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巫美橋紅
7月2日,在老山界山腳的興安縣華江瑤族鄉千家寺,一條主張反對壓迫與剝削瑤民的紅軍標語引起了記者的關注,這是中國共産黨早期民族政策的體現。
據興安縣紅色文化研究志願者陳興華介紹,1934年前,興安縣華江瑤族居住區瑤民常年經受桂系軍閥欺壓,生活苦不堪言。當年年底,順利渡過湘江的中央紅軍陸續進入華江。不久,紅軍政治部下發《關於瑤苗民族中工作的原則指示》,主張反對壓迫與剝削,漢民與瑤民平等,瑤民的事由瑤民自己決定,並在精神與物質上給他們實際的幫助。淳樸的瑤民認識到紅軍是人民的軍隊,也開始用自己的行動支持和幫助紅軍。
水埠村瑤民趙良英的父親是最早積極響應的,他把家裏為數不多的米糠分給受傷紅軍,並冒著危險為紅軍帶路。據趙良英回憶,後來紅軍遭到國民黨軍阻擊,不少戰士在戰鬥中犧牲。待敵人離開後,趙良英家人和族人一起,趁夜把12名紅軍的遺骸收集到一起就地掩埋,並在墳前放上一塊石頭作為標記。
“小時候家裏窮,紅軍來了以後,帶領我們打土豪分田地,讓我們吃上了飽飯,鄉親們都心懷感激之情。看到當年掩埋犧牲紅軍的墳地雜草叢生,感到過意不去。”1966年,趙良英帶著村民找到了紅軍墓,並精心挑選了一個背山面水的地方用混凝土砌築,設置石碑,以瑤民最高的“禮遇”將紅軍墓遷入。
沿著水埠村村口的石路,記者來到了水埠塘紅軍墓。只見山坳環抱,一水繞前。墳墓位於中間的空地上。墓在後,碑在前,三米見方,墓地常有人修整。碑中間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紅字,墓旁寫“一九三四年紅軍長征經過我地。陳玉春等十二位同志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事業而英勇就義。”墓碑上一顆紅色五角星顏色斑駁。
據村裏老人介紹,從為紅軍墓立碑起,趙良英以及村民就多了一種身份——紅軍守陵人。50多年來,趙良英與村民們年年祭掃烈士墓。“1977年,村子被大水淹了,村民連夜撤離,搬回來時村民房內積滿淤泥、雜物。許多村民顧不上打掃,拿上工具就奔向紅軍墓,把那裏清理得乾乾淨淨。”趙良英的大兒子李桂達表示,村民們都把紅軍墓當作親人的墓。現年97歲高齡的趙良英常對後代説:“我們永遠都感念紅軍的好,要世世代代守護紅軍墓。”
據悉,水埠村所在的華江瑤族鄉,是興安縣唯一一個少數民族鄉。當年紅軍過瑤山播下了革命的種子,留下了深得民心的民族政策。當地瑤民熱愛紅軍,感謝黨的好政策,華江瑤族鄉中心小學20多年來一直開展紅色教育,講述當年紅軍的故事,延續紅軍與瑤胞之間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