村民合作社2018年建立的128畝優質砂糖橘基地,吸收了金匏、崇秀、三江、新政等4個村的127貧困戶,貧困戶用2018年的産業獎補資金入股,搖身一變成了“股東”。
但砂糖橘要過3年才挂果,如何解決集體經濟短期無收穫的問題?思旺鎮黨委根據金匏村實際,利用當地種植優質白菜的傳統,探索出在砂糖橘基地裏套種大白菜的立體種植模式。去年10月,128畝砂糖橘基地上全部種上了大白菜。
“這裡種出的大白菜以‘甜、脆、壯’聞名。”金匏村支書徐錦新告訴記者,該村長期有種植蔬菜的傳統,優質的蔬菜品種、村民豐富的種植經驗,加上縣裏農技人員悉心指導,今年1月,大白菜喜獲豐收——每畝大白菜産量可達3000公斤,總産量超35萬公斤。
種得出還得銷路暢。“我們採取兩條腿走路——合作社和廣西禾樂生態農業開發公司簽訂了購銷合同,主要供應學校和銷往周邊縣市的工廠企業,再向城區單位、工業園區企業銷售一部分。”徐錦新掰著手指説:“除去人工和成本,大白菜幫我們增收了20多萬元。”
20多萬元怎麼分?“127戶貧困戶分別領到了1000元到1400元不等的‘大紅包’,共發放16.18萬元。”金匏村第一書記盧達龍介紹,村委按照8:1:1的比例分紅,即貧困戶股東佔80%,村集體留存10%,合作社管理人員佔10%。
走進砂糖橘基地,半人高的果樹長勢良好,橘子花散發出陣陣清香。果樹之間,新的菜秧已經種上。“計劃在基地全部種植甜麥菜、上海青和南瓜。現在已經種了80多畝甜麥菜。”徐錦新笑呵呵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