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數萬遊客相約賓陽“圩逢節”

2019-05-13 13:30:08 | 來源:南寧晚報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葛寧遠

數萬遊客相約賓陽“圩逢節”

身穿傳統漢服的村民朗誦 “讚牛歌” 本報記者 韋東 攝

  本報訊(記者 韋東)昨日,南寧賓陽縣露圩鎮銅牛廣場人山人海,一年一度的“圩逢節”在此舉行,整個露圩鎮沉浸在一片歡樂的祭祀、祈福的活動中。活動中,獨具特色的藍衣壯民俗文化歌曲、舞麒麟、舞彩鳳等輪番上演。充滿魅力的民俗文化吸引了區內外數萬名遊客前來參與,遊客在欣賞各種節目的同時,還能品嘗到當地特色美食。此次盛會,來自意大利、保加利亞等國家的著名水彩畫家和國內的水彩畫名家,他們攜帶了自己的作品前來參展,讓遊客感受到古老藍衣壯非遺文化與現代水彩藝術的激情碰撞。

  當日上午10時48分,“圩逢節”重頭戲——神牛祭祀儀式正式開始。參與祭祀的表演者身穿傳統的藍衣壯服飾,圍著廣場上巨大的銅牛雕塑表演舞彩鳳、舞仙馬等非物質文化遺産活動,歌頌牛給村民帶來豐衣足食的生活。在儀式上,露圩鎮小學的學生身穿著漢服,朗誦“讚牛歌”,讓整個儀式顯得莊嚴、肅穆。

  露圩鎮政府文教助理韋冰介紹,祭牛的目的是感恩牛給人們帶來了五穀豐登、風調雨順以及幸福的生活。據悉,露圩壯族“圩逢節”創辦于明朝崇禎年間(約1630年)。380多年來,在農曆四月初八“圩逢節”當天,藍衣壯人為報答牛的辛勤付出,就將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定為牛的生日。這天,農民要為牛披紅挂彩,用楓葉水給牛擦身,把最好的糧食給牛吃,還要唱山歌、舞龍舞獅、舞仙馬、舞彩鳳、打錢尺等,用豐富多彩的活動來為牛過一個隆重的生日,弘揚牛的勤勞、忠實、厚道以及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的高貴精神。

  據了解,值此“圩逢節”之際,賓陽縣第二屆藍衣壯水彩小鎮(國際)水彩畫名家邀請展也在露圩鎮拉開帷幕。來自意大利、保加利亞、摩爾多瓦等國家和國內40多名著名水彩畫家,他們攜帶自己的作品前來參展。外來的文化元素和藍衣壯民俗文化元素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現代水彩畫在露圩遇上了藍衣壯民俗文化,兩者在碰撞中産生了電光火石般絢爛的光芒,讓遊客在欣賞水彩藝術的同時不經意中感受到了藍衣壯民俗文化五彩斑斕、炫目璀璨的無窮魅力。

  當天的活動,吸引了來自南寧、橫縣、貴港市等地的數萬名遊客前來參與這場盛會。南寧市民林先生告訴記者,他們一家人一大早就從南寧驅車趕來參加此次“圩逢節”,充滿魅力的藍衣壯民俗文化讓他大開眼界,特別是灰水糍(黃糍)、賓陽酸粉、黑色糯米飯和狗腳等特色美食,更是讓全家人大快朵頤。林先生表示,以後將會繼續參加露圩鎮的“圩逢節”,感受古老藍衣壯非遺文化與現代水彩藝術的激情碰撞帶來的無窮魅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