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領導在柳州、桂林調研醫保支付方式改革。
國家醫保局主要領導在百色調研醫保扶貧工作。
國家醫保局相關領導到北海調研醫保基金監管工作。
廣西藥品集團採購(第一批)競價工作會議現場。
全區醫療保障脫貧攻堅現場會。
全區醫療保障工作培訓班。
2019年11月1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醫療保障局(以下簡稱“自治區醫保局”)正式掛牌成立一週年。一年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自治區醫保局擔當實幹,圍繞“惠民、利民、便民”出實招、見實效,廣西醫療保障事業有了新發展,為增強人民群眾健康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貢獻了醫保力量。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全區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193萬人,參保率從2018年的97%提高到99.98%以上,基本實現參保全覆蓋;居民醫保各級財政補助提高到每人每年520元;全區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政策範圍內報銷比率穩定在75%和60%以上;醫保待遇支出395.05億元,享受待遇4665萬人次。
1 推進深化改革 釋放紅利更惠民
(一)降低虛高藥價,讓群眾得到改革紅利
實施藥品集團採購,顯著降低虛高藥價。將全區醫療機構分散的藥品採購量集中起來形成團購規模效應,在全國開創了“帶量採購、以量換價”的藥品集團採購新路。2019年8月,組織第一批藥品集團採購,23個通用藥品較廣西現行釆購價平均降幅為41.56%,單品種降幅最大的、治療糖尿病的常用藥二甲雙胍,降幅為87.62%。以糖尿病患者為例,年服用二甲雙胍費用可由原來的1521.32元降至376.68元,年減少用藥負擔1144.64元。第一批藥品集團採購品種按2018年實際採購量計算,預計可減少群眾用藥負擔4.65億元,減少醫保基金支出3.26億元。
組織區內醫療機構參與國家“4+7”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擴圍,承諾採購量位居全國第六。擴圍競價集中採購的25個通用名藥品,平均降價59%,其中4個品種降幅超過90%,單品種最大降幅的恩替卡韋,每片價格由12.10元降至0.2746元,降幅97.73%。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擴圍在我區實施後,按2018年實際採購量計算,預計可減少群眾用藥負擔7.18億元,減少醫保基金支出5.03億元。如乙肝患者,年服用恩替卡韋費用將由原來的4307元降至97.2元,年減少用藥負擔4209.8元;血液病患者,年用伊馬替尼費用由30840元降至13992元,年減少用藥負擔16848元。我區藥品集團採購改革的紅利充分釋放,群眾獲利明顯。
(二)擴大支付範圍,參保群眾得實惠
針對慢性病參保患者在門診就醫只能報銷藥品費用、長期必需的門診常規檢查費用需個人自付的問題,自治區醫保局及時出臺了《關於調整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特殊慢性病醫療服務項目的通知》,明確從明年起,冠心病、糖尿病、各種惡性腫瘤等門診特殊慢性病常規檢查項目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全區近140萬慢性病參保患者將直接受益,切實減輕了參保患者負擔。例如,冠心病新增了門診常規的14項檢查項目,可節約慢性病參保患者自付醫療費用約380元;各種惡性腫瘤新增了門診常規的12項檢查項目,可節約慢性病參保患者自付醫療費用約870元。
針對惡性腫瘤患者住院候床難和醫療費用負擔重的問題,7月份,自治區醫保局和衛生健康委聯合出臺《廣西醫療機構腫瘤日間治療管理暫行規定》,把日間治療納入醫保支付範圍,按住院醫保待遇報銷。日間診療讓患者“寬心”:患者白天到醫院化療,當晚就能回家靜養,有助於患者得到家人在精神、心理、飲食等方面的照顧;日間診療讓患者“減負”:減少了床位費、護理費以及部分檢查費用,據測算,日間治療比住院治療的費用少20%左右,有效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日間診療讓醫療機構“減壓”:有效緩解了醫療機構床位緊缺壓力。
(三)實施醫保付費方式改革,助推“三醫聯動”
在全區範圍內推開DRG付費改革,成立了自治區DRG付費改革工作小組,由自治區政府領導挂帥,強化領導、高位推進組建了專家庫,引導區內三甲醫院作為DRG支付方式改革的先行者,引領同級、同類醫院參與實施;對2016-2018年城鎮職工、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1100多萬份住院病案數據進行整理和規範。實施DRG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後,患者的就醫負擔明顯減輕,以柳州為例,個人年度住院就醫負擔從試點前的26.56%,降為21.34%。DRG付費改革通過實行“結余留用,超支不補”的包乾式付費,激發了醫療機構主動控費的內生動力,降低了患者個人就醫負擔,提高了診療效率。
(四)適應新發展,助力新技術推廣應用
