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提質增效 減證便民 ——貴港推進不動産登記取得新突破紀實

2019-09-11 09:30:26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廣西日報記者 唐正芳 通訊員 陳汝華 張 思

  百日攻堅,貴港市推動不動産登記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取得新突破,成效顯現。目前,該市新建商品房轉移登記、已有《不動産權證書》商品房買賣的轉移登記、實體經濟企業不動産登記、抵押權首次登記“四種類型”已實現0.8個工作日內辦結、辦理環節減少至1個、申請材料簡化至平均1項的目標。與自治區的目標相比,辦理時限提速20%、辦理環節壓縮67%、申請材料減少50%以上。根據自治區前三次抽查、考評,綜合總成績分值均位居全區前列。

  貴港市發改委、市營商辦主任廖向傑介紹,根據自治區部署,該市按照“信息集成、流程集成、人員集成”要求,堅持“減證便民”原則,提質增效優化服務,推進數據整合,啟用智慧審批,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積極打造“一窗受理”“同城通辦”“綠色通道”“上門服務”等特色品牌,創建“全國百佳不動産登記便民利民示範窗口”,推動不動産登記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取得新突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取得新進展。

  A 設立新標準

  不動産登記0.8個工作日辦結

  6月13日17時30分,平南縣瑞隆商務公司與貴港市農信社覃塘信用社共同申請抵押首次登記,由覃塘信用社在本社抵押端口,通過廣西不動産登記“最多跑一次”服務平臺提出申請和提交申請材料。該市不動産登記辦證中心接到申請後,經受理、審核、登簿等環節,于6月14日9時16分完成不動産登記並列印《不動産權抵押登記證明》,同時,電話通知覃塘信用社經辦人員辦理不動産權抵押首次登記結果。

  這是貴港市不動産登記網上“即時辦結”和“不見面審批”的一個普通事例。

  貴港市自然資源局局長張建文介紹,百日攻堅以來,該局全面壓縮辦結時限,推廣應用智慧審批系統,實現“不見面審批”,充分應用“互聯網+不動産登記”的廣西不動産登記“最多跑一次”服務平臺,目前,一般不動産登記承諾辦結時限10個工作日、抵押登記實現5個工作日辦結,百日攻堅“四種類型”不動産登記提速到0.8個工作日內辦結。

  全面優化辦理環節。實行“互聯網+不動産登記”模式,採用“線上”“線下”“線外”3種受理登記形式,實現辦理環節減少至1個;採取“充分授權+內審”“自行承諾+核實”等措施。簡化內部審批流程,充分授權窗口審批,所有登記業務實現“一審制”。

  全面簡化申請材料。梳理申請材料清單,凡是政府部門掌握的數據,均無需服務對象提供,簡化登記申請材料。目前,普通商品房交易登記申請材料僅需《不動産權證書》1項;不動産抵押首次登記申請材料僅需“主債權合同”和“抵押合同”2項;百日攻堅“四種類型”不動産登記的申請材料已簡化至平均1項。

  B 敢啃硬骨頭

  處理歷史遺留問題3100宗

  不動産實施統一登記前,由於房屋、土地分開登記,造成房屋、土地信息不一致。不動産實施統一登記後,歷史遺留問題不斷凸顯,妨礙不動産登記工作高效開展,必須切實解決當前不動産登記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高登記品質和效率,保護企業和市民合法財産權益。

  覃塘區三里鎮圩鎮改造開發區項目因未辦理過土地首次登記發證和未辦理供地手續,且項目開發單位已登出,不符合辦理分割土地首次登記或者重新辦理供地手續的規定,因此暫時無法辦理土地不動産權證。出臺處理不動産登記歷史遺留問題意見後,7月23日,土地使用人陶先生申請國有建設用地首次登記,經市不動産登記辦證中心核查,該宗地已取得用地批復文件,符合城鎮規劃且已繳清土地劃撥價款,符合歷史遺留問題處置條件,不動産登記機構在3個工作日內完成受理、審批、登簿、發證等工作。

