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以來,廣西蒙山縣堅持“生態立縣、特色興縣”發展戰略,依託作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生態優勢,探索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將生態文明示範創建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能力建設,創新開展生態扶貧,2018年12月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推動脫貧攻堅實現綠色發展和跨越發展。
打贏生態産業戰,推動群眾穩定增收
精準招商。蒙山縣圍繞生態産業開展綠色招商,優選生態特色産業,縣內兩個工業園區在招商源頭上進行篩選把控,確保入園企業必須符合生態産業定位。近年來,成立11個專業招商引資工作隊,抓住“東融戰略”等有利時機,圍繞繭絲綢、林産林化、特色産品深加工、鄉村旅遊等重點脫貧産業開展綠色招商,成功引進山東淄博大染坊絲綢公司、金富春絲綢集團、北京邦味調料品公司等20多家與脫貧産業有關的生態産業企業。
政策扶持。充分發揮地方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通過政策支持,制定一系列的幫扶措施,加大資金投入,重點扶持桑蠶、絲綢、蜜蜂等特色生態産業。相繼出臺涉及桑蠶、柑橘、豬、蜜蜂、松、光伏、鄉村旅遊與休閒農業等一系列産業扶持方案,投入幫扶資金3400萬元,用於扶持發展“5+2”特色主導産業,覆蓋貧困戶5988戶,覆蓋率為80.13%。明確“一人一群蜂”的目標,全縣蜂群發展到11.5萬群,位居全區第二位。
基地帶動。充分發揮絲綢産業園、特色種養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的龍頭集聚和帶動作用,發動貧困群眾參與到生態特色産業生産經營中來,不斷提高産業扶貧成效。做大做強絲綢産業園區,入園絲綢企業達13家,絲綢産量將近600萬米,佔廣西市場份額近60%。充分發揮傳統桑蠶絲綢優勢,打造桑蠶絲綢休閒觀光體驗基地,建設絲綢博覽園,著力打造絲藝特色小鎮。依託現有的39個區、市、縣、鄉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園),帶動群眾發展娃娃魚、香豬、靈芝、百香果等生態種養産業,推動貧困群眾持續增收。
打贏生態人居戰,持續提升農村新面貌
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圍繞“三民”指標,整合資源、資金、人員投入,注重從生態建設的角度推進生産、生活、休閒娛樂等方面的硬體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全縣建立合作社260家、家庭農場158家,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點357個,村級綜合服務中心示範村31個。“第一公里·路橋”橋梁建成58座,村屯道路完工416條。寬頻信息網絡行政村覆蓋率、農戶用上安全飲水率、農戶通生活用電率均達100%。農村的改廁改廚達率96.46%,生活污水處理率95.58%。
深入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以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 創建活動為抓手,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通過大數據監控管理、責任區網格化、綜合執法、建立文明曝光臺等方式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形成有效的長效治理。今年以來,全縣各鄉(鎮)、村(社區)參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累計出動2.5萬多人次,開展環境衛生整治3700多場次。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採取“村收—鎮運—縣處理”模式,全縣布設專用機械化垃圾收集桶5100多個,垃圾清運形成自動裝載,全程GPS軌跡定位管理,收集處理率達92%以上。
打造示範提升新型農村品質。投入資金著力提升新農村面貌。重點打造了“水韻瑤寨”“醉美瑤鄉”“桃梨橙柿生態農莊”“東鄉積翠”“羽生谷生態養生休閒基地”等一批新農村宜居宜遊示範點,通過示範點帶動,帶動全縣1350多戶貧困戶,戶均增收約900元。
打贏生態保護與修復戰,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加快貧困地區生態保護與修復。在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等項目和資金安排上進一步向貧困地區傾斜,組織動員貧困人口參與重大生態工程建設,提高貧困人口收益水準。近3年來,全縣投入生態保護與修復資金共計達3.5億多元。
加大貧困地區森林資源培育和保護力度。逐步提高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優先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地轉為生態保護人員,增加貧困人口保護生態獲取的勞動報酬。2018年全縣落實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共計505.6萬元,已發放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456.12萬元,發放率達90.2%。
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進林地有序流轉,鼓勵貧困人口將林地經營權入股林業專業合作社,推進林權抵押貸款有關工作,不斷拓寬貧困人口增收渠道。近年來,全縣貧困群眾通過林地流轉、以林地經營權入股林業合作社的群眾將近 1.1萬戶。
打響生態文明思想戰,凝聚生態脫貧新共識
大力宣傳綠色生態理念。在脫貧攻堅産業發展中,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到全縣廣大幹部群眾生産生活當中,不斷提高貧困群眾的生態文明素質。目前在全縣鄉村旅遊區、農家樂、各村(社區)中形成了綠色生態與脫貧攻堅同步推進的濃厚氛圍。
培育綠色生態生産方式。結合三大污染防治攻堅戰,大力加強農業生産對大氣、水、土壤環境污染防治及環境綜合治理,積極引導群眾正確使用化肥、農藥等農資物品,在提高農業效益的同時,確保當地農産品的無公害綠色有機品質。積極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中國長壽之鄉、全國最美生態旅遊示範縣等生態元素,打造生態綠色食品深加工産業鏈。目前,全縣重點推進靈芝、山茶油、有機大米、娃娃魚等20多種無公害綠色農産品綜合開發,實現年銷售額超過1.1億元。
倡導生態綠色生活方式。打造一批生態休閒公共服務設施,推動生態保護與脫貧攻堅齊頭並進。目前,在全縣9個鄉鎮分別打造一批林蔭健康步道、太陽能路燈、群眾文化舞臺、花園綠地等,帶動貧困群眾不斷融入健康綠色的生活方式。
打贏生態扶貧整治戰,實現生態與脫貧雙贏
建立健全制度機制。在招商引資工作上,始終堅持綠色生態導向,著力發展綠色環保、高端低碳的生態工業,嚴把項目準入門檻,不斷建立健全工業準入機制;重點抓住生態農業産業保護,建立健全特色農産品加工企業準入機制,加強綠色農産品品質體系建設。目前,全縣已制定出臺招商引資産業準入機制、特色農産品標準化生産等6方面的制度機制。
加強過程監管。把環保部門作為脫貧攻堅産業專責小組重要成員,對脫貧攻堅産業發展中的生態環保環節進行全過程監管,確保全縣脫貧産業始終保持綠色安全品質。全縣綠色生態農産品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為群眾産業增收奠定堅實基礎。
強化考核結果運用。把生態環境保護與脫貧攻堅成效列入對全縣各鄉鎮、各有關單位的年度考核重要內容,對打造亮點、取得實效的給予加分,對工作不實、影響全縣生態創建及脫貧成效的,及時追責問責,真正實現生態建設與脫貧攻堅互相補充、互相促進的目標。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路甲16號 郵遞區號:100040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891032 舉報郵箱:jubao@cri.com.cn 新聞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監督電話:010-68891834 監督郵箱:jiancha@cri.cn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2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 11040202120016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5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版權所有©199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