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穆德爽 通訊員 黃海金):“黑茶年份愈久愈醇香,多次沖泡仍留有餘香。”趙金安一邊熟練地洗茶泡茶一邊説道。今年41歲的趙金安是賀州市平桂區鵝塘鎮明梅村村民,和村裏人一樣,是瑤族稀有支系之一“土瑤”,他最大的愛好就是研究祖輩流傳下來的制茶工藝,幾年前,通過手工制茶實現了脫貧致富。
趙金安在養茶車間接受採訪 攝影 李景裕
因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明梅村一直有種茶、制茶的傳統。村民們將生長在海拔700米-1000米的茶葉從山上採摘下來,經過殺青、揉捻、渥堆、復揉、烘乾等工序,最後用竹簍把茶葉裝好放到火塘上熏幹,這個過程一般需要3天左右。經過長年淳化的土瑤黑茶色澤黑褐油潤,耐沖泡,滋味甘醇濃厚,深受消費者喜愛。
2019年以前,由於茶葉種植沒有形成規模,土瑤同胞收入不穩定,為讓土瑤群眾擺脫靠天吃飯的困局,平桂區立足瑤山資源優勢,確定了“人均一畝茶、戶均兩畝姜、村均萬畝杉”的“短中長”産業發展道路。同時,積極探索“公司+基地+工廠+農戶”為一體的扶貧模式,每個土瑤村落實15萬元成立扶貧車間。
2018年12月,明梅村興建了兩個扶貧車間。今年4月,趙金安拿出家裏的全部積蓄,承包扶貧車間,成立明梅土瑤茶廠,打造“土之瑤”黑茶品牌。
趙金安説:“別看這小小的茶廠,能帶動種茶、管護、採茶、養茶、竹編包裝及長期就業共200余人實現增收致富。”自車間成立以來,明梅村村民趙木觀就在車間做制茶工人,每個月有3000元的工資。一業興帶來多業旺,今年,因為茶葉銷售量增多,參與加工竹編茶簍的10多個貧困戶都有了穩定的收益,手藝又快又好的明梅村村民馮社嬌已經增收2萬餘元,走上了致富路。
如今,“土之瑤”黑茶已經在平桂區小有名氣,訂單接踵而來。“茶廠剛剛成立就有五六十萬元的定單收入,接下來,我將擴大生産規模,帶動更多鄉親走上致富路。”趙金安信心滿滿地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