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廣西淩雲縣脫貧榜樣楊通權:從貧困戶到村幹部的轉變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9-09-05 16:51:43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記者 唐志強 通訊員 牙宏威 韋亞婷):皮膚黝黑,但神采飛揚,談吐幽默,卻有條有理,一舉一動透露著穩重幹練,這個人便是廣西百色市淩雲縣泗城鎮那合村副主任楊通權。

  誰也不曾想到楊通權過去還是一名貧困戶。“以前靠種農作物根本無法養家糊口,為了生計,2006年,我就拋下四歲的孩子去廣東打工,一去就是十年。”回想以前的日子,楊通權由衷地感嘆。

廣西淩雲縣脫貧榜樣楊通權:從貧困戶到村幹部的轉變

那合村副主任楊通權在工作 供圖 淩雲縣委宣傳部

  房子老舊、交通不便、收入低微。2015年,楊通權一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6年,渴望回歸家庭的楊通權辭掉了工作,回到家鄉開啟了種桑養蠶的探索之路。

  那合村從2014年就開始發動群眾發展種桑養蠶。萬事開頭難,沒養過蠶的村民不太樂意接受這一新鮮的産業,只種植了零零星星的桑葉,並沒有人敢嘗試養蠶。而楊通權成為了那合村第一批“敢吃螃蟹的人”。

  剛起步時,楊通權種上了10畝的桑葉,並嘗試著養了兩張蠶。謙虛肯幹的楊通權買了相關書籍進行研讀,還經常自費到外地參觀學習。他在探索路上穩步前進,迅速地掌握了養蠶的技術。2016年下半年,楊通權總共養10張蠶,收入兩萬多元。

  2016年年底,楊通權一家總收入達到5萬多元,還享受了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全家搬到了淩雲縣吉祥家園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住上新房子,成功脫掉窮帽子,開啟全新的生活方式。

  2017年年初,嘗到甜頭的楊通權擴種了20余畝桑園。“一個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楊通權決心發動村民共同種桑養蠶。看到養蠶帶來的成效,村民紛紛加入養蠶大軍。年底,那合村桑農發展到了200余戶,桑園面積達1000余畝。

廣西淩雲縣脫貧榜樣楊通權:從貧困戶到村幹部的轉變

泗城鎮那合村桑蠶産業示範區 供圖 淩雲縣委宣傳部

  憑著成熟的養蠶技術,楊通權自行給其它“新手”蠶農當起了技術員。那合村桑農黃大姐説,養蠶是個細活,楊通權總是不厭其煩地指導村民養蠶技術。在楊通權的帶動和幫助下,如今全村已經有300戶農戶養蠶,桑園面積達2000余畝。

  敢拼敢幹的楊通權成為村裏致富的一面旗幟,他的舉動和付出得到了村民的認可,2017年村“兩委”換屆中,被選舉為那合村委副主任。楊通權本來是貧困戶,雖然當上村幹部,但仍遭受一些村民的質疑:“他能勝任麼?”

  楊通權不為自己辯解,選擇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當那合村修建聯網路需要徵用到該村那肯屯的土地時,受到了那肯屯村民的阻攔。楊通權挨家挨戶的上門做那肯屯村民的思想工作,一次説不通就去兩次、三次,村民被楊通權的堅持所打動,最終都同意讓出土地,順利地建成了從泗城鎮西秀村直通伶站鄉浩坤村的聯網路。

  説起楊通權,那合村第一書記呂雯連連稱讚:“他誠實可靠,積極作為,有想法,點子多,很快就進入角色。在村裏口碑好,威望高。不負眾望。”

 從“新手”到“熟路”,楊通權證明了自己能勝任村幹一職。此外,在楊通權的帶動下,該村那亞屯23戶貧困戶發展種桑養蠶並全部脫貧出列。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