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南寧開創“邕江新時代” 220億元 打造百里秀美邕江“城市名片”

2019-03-15 15:10:21 | 來源:南寧晚報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南寧開創“邕江新時代” 220億元 打造百里秀美邕江“城市名片”

  邕江在“南寧都心”新規劃中擔當著南寧城市中軸“脊梁”的角色 本報記者 宋延康 攝

  本報記者 廖欣

  南寧依江而建、緣水而興、水城相依。近年來,南寧市堅持“治水、建城、為民”,突出城市規劃建設“形、實、魂”,以邕江綜合整治和開發利用工程為抓手,以220億元打造“百里秀美邕江”,推動“中國綠城”生態宜居品質升級。

  原來依江而建的濱江老城正向一江兩岸的現代化大都市轉變。曾經荒蕪的灘塗江畔,被繁花綠樹覆蓋,一座座美麗的濱水公園如同散落的珍珠,被彎曲的邕江串起來變成一條閃閃的珠鏈。邕江兩岸展現濃厚的現代國際化都市風貌,活力宜居。

  曾經“有江無景、無法親近”,如今“有江有景、親水生活”

  邕江是西江水系鬱江的南寧河段別稱,上起江南區江西鎮宋村的左、右江匯合點,下至邕寧區與橫縣交界的六景鎮道莊村,流域面積約6120平方公里。據史料記載,邕州城墻自宋代修築以來,頻受洪水侵害。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南寧城市防洪能力仍然相對滯後,成為全市的心腹之患。

  隨著南寧市推進邕江綜合整治和開發利用工程,由上游的百色水利樞紐、南寧老口水利樞紐構成“閘門”與牢固的大壩堤防,以及現代化防洪設施組成的防洪網絡,為居民築起一道安全防線,讓邕江南寧市區段防洪標準從5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

  在不少老南寧人的記憶裏,以前的邕江兩岸遍佈水上人家、餐飲大排檔、網箱養魚、流動攤販等。2012年,南寧市正式啟動220億元邕江綜合整治和開發利用項目,範圍從老口航運樞紐延伸至六律大橋,全長約85公里,面積約2254公頃,打造江城融合發展帶,改變了過去南寧江上不見城、城裏不見江、有江無景的局面,最大限度地發揮了江的魅力、活力與動力。

  從空中俯瞰,一幅全新的、以邕江為軸的城市空間圖徐徐展開,這是一條交通軸、經濟軸、生態軸、文化軸、景觀軸,百里秀美邕江畫面清晰可見,兩岸已建成開放的邕江示範段、濱水公園、江南濱水公園等也早已灘塗換新顏。

  “百里秀美邕江”落成時,邕江兩岸建設也已繁華初現。除了萬達茂等大型商貿綜合體,暢遊閣、廣西體育中心、廣西文化藝術中心、南寧博物館、孔廟、青秀山、五象嶺森林公園、邕江濱水公園等增添邕江藝術品位的地標性建築點綴其中,更有日新月異、蓬勃成長的五象新區。人流、物流、資金流等要素正加速向沿江聚集,一條富有朝氣與活力的沿江經濟帶正在形成。

  邕江新在哪?兩岸造景美化,水面加寬40米,水位提升至67米

  邕江實質性的變化,得益於邕江的蓄水工程。

  2018年10月17日,南寧(三)站水位達到67.02米,到達正常蓄水位。邕江淺灘河床已被淹沒,水位上漲明顯,水面變寬,兩岸親水景致成型。

  邕江是南寧的母親河,也是展示城市風貌和城市形象最重要的窗口之一,南寧市堅持“治水、建城、為民”城市工作主線,高品質、高標準、高水準推進邕江綜合整治和開發利用工程,根據計劃,邕寧水利樞紐工程下閘蓄水後,水庫水位保持在67米。蓄水完成後,南寧市水面率提高到10.5%,躋身城市水面第一分區行列。

  截至去年,邕江兩岸已建成148公里景觀帶和15個公園,邕寧水利樞紐下閘蓄水,邕江平均水位從62米抬升至67米,江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百里秀美邕江”展露芳容,夜遊邕江成為市民生活新體驗。