為了讓新的診療技術及時投入到群眾的醫療服務中,出臺《關於公立醫療機構新增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允許全區三甲公立醫院對符合規定的新增醫療服務項目,自行開展服務、自行制定價格,推動患者及早享受先進的醫療技術服務;出臺《關於將部分遠程醫療服務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範圍的通知》,明確將遠程門診、遠程心電圖診斷、遠程病理診斷、遠程影像診斷等4項遠程醫療服務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範圍。醫院通過網絡平臺可實現對患者的遠程診斷,將使醫療資源欠豐富地區的群眾就近享受便捷、優質、低負擔的就醫服務,有力推動了分級診療。
2 織密醫保網絡 完善機制更利民
(一)重拳出擊,維護醫保基金安全
組織全區打擊欺詐騙保專項工作,開展現場交叉檢查、飛行檢查、“百日攻堅”等專項行動,對定點醫療機構實現檢查全覆蓋,保持了打擊欺詐騙保的高壓態勢。今年以來,共查處定點醫藥機構2401家,其中暫停服務協議279家、終止服務協議33家、移交司法機關處理1家;拒付違規使用醫保基金1.26億元;受理有效舉報欺詐騙保線索20余條,對欺詐騙保形成有效震懾。
(二)精準施策,醫保扶貧落到實處
目前,全區63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基本實現應保盡保;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100%實現“一站式”直接結算;超過3500個村實現“村醫通”醫保結算。大力推進貧困慢性病患者“先享受待遇後備案”制度,通過集中宣傳、集中辦卡、進村辦、上門辦等活動,下沉服務、全面篩查,及時辦理門診慢性病卡並落實相關待遇。今年以來,全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辦理門診特殊慢性病卡45.07萬人。
(三)規範管理,避免診療過程重復收費
針對群眾反映較多的部分門診診查費收取不規範的問題,積極回應群眾訴求,2019年11月15日起,明確對門診過程中需要檢查的患者,拿到檢查結果後繼續由同一醫生查看並提出治療方案的,不得再次收取門診診查費。以患者看專家門診為例,之前患者就診時需要檢查的,需要先繳納30元專家門診診查費,拿到檢查結果後,有的醫院重復繳納30元讓醫生查看結果,共計花費60元診查費才能完成一個診療過程;規範管理後,患者就診開檢查單、繼續找同一個醫生查看結果只需要支付一次診查費用(即30元)即可,減輕了患者就醫負擔。
(四)提標擴圍,增強對困難群眾的托底保障能力
針對我區困難群眾救助標準低、保障範圍窄等問題,出臺了《關於完善城鄉困難群眾醫療救助制度的通知》,調整和提高我區救助對象醫療救助報銷比例和年度累計救助最高限額,最高救助額度從3萬元提高到6萬元;擴大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病種範圍,將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作為與特困人員同等類別列入救助範圍予以同等保障,使醫療保障惠及更多困難群眾。
(五)完善機制,增強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
出臺《關於完善廣西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的通知》,將高血壓病(非高危組)病種新納入城鄉居民醫保門診統籌報銷範圍,已納入居民醫保門診慢性病保障範圍的高血壓病(高危組)、糖尿病患者待遇維持不變;在參保年度內,高血壓病患者由非高危組轉變為高危組的,按高危組的病種享受門診慢性病待遇;降低“兩病”的起付標準,由以前的每人每月20元降為每人每月10元;實行長處方制度,將一次處方醫保支持用藥量從4周延長到12周。減少了患者跑腿和就診次數,節約就醫費用。
3 優化服務措施 提高服務水準更便民
(一)擴大門診特殊慢性病定點服務醫療機構
享受門診特殊慢性病待遇的參保人員由每人只能選擇1家定點服務醫療機構增加到可選擇3家,為參保患者帶來便利。
(二)優化流程,簡化手續
醫保經辦實行承諾制,參保人員材料提供困難或遺失的,可提供個人承諾書辦理相關業務。推行容缺辦理機制,需參保人提供原參保地繳費證明材料的,可通過經辦機構間發函或電話確認的方式進行核查,不需參保人跑腿。群眾還可以通過掃描“受理回執單二維碼”、撥打12333電話以及市、縣兩級經辦機構電話查詢事項進度。
(三)打造醫保經辦“互聯網+”,實現業務“網上辦、掌上辦、馬上辦”
自治區本級非涉密醫療保障業務95%的對外辦理事項可實現網上辦理。推進部門間數據共享,相關證明等材料只要能在信息平臺檢索到即可。參保人可通過微信公眾號、網上服務大廳或24小時自助一體機自助辦理個人電子社保卡綁定和醫保個人賬戶授權等業務,可用微信支付定點零售藥店購藥、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等醫保服務。
(四)提高便捷度,實現異地就醫結算“全覆蓋”
創新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機制,建設了全區“橫到邊、縱到底”的異地就醫結算網絡,實現自治區-市-縣-鄉(鎮)-村(社區)五級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一卡通”,讓更多參保群眾享受“醫保漫遊”的政策紅利。截至目前,全區11217家定點醫藥機構接入異地就醫結算平臺,其中定點醫療機構2862家、定點零售藥店8355家,符合條件的1832家住院類定點醫療機構全部開通跨省區住院直接結算服務,開通跨省區結算的醫療機構數量居全國首位。
(本版文圖由自治區醫保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