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南寧橫縣那陽鎮:發展藥材種植破解“空殼”難題

2019-12-03 11:38:02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近日,橫縣那陽鎮政華村與廣西精準農業科技有限公司1000畝沉香中藥材種植合作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這是繼2017年320畝茶葉産業扶貧示範園建設以來,政華村引進的第二個重大扶貧産業項目,也是那陽鎮提升貧困村“造血”能力的又一次成功突破。

  “這個項目不用群眾出錢,資金全部來源於村集體經濟收入和企業投資。”政華村第一書記梁善范説,沉香合作種植項目總投資2590.5萬元。其中,一期基地規模100畝,投入資金70萬元,由政華村從村集體經濟收入中投入10萬元,並負責提供土地和日常管理;企業投入25萬元,負責提供種苗、技術和保價回收,吸收資本投入35萬元。收益按照土地、技術、管理和投資等佔股比例進行分紅,預計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收入再增12.4萬元。

  近年來,那陽鎮深入實施産業扶貧,深挖當地資源優勢,引進龍頭企業參與脫貧攻堅,積極破解貧困村“空殼”難題,“以血造血”壯大村集體經濟,多渠道增加貧困戶收入,走出了一條“項目興村、産業帶富”的脫貧致富新路子。

  政華村2018年以前是自治區級貧困村,山多地少的難題困擾該村多年。為尋找合適的項目,那陽鎮多次組織村“兩委”班子外出考察,最終選擇了市場前景好、列入廣西中醫藥大學科研課題的沉香中藥材種植項目,並迅速與廣西精準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

  項目選準了,但在土地流轉工作中卻並不順利。“三年內必須租完1000畝山地,租金能不能按時給?”“會不會只租100畝就沒了下文?”“日常聘請工人該怎麼安排?”……在土地流轉動員會上,30多位村民代表憂心忡忡。

  在村扶貧工作隊的耐心解釋下,村民們的內心顧慮逐漸消除,不到一個月便完成了項目規劃、土地流轉、合同簽訂等各項前期工作。

  群眾思想通了,企業合作的信心和幹勁也更足了。截至今年6月底,該項目已完成沉香種植2.5萬株,套種五子毛桃1.5萬株,套種金錢草2萬株。遠遠望去,曾經長滿野草和雜樹的荒地,如今露出了肥沃的泥土,嫩綠的藥材苗在盛夏的陽光照耀下格外青翠。

  “我們在基地每天工資100元,不用背井離鄉,可以就近照顧家庭。”政華村榃樸屯貧困戶方麗高興地説。據了解,該項目一期建設聘請政華村農戶進園務工180余人次,發放勞務費1.83萬元。基地管理負責人、政華村黨支書鄧家瑞表示,基地正常運營後,每月還將吸納農戶進園務工80人次以上,全年農戶務工收入將達9.6萬元。下一步,該村將成立沉香種植專業合作社,努力打造橫縣首個沉香中藥材標準化生産基地。

  (黃自標 陳萬檢)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