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新型小蠶共育模式在廣西誕生

2019-11-11 09:21:18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本報南寧訊 (記者/陳靜)11月5日,自治區蠶業技術推廣站傳來喜訊,小蠶規模化人工飼料共育中試試驗在廣西取得圓滿成功,一種新型小蠶共育模式誕生。

  據介紹,2019年10月,自治區蠶業技術推廣站聯合廣西時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南寧市邕寧區那樓鎮三江村,進行小蠶1-2齡人工飼料共育模式中試試驗,飼養20張“桂蠶5號”,收穫繭量762公斤,比全齡桑葉育的對照蠶種“兩廣二號”産量高1.1公斤/張,小蠶品質穩定整齊。

  廣西蠶桑産業規模大,産值高,在扶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中成效顯著。目前,廣西小蠶商品化共育率已達80%左右,年飼養量約600萬張,産值7-8億元。“養好小蠶一半收”,健康穩定的“商品小蠶”對廣西蠶桑産業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自治區蠶業技術推廣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推廣使用人工飼料養蠶具有三大優勢。一是節省勞動力,每2-3天給一次飼料即可滿足蠶生長需求,比傳統養蠶工效提高3-5倍;二是安全性提高,可有效防病、防農藥中毒,大幅提高養蠶成功率;三是可實現養蠶工廠化、標準化,不受季節、氣候、自然災害等影響。“人工飼料養蠶的推廣應用,將改變千百年來栽桑養蠶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生産模式,助推廣西蠶桑産業轉型升級。”

  自2009年開始,廣西蠶業技術推廣站在國家蠶桑産業技術體系的支持下,開展了適應人工飼料的家蠶品種選育及飼料配方研究,並進行了小規模實驗室試驗,先後獲批自治區科技廳科研項目2項,其中1項成果獲得2014年度廣西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018年11月,廣西蠶業技術推廣總站與山東農業大學制定了廣西小蠶人工飼料共育研發計劃及合作攻關協議。2019年首次育成了1對適應廣西氣候條件的人工飼料蠶品種“桂蠶5號”。前期紮實的研究工作,為廣西開展人工飼料養蠶技術研發與推廣奠定了基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