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寧武鳴區建成35個科技扶貧産業示範園
廣西日報  2020-06-09 09:54:20

  原標題:武鳴區建成35個科技扶貧産業示範園

  “我有水田流轉到基地,平時也在這裡打工,每個月都有幾千元的收入,如今日子越來越好了。”6月8日,南寧市武鳴區六冬村伏首屯村民潘桂傑説。據了解,潘桂傑所打工的淺水蓮藕種植示範園共帶動該村貧困戶36戶,其中以土地流轉方式帶動貧困戶12戶,園區內務工就業帶動貧困戶24戶。

  近年來,六冬村立足現有資源,結合自身地處國家大二型水庫仙湖水庫腳下水資源豐富的優勢,發展“藕魚共生”生態循環模式的淺水蓮藕種植項目,打造特色産業扶貧示範園,帶動村民增收。

  若説六冬村是“靠水吃水”,馬頭鎮的四明村則是“靠山發展”。四明村在淥昌、淥記兩屯建設全生態農業科技示範園,核心基地共180畝。憑藉當地山巒疊翠、古木參天、空氣清新的自然條件,從事生態農牧、水果、大米、蔬菜等優質無公害綠色産品的生産和開發,實行“規範化開發、生態化種養、規範化管理、誠信化經營、合作化發展、品牌化打造”的經營模式,産品包括大明山菜牛、香鴨、山泉魚、三烏雞、紅薯酒、玉米酒、富硒香梗、紅米、黑米等。據統計,該生態農業示範園目前已帶動26戶貧困戶通過土地流轉模式參與經營,2019年已實現村級集體經濟增收3.8萬元。預計今後每年將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3萬元以上。

  産業強“根基”,點亮“新希望”。近年來,武鳴區緊緊牽住脫貧的“牛鼻子”,按照“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的工作思路,聯合科研單位共同建立特色基地,大力發展科技扶貧産業示範園;依託“公司+示範園(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扶貧模式,由40個貧困村建設示範園,引入全産業鏈企業,進一步推動貧困村一二産業長期穩定發展。截至目前,該城區已建成35個科技扶貧産業示範園,貧困村産業示範園覆蓋率達100%,貧困戶特色産業覆蓋率達94.9%。(廣西日報南寧訊 潘光妹 方海仕)

編輯: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