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池市羅城縣:綠了荒山富了農民的“水晶果”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20-06-19 17:12:43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駱秋妤 實習生 鄭妮):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裏樂村是石漠化嚴重大石山區,隨處可見的廢石荒山如今長滿了鬱鬱蔥蔥的毛葡萄。6月中旬,葡萄架上挂滿了一串串晶瑩剔透、如“珍珠”般的毛葡萄預示著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A】河池市羅城縣:綠了荒山富了農民的“水晶果”

  已經挂果的毛葡萄預計8月份就能豐收 攝影 鄭妮

  據悉,羅城縣是野生毛葡萄的起源中心之一,有著“中國野生葡萄之鄉”的稱號。目前,該縣共種植毛葡萄8萬畝,2019年全縣毛葡萄産量達到了1.54萬噸。從2012年至今,該縣已有1200多戶貧困戶通過發展毛葡萄種植産業實現了脫貧致富。毛葡萄種植産業已經在該縣開枝散葉,四把鎮裏樂村就是其中之一。

  裏樂村因石漠化嚴重,山多地少,被認定為深度貧困村,在政府的推動下,當地群眾因地制宜,在石縫中種上了滿山攀蔓的野生毛葡萄,助力村民們拔掉“窮根”,脫貧致富。“為了大力發展毛葡萄種植産業,全方面提高群眾種植毛葡萄的積極性,政府給種植毛葡萄的農戶免費發放種苗、水泥桿、肥料等,在種植技術上,進行了手把手教學,解決了他們的憂慮。”裏樂村“第一書記”羅玉傑説。

  目前,裏樂村種植毛葡萄的共有43戶,種植面積2049畝,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4戶,種植面積523畝。2019年全村毛葡萄産量達1500多噸,産值達到了450多萬元,其中14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共增收110多萬元,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A】河池市羅城縣:綠了荒山富了農民的“水晶果”

  羅城縣四把鎮裏樂村的毛葡萄種植基地 攝影 廖光福

  “我去年收穫了20萬斤果,收入30萬元左右,種植毛葡萄後,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韋鳳茂是四把鎮裏樂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裏發展毛葡萄種植産業規模最大的一戶,共計170畝。通過種植毛葡萄,售賣鮮果和自釀葡萄汁,一家人在2016年順利脫貧,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A】河池市羅城縣:綠了荒山富了農民的“水晶果”

  韋鳳茂查看毛葡萄長勢 攝影 鄭妮

  “目前,毛葡萄的延伸産品以葡萄酒和葡萄汁為主,在這基礎上,我們還研發了面膜、葡萄籽等産品,提升它的附加值,增加農戶收入。”羅城縣水果生産技術指導站站長姚寧説道。毛葡萄産業不僅給種植戶帶來了“金山銀山”,更留住了“綠水青山”,同時打牢了脫貧攻堅根基,有了産業保障,該縣的脫貧成效也得到了進一步鞏固。

編輯: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