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南寧快遞小哥調研報告出爐 高中和大專學歷佔多數

2019-01-21 18:02:14 | 來源:廣西新聞網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南寧市物流配送從業青年專項調研報告出爐

  七成人認為快遞小哥應保護客戶隱私 

  南寧晚報記者 陳蕾

  如今,網購已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購物方式,直接帶動了物流行業的發展,而快遞員是其中最基本的一環,也是最重要的從業人員之一。日前,《南寧市物流配送從業青年(快遞小哥)專項調研報告》(下簡稱《調研報告》)正式出爐。透過其中的調研數據和分析,來看看目前南寧市快遞員的工作和生活現狀,以及市民對他們又有何意見和建議。

  去年10月,為更好地推動南寧市維護新興職業青年群體的發展權益,共青團南寧市委委託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進行了專項調研。隨後,該學院物流管理專業教師、學生共30余人組成調研團隊,在近兩個月的時間裏,深入南寧市各個轄區和相關快遞企業開展調研。據了解,此次專項調研共計發放紙質及電子問卷450余份,並通過文獻閱讀、專家訪談、大數據分析、實地考察等方式,最終形成了《調研報告》。

  其中,快遞員工作和生活現狀調查內容涵蓋了年齡與教育程度、補貼與福利、個人權益、生活規律、職業認可等17項,快遞企業員工招聘、待遇及發展調查內容包括快遞員崗位招聘基本情況、工資水準、崗前培訓等7項,社會群體對快遞服務與快遞員認同度調研包括了對快遞配送業務的印象、對快遞業的認同度、對快遞員的建議等8項。

  部分調研數據

  受教育程度:高中和大專學歷佔多數

南寧快遞小哥調研報告出爐 高中和大專學歷佔多數

  數據顯示,20歲至34歲的快遞員佔了大多數,在各年齡層的快遞員中,教育程度大多為高中中專和大專,而在入職原因調查中,有近七成的受訪快遞員均選擇了門檻低這一項,其次是收入高和對社會貢獻大。此外,大部分快遞員均認為快遞職業能夠實現人生價值,並對本職工作感到自豪,也對自己是否適合做快遞員持肯定態度。

  月薪收入:大部分為3000~5000元

  許多人都覺得快遞員收入很高,實際上大部分快遞員每月收入均在3000元至5000元之內,而快遞員平時工作時長主要集中在8~10小時,或是10~12小時,在雙十一期間,絕大多數快遞員的工作時長要超過12小時。

  此外,各快遞公司的快遞員月休息時間大部分在3~4天,差不多每週休息一天,少部分每月休息1~2天或者沒有固定天數。這主要是因為快遞配送是計件工資制,不送貨就沒有收入,所以很多快遞員選擇不休息。加上快遞已經成了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各大電商平臺都有一定的發貨量,因此不少快遞公司全年不休息。 

  使用頻率:24%的人每週都使用快遞

  在參與調研的130人中,每月使用快遞的人有50人,佔38.46%,偶爾使用的人有47人,佔36.15%,每週都使用的人有32人,佔24.62%,沒有使用過的僅有0.77%。可見快遞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整體印象:85%的人對快遞員印象良好

  參與調研的人中,有85.38%的人選擇沒有負面印象,説明快遞員整體素質、形象在大部分人印象中整體良好。另有14.62%對快遞配送員存在不同程度的負面印象。這些負面印象主要包括快遞員比較邋遢,看到之後心裏不舒服;文化水準偏低,從業人員素質不高;快遞員的工作不好,得不到人的尊重等。

南寧快遞小哥調研報告出爐 高中和大專學歷佔多數

  對快遞員的建議:保護客戶隱私和注重禮貌

  71.54%的人認為快遞員應首先保護客戶隱私,不能把客戶信息洩露出去,尤其是購買的商品價格、內容、頻次以及個人電話等。

  其次60.77%的人建議快遞員要更注重禮貌,比如打電話時自報一下家門,是哪家快遞公司的,這點順豐和京東做得比較好。同時,60%的人建議快遞員要有良好的態度,説話注意語氣、語速。

  59.92%的人希望快遞員能更熱情,43.85%的人希望快遞員談吐能更清晰。只有33.85%的人希望能注意下儀容儀錶,表明快遞員的整體形象在大眾心中已經有所提升。

  對快遞企業的建議:應減小快件的損壞率

  73.08%的人認為企業要把保護客戶隱私放在第一位,其次70%的人認為企業應注重對快遞員的培訓和加強對快件的保護力度,減小貨損率。48.46%的人認為應更注重收集客戶意見。由此可見,快遞企業還應加大對快遞員的培訓力度,使之操作更加規範。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