  自西向東穿城而過的邕江,猶如南寧城市的動脈。它不僅是城市變遷、歷史文化發展的見證者,還是解決南寧城市生活用水問題,哺乳人們生息的功臣。據統計,目前南寧市水廠中約九成水取自邕江。

  同時,邕江河面寬敞,水流平緩,十分有利於航運,自古以來也是我國西南地區東向的水上通道,對推動珠江—西江經濟帶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集防洪、飲用水源保護、通航能力提高、水質改善提升、水資源開發利用和市民休閒景觀建設于一體的“百里秀美邕江”,將有利於南寧市充分發揮面向東盟、通江達海、內陸開放型經濟戰略高地的作用,加強海陸統籌、江海聯動,推動西江黃金水道加快建設,促進珠江—西江經濟帶開放發展互動,加快與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擴大對外開放。

  邕江規劃“打造江城融合發展帶”

  打造“百里秀美邕江”不僅涉及邕江及兩岸的建設,還涉及邕江兩岸確定範圍的城市建設、經濟發展等方面的統籌謀劃。南寧市遵循江城融合的方向,高品質、高標準、高水準做好整體規劃設計,引領實現江城融合發展。

  一是規劃設計好邕江美麗天際線。統籌規劃好江水、堤岸、濱江城市帶三個層次,逐步形成從邕江向兩岸延伸的梯度遞進式景觀設計。

  二是規劃設計好邕江旅遊帶。結合邕江堤岸外的城市設施及功能,統籌規劃設計好邕江及兩岸設施,加快打造功能齊全、風景靚麗的邕江旅遊帶。通過邕江沿岸景觀風貌的規劃建設,結合五象新區開發建設和城區建設要求,串連起廣西文化藝術中心、會展中心、民歌湖廣場、地王大廈、南湖公園、邕江南岸公園等景點,實現城市功能與景觀完美融合,並以主要城市道路、18條內河等開敞空間為廊道,全面提升山水城市的活力,初步形成了濱水休閒旅遊組團發展佈局。

  三是規劃建設好邕江生態系統。在規劃建設沿江綜合整治項目時,結合區域內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實施規劃建設,盡可能保留現有綠化植物和山體,保持江邊的生態帶。打造江城融合發展帶,改變過去南寧江上不見城、城裏不見江、有江無景的局面,最大限度地發揮江的魅力、活力與動力。

  邕江成為城市新名片,臨江而居成趨勢

  在邕江綜合整治和開發利用工程中,南寧市統一規劃建設邕江及兩岸的防洪、交通、港口碼頭、景觀園林、文化、商貿、旅遊等設施,打造從邕江向兩岸延伸的梯度遞進式景觀,構築城市特色水岸觀賞體系。

  如今的邕江堪稱南寧的中軸線:它是一條交通軸,貫穿江南、江北,連通東、南方向,地鐵交通沿線運行,十幾座跨江橋梁沿江展翅,讓城市無縫對接;它是一條經濟軸,多個大型綜合體和大型樓盤漸次佈局;它還是一條生態軸景觀軸,南寧“綠肺”青秀山、五象嶺森林公園、邕江沿岸多個濱江公園點綴其間,生態顏值高;它更是一條文化軸,南寧博物館、孔廟、南寧圖書館、南寧規劃館、廣西文化藝術中心成為地標建築;多重價值使得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百里秀美邕江”的人居價值。

  隨著邕江主軸畫卷的漸次展開,邕江沿岸樓盤開發呈現爆發態勢:華潤置地西園悅府、華潤置地中山府、凱旋1號、保利·領秀前城、保利君悅灣、華發國賓壹號、萬科金域濱江、萬達茂、彰泰濱江學府、彰泰鳳嶺江灣、新城悅雋江山、龍光天曜、龍光玖瓏臺、光明·瀾灣九里、陽光城麗景灣、合景天峻廣場等大型地産項目紛紛沿江佈局,形成一江兩岸的江際線。

  江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百里秀美邕江”,已成為南寧的閃亮標簽。通過濱江城市結構優化、濱江景觀功能産業優化、濱江城市空間優化、濱江文化塑魂,南寧市中心體系由內聚式向串珠式轉變,邕江成為支撐南寧城市空間拓展的主脊,一個現代化的親水型宜居城市正從夢想照進現實,邕城正向真正的“邕江新時代”邁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