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銷農産巧扶貧
廣西日報  2019-06-03 09:56:44

  本報記者 袁 琳

  龍琴村是馬山縣14個深度貧困村中貧困人口最多的村。2015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75戶2163人,貧困發生率51%。2018年,在廣西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的對口幫扶下,貧困發生率降到18.3%,與2017年相比下降了18.7個百分點。

  結合自身資源優勢,創新幫扶模式,推動産業發展,是該醫院成功幫扶龍琴村的關鍵。首先,該醫院依託院址位於人流密集地段,而且有職工食堂的優勢,通過“農院對接”模式,開設馬山農特産品直營店,售賣來自貧困村農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産的農特産品。這一舉措實現了貧困戶、合作社與市場的無縫對接,減少了中間商交易環節,使貧困戶能最大化受益。同時,落實醫院職工飯卡POS機安裝,以便利化的付款方式促進農特産品銷售。據統計,直營店開業當天銷售額突破萬餘元。

  其次,該院在院園區內組織農特産品展銷會,圍繞“幫扶濟困,農家直供”主題,以馬山貧困村農特産品為主打,設置活禽、農作物、生鮮等展區。僅僅持續3天的一次展銷會,銷售額就近8萬元。在職工、群眾的要求下,該醫院工會又在今年春節前組織“春節扶貧農産品專場購物節”,為龍琴村貧困村民增收3.6萬餘元。

  醫院還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將扶貧義診和保健諮詢送到困難群眾家門口,讓群眾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廣西醫科大的醫療診治服務。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