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芝麻鴨是百濟鎮的傳統産業。 (滕澤發 攝)
“雄鳥青頭碧如玉,雌鳥身嬌著花袍。人間若得此美味,似醉三分味不絕。”一首《咏芝麻鴨》,道出了人們對百濟芝麻鴨的喜愛,更道出了其味道的鮮美。
在邕寧區百濟鎮的田間地頭、稻草堆、涓流小溪中,芝麻鴨悠閒自得享受著清新的空氣、清冽的流水和野外的食物。
相傳——百濟芝麻鴨是神鳥鴛鴦的後代
芝麻鴨在百濟有悠久的飼養歷史,鴨子長成後,棕色的羽毛上會有黑黃色的小點,酷似芝麻,故得名芝麻鴨。雄性芝麻鴨成年之後,頭部的羽毛呈青綠色,所以公鴨也稱“青頭鴨”。
百濟社區仁裏坡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美麗村屯,仁裏陸氏古宅坐落於此,離古宅不遠的地方有一口古井——壇本水井。這口水井有一個關於芝麻鴨的美麗傳説:相傳壇本水井與欽州一口叫“壇布”的水井井底相通,泉水流量甚大,時常還會涌出,水質清冽甘甜,千百年來從未乾涸。後來有一對鴛鴦飛到壇布水井,在此嬉戲遊玩,村民怕這對鳥兒污染了水源,驅趕它們,這對鴛鴦便沿著井底一直遊到了仁裏坡的壇本水井。仁裏坡的村民見到這對鴛鴦十分欣喜,愛護有加。鴛鴦見此地山清水秀、物産豐饒、村民和善,便留在這裡,繁衍後代。村民紛紛將小鴛鴦帶回家飼養,經過無數代的繁衍,便成了如今百濟芝麻鴨的樣子。所以公鴨長成後,頭部會變成青綠色,和鴛鴦有幾分相像。
食傳——百濟芝麻鴨的翹楚“鴨”生
鴨子作為食材,有諸多的食療和保健作用。《本草綱目》記載:鴨,味甘,大寒、無毒。鴨肉有清肺解熱、滋陰補血之功效。清代醫學家王士雄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説:“鴨,甘、涼、滋五臟之陰,清虛癆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
百濟人很早就認識到芝麻鴨的食補價值。百濟有傳統的“撈鴨”做法,芝麻鴨白切,以腌制的酸梅、檸檬調味,佐以香菜、紫蘇、香蔥、油炸花生米等作料,與鴨肉拌勻,鴨肉的鮮香配合著酸梅檸檬的清新酸爽,滋潤味蕾,回味無窮。
百濟鎮仁裏坡有兩位90多歲的陸姓阿婆,身體硬朗,耳聰目明,思維清晰,還能夠餵養芝麻鴨。兩位阿婆都愛吃芝麻鴨。芝麻鴨脂肪含量低,清熱滋陰,也許這就是兩位阿婆長壽的食補秘訣。
續傳——百濟芝麻鴨成為致富之寶
百濟鎮各村多有農戶養殖禽畜自食的習慣,幾乎每家每戶都養芝麻鴨。如今百濟芝麻鴨不僅是百濟的原生態美味,還馳名廣西、家喻戶曉。養殖百濟芝麻鴨更是將百濟人民帶上了致富之路。據不完全統計,百濟芝麻鴨的養殖覆蓋百濟鎮14個行政村(社區),全鎮存欄200羽以上的農戶有250多戶,存欄500羽以上有120多戶;2017年全鎮共計出欄150多萬羽;百濟鎮有芝麻鴨養殖合作社3個,社員160多戶,其中規模最大的百濟芝麻鴨專業養殖合作社——南寧市朗多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落戶百濟鎮八聯村,合作社成員60多戶。百濟鎮人少地廣,山地、魚塘、溪流、農田交匯於此,百濟芝麻鴨隨處可見。
在百濟鎮紅星街上,一位專事收購芝麻鴨的商販告訴筆者:“散養的芝麻鴨在廣州、深圳等大城市的市面上很少有,價格可以賣到80元/公斤,供不應求。”百濟芝麻鴨名聲在外,每逢圩日,百濟街、紅星街都有客商前來收購。目前以南寧為基點,銷售輻射到欽州、北海,以及廣東、海南、雲南等地。
為把百濟芝麻鴨産業做成百濟的一張名片,百濟鎮政府因勢利導,積極引導農民發展芝麻鴨養殖,並通過建立示範基地輻射帶動更多農戶加入養殖,擴大市場份額,進一步做強做大百濟芝麻鴨品牌。
(覃捷 張愛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