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貴港:景色美 産業興 百姓樂
廣西日報  2019-07-10 10:38:34

貴港:景色美 産業興 百姓樂

  港北區大圩鎮新建村石坑屯村貌。

  本報記者 唐正芳 通訊員 陸宏夏 黃富超 文/圖

  “這片菜地是前不久拆除屋場舊房後種下的。”7月6日,貴港市港北區中裏鄉平安村村民劉季寨指著菜園子説,“我們村越來越美了,道路兩旁新種的樹已開始長新葉,房前屋後多了不少微菜園,經過道路硬化、村莊綠化、農房改造和污染治理後,昔日‘臟亂差’的村子,現在變得整潔乾淨。”

  這是港北區實施鄉村風貌提升三年行動的“佳作”之一。今年以來,該區將此行動作為助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建設幸福鄉村的有力抓手,分類推動村莊改造建設,不斷優化鄉村空間佈局,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著力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的短板,提升鄉村風貌水準,努力把農村建設成為“生活舒適的樂園、道德示範的家園、生態良好的田園、鄉愁記憶的故園”。

  A  拆舊建新 村貌換新顏

  “轟隆隆……”幾聲巨響,一間間破敗不堪的泥瓦危房在鉤機的長臂下轟然倒塌。6月24日,奇石鄉新清村駐村工作隊員帶領村委幹部、黨員、保潔員及村民開展“三清三拆”村容村貌整治行動。目前已拆除33戶廢棄建築共計3130平方米,清理雜草雜物等垃圾共計200噸,拉開了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序幕。

  該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三清三拆”是推進鄉村風貌提升三年行動的前期工作,主要是清理村莊垃圾、亂堆亂放、池塘溝渠,拆除亂搭亂蓋、廣告招牌、廢棄建築等。

  中裏鄉平安村主任劉春奇介紹,開展提升鄉村風貌工作,要先摸清村裏舊房、廢棄豬牛欄、廢棄廁所茅房、違章建築、亂搭亂建的詳情,再召開理事會,組織發動村民拆除,然後興建文化活動中心、停車場等,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他説:“經過發動,村民積極參與,主動捐錢、投工投勞,籌集了10多萬元,拆除面積3100多平方米,還建起微菜園、種上綠樹,村裏一下子變了樣。”

  平安村平山屯村民劉春會這段時間特別忙,他主動拆除自家舊牛欄,圍成微菜園,種上蔬菜。他説,舊牛欄廢棄已久,已成危房,不僅影響村容,還有可能垮塌,危及人身安全。“現在將它拆了種上蔬菜,既豐富自己‘菜籃子’,還能美化村裏環境。”

  港北區按照基本整治、設施完善、精品示範3種類型,穩步推進鄉村風貌提升三年行動,不斷把鄉村振興戰略向縱深推進,實現農村既有新房又有新貌的目標,全力打造幸福鄉村。目前,該區53個村131個屯開展了“三清三拆”整治;112個基本整治型村莊、21個設施完善型村莊、2個精品示範型村莊已開工建設。

  B 挖掘特色 村村有亮點

  7月5日,港北區根竹鎮泗民村松柏屯村民陳有財像往日一樣,悠閒地打理著自家的微菜園、微果園。他説,家裏有了微菜園、微果園,變得有田園味了。

  泗民村支書廖壽松介紹,目前松柏屯建起8個小公園。門前屋後精巧別致的小公園,讓村民休閒娛樂有了好去處。該屯還完善了排污渠、衛生廁所、亮化路燈、水池等基礎設施。“屯裏樹木繁多,鄉風淳樸,曾評為自治區‘綠色村屯’。現在大家出錢出力,積極參與建設,環境越來越好。”

  一房一特色,一村一風景,一片一風光。港北區深入挖掘鄉村傳統文化,因地制宜改造一村一屯,避免“千村一面”,建設有鄉愁記憶、文化脈絡、地域風貌、民族特色的美麗鄉村。如今,行走在港北區的鄉村,車在景中行,人在畫中游,一幅幅景色美、産業興、百姓樂的幸福鄉村畫卷徐徐展開。

  走進港城鎮龍井村,村容村貌整潔優美,別墅式樓房林立,這裡背靠青山綠水,房前是五彩田園風光,置身其中,仿佛在一幅美妙的畫卷裏。在這幅畫卷中,龍井村上龍屯村民甘漢才的家更美:房前是一片綠色的菜園,庭院乾淨整潔,有噴泉、花草,錯落有致,生機盎然,讓人陶醉。

  龍井村藍衣壯人數佔總人口的75%,是廣西唯一的藍衣壯群眾聚居地。陳氏古屋建築群和藍衣壯民俗文化博物館等人文景觀在當地頗有名氣,藍衣山歌、《哭嫁歌》也是該村的名片。村委會把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建設和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秀美的自然環境融合了濃厚的人文氛圍,讓龍井村變得愈發美麗。

  龍井村黨支部書記陳喜志説,我們村不僅有美麗的田園景致,更有壯族文化底蘊;不僅擁有城市的整潔便利,還保留著濃濃鄉愁。“不少城裏人慕名前來。”

  C  凝聚力量 共建美家園

  走進大圩鎮新建村石坑屯櫻花園,園中櫻花樹鬱鬱蔥蔥,溪水潺潺,整潔水泥路直通園中,工人們正在忙著修建水上舞臺、生態階梯觀眾台。櫻花園負責人吳長敬説,櫻花園已種植2600余棵櫻花樹,今年春季櫻花盛開,迎來數千遊客,目前正在搶工期,確保櫻花園早日建成。

  櫻花園是石坑屯鄉賢籌資建設,以此打造成石坑田園綜合體,帶富一方村民。鄉賢們還成立了項目基金會,用於村屯基礎設施建設及扶持困難家庭、扶智教育等。

  鄉村面貌要提升,群眾是重要推動力。港北區發揮村屯“一組兩會”基層組織和鄉賢、經濟能人的作用,激活和培育鄉村內生動力,共謀共建幸福家園。

  以前港北區慶豐鎮羅碑村基礎設施簡陋、道路坑坑洼洼,村民生産生活極為不便。為改善村裏基礎設施,村幹部、鄉賢、村民齊心協力,修路、建文化中心和人飲工程,許多村民紛紛拆舊居建新房予以配合。2018年,全村實現人均純收入1.2萬元,同比增長19%。

  港北區區長黃英梅説,該區將繼續凝聚各方力量,加大投入,全面推動鄉村風貌提升,今年內爭取打造2個精品示範型村莊、21個設施完善型村莊、149個基本整治型村莊,逐步形成“傳承文明、生態宜居、和諧美麗”的鄉村風貌。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