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南寧嚴打超限運輸行為 車輛消除違法行為後才能放行

2019-01-24 09:10:21 | 來源:南寧晚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南寧嚴打超限運輸行為 車輛消除違法行為後才能放行

  執法人員夜查超限超載車輛(市交通執法支隊供圖)

  定點值守,24小時不間斷嚴查超限超載貨運車輛;流動治超,不放過繞道逃避設點檢測的超限超載車輛;嚴格執法,按照執法程式對超限超載車輛嚴查嚴管……近年來,南寧市交通執法支隊牢牢抓緊貨運超限超載治理工作不放鬆,嚴厲打擊違法超限運輸行為。昨日下午,記者從南寧市交通執法支隊了解到,自2018年12月16日起,南寧市交通運輸以及公安交管、高速公路運營公司等部門聯合開展為期一個月的高速公路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專項行動,共同打擊超限超載車輛違法運輸行為,有效遏制了車輛違法超限超載運輸的發展勢頭。

  多部門聯合執法 為期一個月專項整治成效顯著

  超限超載運輸嚴重破壞公路設施,不僅增加公路養護成本,縮短公路使用壽命,對公路、橋梁等結構物也帶來較大的安全隱患,尤其是核載49噸,實際車貨總重卻超過100噸的“百噸王”,一旦上路,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自2018年12月16日起,相關職能部門開展為期一個月治超聯合專項行動,實施範圍以G75蘭海高速伊嶺岩收費站、那馬收費站、G80線廣昆高速壇洛收費站為主,南寧市轄區範圍內其他高速公路收費站為輔,南寧範圍內的揚塵治理卡點同步做好治超整治工作。

  據統計,本次治超聯合專項行動期間,壇洛、伊嶺岩兩卡點共查處違法超限運輸車輛66輛,監督卸載貨物總重2752.61噸,查處“百噸王”3輛。違法超限運輸車輛接受交警部門處罰和計分,由南寧市交通執法支隊監督消除超限超載違法行為後方才予以放行。

  保持高壓態勢 去年查處超限超載貨車2539輛

  長期以來,南寧市交通執法支隊始終保持著治超工作高壓態勢,治超工作有序進行。2018年,南寧市交通運輸部門在政府公開執法場所長期設點駐守和流動專項行動的方式開展治超工作,全年查處超限超載貨車2539輛,非法改裝478輛,監督卸載貨物總重70827多噸。

  2018年,南寧市交通執法支隊的治超工作依託友誼揚塵治理卡點、邕武揚塵治理卡點會同相關部門開展,採取“白加黑”“5+2”工作模式,堅持24小時不間斷值守,節假日不休息。除定點值守外,針對外來超限超載車輛載突出的情況,不定期聯合交警部門開展流動治超,對繞道逃避設點檢測的車輛進行查處,全年開展聯合治超100多次。同時,執法人員堅持按“十不準紀律”“五堅持”原則,認真落實“一超四罰”,對超限超載車輛進行嚴查、嚴管。

  據統計,2018年市交通運輸局吊銷3輛1年內違法超限運輸超過3次以上貨運車輛的“道路運輸證”;吊銷1年內違法超限運輸超過3次以上的貨運駕駛員“從業資格證”18人;超限超載黑名單信息同時抄告給市信用辦、審批局等相關單位,實現治超工作聯管聯治。

  針對部分駕駛員屢次超限超載的情況,南寧市交通運輸局根據《南寧市治理車輛違法超限超載運輸黑名單制度》,已公佈第二批治理車輛違法超限超載運輸黑名單,並鎖定83輛車輛檔案,暫停其一切貨運業務。其中,橫縣陶圩鎮億能吊車服務部因1年內違法超限運輸的貨運車輛超過本單位貨運車輛總數10%,被責令要求停業整頓。

  維護運輸市場秩序 深化聯合執法常態化機制

  如今,在南寧市每個聯合治超卡點,都能看到墻面上張貼著“治理超限超載,共建平安公路”“依法保護公路,服務公眾出行”等宣傳橫幅標語。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對過往貨車司機以超限超法律法規宣傳為主要內容開展安全宣傳教育,有效提高了貨車司機對超載行為危害性的認識,推進公正文明執法、公眾參與的治超工作新格局。

  南寧市交通執法支隊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南寧市聯合治超工作成效顯著,但仍然存在外地籍超限車輛不服從管理、超限車輛衝卡的問題。南寧市交通執法支隊將繼續按照“堅持源頭執法、堅持聯合執法、堅持文明執法、堅持陽光執法、堅持理性執法”原則,與相關職能部門積極探索研究,深化聯合執法常態化機制,促進公路治超執法工作的科學化、規範化和法治化,同時加大治超宣傳力度,提升全民公路安全保護意識,維護運輸市場秩序。 (記者 廖欣 通訊員 曾強 陸賀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