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廣西龍州梓叢村的“致富果”
新華社  2019-11-21 10:16:42

  新華社南寧11月20日電題:梓叢村的“致富果”

  新華社記者何偉

  在位於中越邊境的廣西龍州縣上降鄉梓叢村百香果種植基地,纍纍碩果已挂滿枝頭。果農在地裏來回穿梭、採摘打包,一箱箱百香果從這裡出發,通過電商平臺發往全國10多個省市。

  “我們家今年經濟收入就靠百香果了。”種植戶淩福清説,今年他和妻子承包了村上百香果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的20多畝百香果,合作社出種苗、化肥等生産資料,他們負責從種植到摘果的管護工作,最後由合作社來銷售百香果,銷售收入按五五比例分成。

  “如果一畝地能收1000斤果的話,我們今年收入最少也有4萬元。”淩福清説。

  在廣西被許多人稱為“致富果”的百香果,是梓叢村的集體經濟産業和重要扶貧産業。梓叢村過去是貧困村,特色産業很不明顯,集體經濟基本一片空白。駐村工作隊員和村幹部發動村裏的種養能手先後發展蔬菜種植、養牛等項目,但都不幸“夭折”。

  經過深入調研,駐村第一書記帶領村“兩委”幹部和種植大戶到外地考察學習,看中了百香果産業。這個産業適合當地氣候、土壤條件和村情實際,而且投入不大、畝産較高,是一個“短平快”的好項目。在定點幫扶單位當代廣西雜誌社支持下,2017年梓叢村以集體經濟産業的形式,建設10畝的高標準百香果種植基地,當年銷售額就突破3萬元。

  百香果試種成功,鼓舞了全村幹部群眾,2018年百香果種植基地擴展至50畝。但讓人想不到的是,當年梓叢村遭遇十年一遇的水災,百香果基地損失慘重。百香果苗被淹死面積超過20畝,壞果掉果率佔到3成以上。

  暫時的失敗,並沒有打消幹部群眾發展産業的決心和鬥志。大家已摸索出了一些種植經驗,不想就此放棄,一致決定付出更大的努力,産業創建不成功“決不收兵”。

  2018年底,全村百香果種植基地擴大至80畝,在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指導下,村裏嘗試改革種植方式,並將基地承包給種植戶管理,調動群眾積極性和主動性。村民淩福清和寧封安與合作社達成承包協議,百香果産業發展邁入新階段。

  “經過大半年的精心呵護,終於迎來了百香果豐收季。”梓叢村第一書記張國成説,現在百香果正處於盛産期,預計全年銷售收入約20萬元,將為村集體經濟創收2萬元,為63戶入股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創收300元以上。

  兩年多以來,百香果種植基地已為梓叢村集體經濟創收3萬元,幫助63戶建檔立卡戶創造分紅1.26萬元,還為77戶農戶帶來地租收入10萬元,同時提供2個長期工作崗位和10多個臨時工作崗位。下一步村裏計劃引進現代種養公司,採取現代種植、管理和銷售手段,進一步壯大百香果産業。

  經過努力,全村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的24%下降為目前的1.81%,梓叢村于2018年6月正式脫貧摘帽。“儘管全村百香果産業還不是很大,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凝聚起來的精氣神、積累的寶貴經驗為鞏固脫貧成果和實現鄉村振興打下了基礎。”張國成説。(完)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