  百日攻堅期間,貴港市自然資源局會同住建、司法、稅務、城管等部門,研究制定並報市政府同意,出臺貴港市不動産登記歷史遺留問題處理意見,對17類歷史遺留問題提出處理辦法。

  桂平市金鳳凰商業中心6-19號樓于2005年1月19日取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證,原發證面積為6.1萬平方米。由於計算錯誤,小區建成後實測面積為5.6萬平方米。2016年6月,在不動産統一登記前,開發商已為金鳳凰商業中心200多戶業主分割辦理了土地證到業主名下,面積為1.9萬平方米,原國有土地使用證已收回並登出,但仍有100多戶業主及小區內道路部分未辦有國有土地使用證,影響到未辦理部分業主的不動産登記。根據尊重歷史遺留事實和解決問題原則,桂平市同意按原證書宗地範圍實測面積扣除已辦理面積,剩餘部分補辦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登記,按規定辦理分割手續,給相關業主辦理不動産權證,讓100多名業主吃了“定心丸”。

  目前,貴港市累計處理不動産登記歷史遺留問題3100宗,佔預計任務數的86.96%,完成了自治區提出的70%以上的目標,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

  C 能打攻堅戰

  完成落宗數據整合40多萬條

  宗地是土地登記的基本單元,也是地籍調查的基本單元。落宗,即通過有資質的測繪機構,把土地信息和房産信息整合起來,然後頒發不動産權證。整合不動産登記數據是保障交易安全和實施信息共享,確保不動産登記業務順利開展的重要基礎。通過落宗數據整合,不動産登記有了數據支撐,不動産才能進行交易或者抵押登記等處理,可見落宗這項工作的重要性。

  貴港市自然資源局不動産登記確權登記科副科長余強介紹,以前,由於技術力量跟不上等原因,不動産歷史存量數據整合落宗工作相對滯後,給不動産登記帶來了諸多不便。不動産抵押人申請不動産首次抵押登記,需要由有測繪資質的測繪單位對不動産權進行補測量,待補測結果出來完成落宗落幢信息後,再到不動産登記窗口提出抵押登記申請,經過受理、審核、登簿、繕證等環節,才能完成抵押登記,耗費時間較長。

  百日攻堅期間,貴港市需完成歷史存量數據整合落宗50萬餘條,其中,土地使用權數據很多需外業補測,補充完成數據信息等整合落宗,因土地使用權登記時間年代比較久遠,證書中記載地址只有大的範圍區域,因很多地址名稱已發生改變、權利人聯繫方式已發生變化等,很難找到相對應權利人及具體坐落位置,給外業補測和權籍調查帶來困難。

  面對如此大的工作量,如何攻堅克難?貴港市不動産登記辦證中心主任黃富田介紹,不動産歷史存量數據整合落宗,是不動産登記信息平臺建設與推進“互聯網+不動産登記”模式的難點和關鍵節點,該市投入56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不動産歷史數據整合工作;由貴港市自然資源局牽頭,多次召集相關單位召開協調會,研究解決數據整合難點問題;積極配合、督促技術單位,對分散存放、信息不全、測繪成果缺失的土地和房屋登記信息進行梳理、整合,加快推進歷史存量數據整合落宗工作,為後期不動産登記信息交換共享、互聯互通提供數據保障。該市還採取“邊整合邊登記”的發證方式,為日常不動産登記提供登記業務所需數據信息,充分保障了不動産登記正常開展。截至8月底,該市已完成歷史數據整合落宗41萬多條,完成率82.38%。

  港北區某建材店經營者譚女士近期急需資金週轉,想用自己的一處房産進行抵押貸款。8月5日,譚女士提出房屋抵押登記申請,市不動産登記辦證中心第一時間安排權籍測量等工作,當天就完成登記發證,只用了1個工作日。譚女士對抵押登記服務效率和品質表示滿意,這正是落宗數據整合工作的開展為其帶來的便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