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廣西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展綜述

2019-10-28 09:19:33 | 來源:廣西新聞網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趙 娟

  70年風雨兼程,70年歲月如歌。新中國成立70週年廣西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展自從9月29日在廣西規劃館開展以來,引起強烈反響。成就展以習近平總書記“建設壯美廣西 共圓復興夢想”的題詞為主題,通過一張張圖片、一件件實物、一個個模型、一段段視頻、一幅幅圖表、一個個景觀,多角度、全景式展現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取得的最新成果。截至10月25日,共有3.9萬人次參觀了展覽。

  巨變:70年發展歷程振奮人心

  成就展由序廳、序言、關懷篇、概況篇、歷程篇、成就篇、展望篇、結束語8個部分組成。序廳氣勢恢弘,展現廣西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為“建設壯美廣西 共圓復興夢想”而不懈奮鬥的豪邁情懷。

  進入主展廳,一幅流光溢彩的民族人物“笑臉墻”熱情迎接觀展嘉賓,引領觀眾走進廣西7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1980年,廣西宜山縣三岔公社合寨大隊(現宜州市屏南鄉合寨村)農民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産生了中國第一個村民委員會,揭開了中國農民“直接行使民主權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創造自己幸福生活”的歷史序幕。村民自治與包産到戶、鄉鎮企業一起,被譽為中國農民的三個偉大歷史創造。自此,廣西農業走上康莊發展道路。當前,廣西正在實施特色農業強優工程,推動鄉村産業振興,農業特色優勢産業發展排名全國前列,煥發出熠熠光彩。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學生蔡暢和同學們饒有興致地觀賞著琳琅滿目的農産品,他説:“從自給自足到大規模生産加工,從落後的效能經濟到現在的工業化科技化,廣西特色農業發展讓我印象深刻。”

  在工業展區,觀眾們通過一張張圖片、一件件實物,深刻感受到科技創新引領廣西工業高品質發展。廣西深入實施“工業強桂”戰略,近10年間,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産業體系快速崛起。

  路網遍八桂,天塹變通途。70年來,廣西交通建設突飛猛進,從全國交通末梢一躍成為區域交通樞紐,高鐵動車運營里程1771公里,通達區內12個市和周邊所有省份,91%的縣通了高速公路。展廳裏,湖北姑娘蔡明惠和同伴坐在一節動車的模擬車廂裏,對記者説:“我是湖北武漢人,大學畢業後來南寧發展。以前坐綠皮火車回家要20多個小時,如今高鐵開通後只要7個多小時,方便多了。這堅定了我留在南寧發展的信心。”

  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車E200、紅水河梯級電站模型、“南向、北聯、東融、西合”開放發展新格局多媒體沙盤、北部灣經濟區、珠江-西江經濟帶多媒體通道、基礎設施建設VR,花山岩畫互動多媒體、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所展示的眾多領域的喜人成就,昭示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廣西,正以前所未有的底氣和信心,闊步邁進新時代。

  馬來西亞華人嚴生仲觀展後對記者説:“我2005年曾來過廣西,時隔14年再來,感覺廣西發展速度太快了,特別是經濟社會的成就讓我驚嘆。身為一名海外華人,我感到很驕傲!”

  “展覽讓我感到震撼,70年來,廣西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正在進入高速發展期。我們要發奮努力,把廣西建設得更加美好。”農行梧州市分行蒙山縣支行員工盤春榮的話,道出了觀眾們的心聲。

  使命:不忘初心為人民謀幸福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産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廣西70年的發展,是對這段話最好的注腳。

  從貧困落後走向繁榮振興,從偏遠封閉走向開放前沿,從溫飽不足走向全面小康……成就展用立體化、綜合性的展陳形式以及新媒體、多媒體等現代媒介,展示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黨的領導下,5000多萬八桂兒女砥礪奮進,擼起袖子加油幹,建設美麗新家園。

  作為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大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2012年至2018年累計減少貧困人口825萬人,年均減貧117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8%降至3.7%。

  在脫貧攻堅展區,“時代楷模”黃文秀的先進事蹟令觀眾動容。“很多優秀共産黨員倒在了扶貧攻堅的路上。我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為廣西的扶貧事業作貢獻。”廣西選調生、自治區水利廳工作人員歐勝雄説。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黨委副書記嚴沛軍説:“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第二批主題教育中,參觀成就展是一堂生動的教育課。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要理論聯繫實際,上好每一堂課,引領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