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激勵幹部擔當作為,梧州打出“組合拳”—— 激勵關愛升溫 幹事勁頭更足

2019-10-22 09:20:05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廣西日報記者 潘 登 通訊員 陳智銳

  “甘科長,我們企業供氣不足,能幫我們想想辦法嗎?”“甘姐,我們企業對成本費用調查工作吃不透,能上門給我們補補課嗎?”……

  “沒問題,我馬上對接。”電話鈴聲此起彼伏,一頭是企業解決問題的急迫心情,另一頭是肯定的答覆。

  在梧州市“工業振興年”活動辦公室,這樣的場景每天都上演。企業反映情況、諮詢問題,總能第一時間得到該辦公室副主任、市工信局經濟運行科科長甘露的積極回應。

  為了激勵幹部對標先進,加強幹部教育管理,關愛和保護幹部擔當作為,梧州市共選派287名幹部到“三年三工程”活動指揮部,並由市委組織部重點跟蹤管理,實行績效考核,對表現優秀、實績突出、群眾評價高的幹部,優先列為評先評優對象、優先晉陞職級、優先提拔使用。

  大膽使用“幹成事”的幹部,關心關愛“在幹事”的幹部,熱情保護“敢幹事”的幹部,有效地激發黨員幹部競相擔當實幹的熱情,涌現了一批擔當作為的好幹部。今年6月,甘露等人獲評梧州市“力爭上游好幹部”。

  A 讓幹成事的幹部出彩

  “群眾的認可度是精準扶貧的試金石。”于新2016年5月任龍圩區副區長後,推行“釘釘”軟體管理、月出勤登記、每週例會、督查通報等制度,全身心投入脫貧攻堅和重點民生工作,一心一意為群眾謀福利。

  他的優秀表現,不僅得到了群眾的認可,也獲得了組織的肯定,今年3月,他被重用為龍圩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並被評為梧州市“力爭上游好幹部”。

  為了在一線培養識別幹部,梧州市印發實施《在中心工作一線跟蹤培養、考察識別幹部的若干措施》,從組織選派、教育培養、日常管理和結果運用等4個方面提出具體措施,加強在中心工作一線跟蹤培養、考察識別幹部。2018年5月以來,該市共提拔重用敢擔當、善作為的幹部139名,調整使用450人次。

  B 給在幹事的幹部鼓勁

  著眼激勵園區幹部,制定推行最高3倍的差異化績效獎勵辦法;著眼激勵一把手、部門科長,探索出臺激勵一把手擔當作為7條措施、強化科長擔當實幹6條措施;著眼激勵非領導職務幹部,出臺加強管理使用的4條措施;著眼激勵廣大幹部,出臺年度考核“一票肯定”、建立黨內關懷幫扶資金等措施……

  為激勵廣大幹部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幹事創業,梧州市結合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正向激勵、容錯糾錯、關愛保障為重點,出臺一系列文件,進一步激勵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守初心、擔使命。其中,幹部年度考核“一票肯定”辦法明確規定,對獲得上級表彰獎勵、參加中心工作有成效有突破等7種情形進行一票肯定,直接確定年度考核為優秀等次,特別優秀的予以提拔重用,讓做得好的幹部有希望有奔頭。2018年,該市共對在“三年三工程”工作中表現優秀的10名幹部一票肯定,直接定為年度考核優秀。

  激勵讓人奮勇前行,關愛如春風化雨。梧州市建立常態化談心談話機制,暢通組織部門與廣大幹部“雙向懇談”渠道;開展黨內關愛行動,設立黨員關愛基金,已支出幫扶金額222.46萬元,幫扶幹部6981人次;完善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補貼制度,逐步提高補貼標準,並向條件艱苦的偏遠鄉鎮和長期在鄉鎮工作人員傾斜。

  “就像一場及時雨,滋潤了基層幹部心田,有了這些給大家加油鼓勁、撐腰壯膽的政策,我們的幹勁更足了。”蒼梧縣沙頭鎮黨委書記張浚銘,對市委今年出臺激勵幹部擔當作為的8個配套文件深有感觸。

  C 為敢幹事的幹部撐腰

  今年3月,梧州市檢察院幹部、派駐岑溪市大業鎮扶貧分隊長陳某被匿名舉報,稱其在扶貧工作期間以工作學習名義到處酗酒和賭博。一時間,陳某的情緒十分低落,感到十分委屈。

  經核查,舉報內容並不屬實,為此,組織專門通報調查結果及處理意見,為受到誣告錯告的當事人澄清正名,消除了不良影響。

  “剛開始確實感到很委屈,工作幹勁也不如以前。組織及時查清事實為我澄清正名,讓我非常感動。”組織的“撐腰鼓勁”,讓被舉報的陳某如釋重負,以更飽滿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

  為了讓幹部輕裝上陣,梧州市在開展幹事創業保駕護航行動中,推行事實澄清機制,今年以來,共為7名幹部公開澄清。

  在澄清正名的同時,梧州市及時出臺容錯糾錯機制,進一步明確容錯糾錯的對象、重點內容、方式方法、實施要求、結果運用和問責承辦機關在運用中需要把握的事項,旗幟鮮明地支持和保護幹部幹事創業,全面激勵幹部在制度和規矩的範圍內放心放手去幹去闖。今年以來,該市共對4個單位和20名相關責任人實行了容錯糾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