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讓“甜蜜事業”更甜蜜

2019-05-30 16:03:34 | 來源:新華網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新華社南寧5月30日電題:讓“甜蜜事業”更甜蜜——高品質發展推動中國“糖罐子”“二次創業”

  新華社記者劉偉、何偉、覃星星

  剛剛結束的2018/2019年糖業榨季,又是一個“豐收季”。近年來,被譽為中國“糖罐子”的廣西積極推動糖業高品質發展,加快實施糖業“二次創業”,努力讓約2000萬蔗農和10余萬産業工人收穫更多“甜蜜”。

  雙高”基地建設破解種植成本高“瓶頸”

  在廣西崇左市江州區新和鎮蘭山村沿山屯,甘蔗種植大戶陸超學種植了80畝良種甘蔗,平均畝産達到6噸。經過多年推廣應用,2018年廣西糖料蔗良種覆蓋率達90%,其中自育優良品種桂柳05136、桂糖29號、桂糖42號等種植比率達到一半。

  廣西糖料蔗産量連續多年佔全國總産量的6成以上,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糖罐子”。前些年,受甘蔗生産成本抬升等因素影響,廣西糖業發展面臨挑戰,甘蔗收購價、種植面積、種蔗收入、糖企利潤出現下滑,“甜蜜事業”夾雜著苦澀。為振興糖業,國家和廣西出臺一系列政策,自治區政府今年2月印發《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糖業高品質發展的意見》,積極推進糖業供給側改革,提高糖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廣西2014年啟動“雙高”(高産、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設試點,2014年至2019年各級財政籌資170多億元,按照經營規模化、生産機械化、水利現代化、種植良種化標準建設。

  目前,全自治區500萬畝“雙高”基地累計完成土地整治462萬畝,綜合機械化率達61.1%,種植良種率達100%。據統計,通過“雙高”基地建設,每畝甘蔗可降低生産成本120元左右。

  自治區糖業發展辦公室副主任何基敏説,廣西糖料蔗入榨量從2016/2017年榨季的4303萬噸增加到本榨季的5466萬噸,種植面積只增加40萬畝,而入榨量增加1100多萬噸,主要得益於“雙高”基地建成後單産明顯增加。

  全産業鏈發展提升制糖企業效益

  記者在位於扶綏縣東門鎮的廣西東門南華糖業有限公司生産車間看到,隨著全自動裝包以及機器人碼垛設備有序運轉,一包包精製白砂糖迅速包裝,隨後被機器人精準抓取並被擺放得整整齊齊。

  公司總經理潘文生介紹,過去糖廠白砂糖從裝包到縫包再到疊包,都是由人工來完成,效率低、成本高。為解決這個問題,公司投資400萬元,于2015年2月在制煉三線車間安裝一套全自動裝包以及機器人碼垛系統開展試點,每小時能包裝600包白砂糖;第二套設備于2015年9月安裝,在2015/2016榨季開榨後調試使用。目前兩套設備能滿足整個制煉三線車間白砂糖包裝要求。

  “通過機械化自動化升級改造,生産成本降低了,生産效益提高了。”潘文生説。

  廣西南華糖業集團董事長馮小華説,企業依靠科技創新,注重技術改造和環保投入,實現糖業生産轉型升級。2016至2018年集團生産技改項目投入2.63億元。在環保治理項目方面立項投資2.49億元,用於鍋爐煙氣除塵改造項目及煙氣在線監測完善等環保項目。

  記者在廣西崇左東亞糖業有限公司廠區看到,運載著二三十噸甘蔗的卡車開到甘蔗投放處後,司機就可下車,由8台自動卸蔗系統快速完成卸貨。轉眼間,卡車裏的幾十噸甘蔗就被傾倒入蔗槽裏,以較快的速度進廠壓榨。“由於自動化系統的運用,整體裝卸效率提高一半以上。”該公司工程部經理鐘廣榮説。

  廣西共投入20億元重點推進技術改造、創新等工作,完成47條生産線的壓榨槽改造,採用自動包裝碼垛設備40套。一根甘蔗“渾身是寶”,通過發展糖業循環經濟 ,基本能做到“吃幹榨盡”。

  中糧屯河崇左糖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海軍表示,該公司正積極開發奶粉類專用糖等新産品,進一步細分食糖領域市場,努力推出更多滿足市場需求的高品質糖。

  制糖企業戰略重組實現“強龍頭”

  為提升糖業競爭力,廣西加快推進制糖企業戰略重組,重組後全自治區年制糖能力超百萬噸的企業有6家,國有及民營糖企齊頭並進。

  廣西農村投資集團收購全自治區最大的國有糖業上市公司南寧糖業23%的國有股權,成為最大的控股股東,化解了南寧糖業的經營危機。

  民營糖企煥發新的生機活力。廣西湘桂糖業集團與廣西永鑫華糖集團于2018年3月完成戰略重組,通過優勢互補、資源整合,新湘桂集團成為廣西第二家制糖能力達百萬噸的民營制糖企業集團。“目前我們正加快蔗糖循環經濟産業發展,擴大酵母、酵母抽提物産能,進一步延伸糖業産業鏈,打造全國糖業循環經濟産業示範園區。”廣西湘桂糖業集團董事、湘桂華糖董事長謝華誠説,未來五年,新湘桂集團預計實現年産值超100億元。

  自治區糖業發展辦公室産業協調與規劃處處長雷承寶説,通過推進糖企戰略重組和“去産能”工作,目前廣西制糖企業集團已由14家減少到10家,糖廠由104間減少到92間,行業信心進一步提振。初步測算,本榨季各糖廠原料蔗滿足率68.6%,比上榨季提高7個百分點。(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