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2019年廣西公安110熱線共接到報警856.7萬個
2020-01-09 10:47:04來源:人民網編輯:駱秋妤責編:石麗敏

2019年廣西公安110熱線共接到報警856.7萬個

發佈會現場。藍方宜攝

  人民網南寧1月8日電(吳明江、實習生藍方宜)2020年1月10日是全國第34個公安“110宣傳日”,為進一步動員和發動全社會各方面力量來關心和支持110工作,進一步動員和發動全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公安110建設,進一步動員和發動全社會各方面力量來提高公安110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準,1月8日上午,廣西公安廳在4樓會議室召開“110宣傳日”工作新聞發佈會。

  發佈會重點介紹了110報警服務台建設不斷完善、智慧110建設取得新成效、警情數據牽引警務實戰的服務支撐作用大大增強、金牌110團隊品牌建設持續推進的工作成效。據統計,2019年,廣西全區公安指揮中心共接到報警856.7萬個,調度警力189萬人次,現場抓獲各類違法犯罪人員1.48萬人,幫助尋找走失人員4.1萬起,制止噪音擾民29萬起,服務群眾求助31.6萬起,為群眾調解各類糾紛16.2萬起,處置交通警情57.5萬次。公安110快速接警和有效處警,已經成為公安機關服務群眾最直接有效的窗口和途徑。根據自治區統計局最新統計通報,2019年全區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達到97.1%,再創歷史新高。

  2019年以來,廣西公安110報警服務台建設不斷完善。全面推進全區89個110報警臺(其中地市13個,縣級76個)的服務規範和平臺功能建設,健全完善重大突發案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完善省市縣三級公安指揮中心等級評定制度,強化110報警服務工作品質的督查,確保110能夠快速有效處置廣大人民群眾的報警和緊急救助。“互聯網+”和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能運用初見成效,110接處警科技含量不斷提升,報警方式日趨智慧化、多元化。全區已經建立互聯網違法犯罪線索舉報平臺,短信報警已經覆蓋全區,微信報警正穩步推進,南寧、桂林實現110移動APP警務派單,柳州建立了110視頻報警,欽州率先在全國建立首個110微信報警。

  與此同時,廣西堅持在服務能力上下功夫,全力打造金牌110接處警團隊。充分依託指揮先行、情報先導、信息引領的現代警務指揮體系,快速有效調集公安機關各部門各警種資源,為警情處置提供強大的支撐,穩步提升警情處置品質和效率,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安全感。2019年以來,廣西各級公安指揮中心涌現出許多模範團隊、個人和生動典型,其中,河池市公安局金城江分局指揮中心獲得全國青年文明號、自治區三八紅旗集體,成功打造“姚瑤靈”女子金牌接處警團隊;賀州推出“麗警官110”,對群眾遇到的警情進行解剖警示宣傳,利用警情數據為人民群眾提供預警防範服務;桂林市公安局110接警員用60分鐘暖心通話,成功勸導、並挽救了一個花季少女,110就是人民群眾身邊的保護神。

  為解決極其有限的警務資源與解決人民群眾需求所需資源之間不平衡的問題,公安部、區公安廳高度關注和重視非警務警情分流工作,要求各地公安機關積極探索分流模式和渠道,2019年,在政府各職能部門的共同支持努力下,廣西已經取得很大的進展,通過政府服務熱線12345、警企合作等途徑實現報警事項分流約20%,同時,部分地市已經開展打擊騷擾警情專項行動,切實為公安機關和民警減負,以更加高昂的的戰鬥力,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

  下一步,廣西將進一步加強大數據+110建設,建立完善智慧化、立體化、多元化的報警方式,拓展互聯網報警、移動報警、微信報警、可視化報警等報警模式,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強有力的安全保證。不斷拓展可防性警情的防範力度。加強警情大數據分析研判,研究群眾普遍報警求助和反應較多警情産生的規律和特點,結合公安機關打防管控工作,針對可防性警情提出防範意見和措施,更好的維護群眾的合法利益。

  進一步加強12345+110聯動,不斷拓展非警務警情的分流渠道。緊密聯動12345政府服務熱線,加強平臺、機制、數據對接,儘量將非警務警情有效分流,切實為基層民警降壓減負,依法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合理有效的解決渠道。

  進一步加強社會共建共治共享+110建設,加大110宣傳力度,加大警企聯動和社會治理志願者聯動,讓更多公益企業、社區群眾一起加入進來,共同推動社會治安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推動完善新時代社會治理體系。

  進一步加強實戰化+110建設,不斷拓展提高警情處置的實戰效能。積極改革創新警務管理模式,以快速、高效處置為目標,提高接警和處警響應速度和實戰效能,建立警務跟蹤處置制度,及時有效處置各類報警和救助,將110打造成為人民信賴、群眾依靠的“保護神”。(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