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2020年南寧將幹這些大事
2020-01-20 11:48:26來源:南寧晚報編輯:駱秋妤責編:趙瀅溪

  ■本報記者趙金玲廖欣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起步之年。昨日,記者從南寧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上了解到,2020年南寧將幹這些大事。如重點推進萬有(南寧)國際旅遊度假區等重大項目建設,力爭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1100家;開工建設平果至南寧、續建柳州經過合山至南寧等高速公路項目;推動軌道交通4號線一期、2號線東延線試運營;等等。  

  加快産業轉型升級  推進重點項目發展城市夜間經濟

  ●做強現代工業  

  開展“製造業發展攻堅突破年”活動,著力推進68個投資總額超千億元的重點工業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合眾、天際新能源汽車等一批標誌性項目開工建設,推動光學模組、龍旗、浪潮、寶德等項目儘快投産。

  深入實施“瞪羚企業”培育計劃,持續推進“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做大做強三大國家級開發區,推動縣(區)域工業園區特色化發展。  

  ●做強現代服務業  

  突出“強金融”,重點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南寧核心區,健全金融市場體系,持續引進浙商銀行分支機構等一批金融機構,加快形成全國知名的金融集聚區。  

  重點推進萬有(南寧)國際旅遊度假區等重大項目建設,推動環首府生態旅遊圈、邕江休閒旅遊帶、環大明山健康旅遊帶建設,積極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加快發展會展業,把會展業打造成南寧市現代服務業的新亮點。

  加快建設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京東電商産業園、南寧國際鐵路港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南寧臨空經濟示範區。

  拓展實物和服務消費,發展壯大城市夜間經濟、首店經濟、名店經濟,加快培育養老服務業、家政服務業。釋放農村消費潛能,實施“互聯網+”農産品進城和工業品入村工程。   

  ●打造南寧特色農業品牌  

  大力發展優勢農産品精深加工,形成一批百億特色農業産業集群。深入實施農業品牌振興計劃,重點打造一批具有顯著南寧特色的區域公共品牌和國內知名品牌。  

  ●培育發展新經濟  

  加快培育“蛙跳”産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智慧經濟、平臺經濟、綠色經濟、創意經濟、流量經濟、共享經濟、樞紐經濟,加快構建具有首府特色的新經濟産業體系。

  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開工建設平果到南寧等高速公路   

  ●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適時推出一批切口小、見效快的微改革微創新,切實解決群眾關切焦點問題。對已出臺改革方案落實情況開展“回頭看”,加強改革督察問效和第三方評估。   

  ●力爭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1100家   

  大力推進南寧·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和南寧·中關村科技園建設,新引進和建設一批高水準産業技術創新平臺。加大對企業研發經費投入獎補力度,完善科技企業孵化體系建設,探索在發達地區設立“飛地孵化器”,力爭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1100家。

  ●高標準建設廣西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  

  加快打造東博會升級版,推動服務區域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延伸,統籌推進中國(廣西)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南寧核心區、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等重大開放平臺建設。  

  加快建設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加快推進貴陽至南寧、南寧至崇左、南寧至玉林等鐵路項目建設,開工建設平果至南寧、續建柳州經過合山至南寧等高速公路項目,續建南寧國際空港綜合交通樞紐,推進南寧機場改擴建。

  發展國際貿易新業態,培育外向型經濟新動能。促進區域合作,推進CEPA示範城市建設,加快建設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産業轉移和科技成果産業轉化示範區等。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大力發展多元普惠幼兒園   

  ●紮實做好穩就業工作  

  統籌做好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退役軍人、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等重點人群就業工作,加大創業就業扶持。  

  ●大力發展教育、醫療衛生、社保等社會事業  

  大力發展多元普惠幼兒園,優化校內課後服務,落實好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加快建設南寧教育園區。建立完善“三醫聯動”機制,加大緊密型醫聯體和縣域醫共體建設力度。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有針對性幫扶殘疾人等困難人群。做好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同時,要抓好保供穩價工作,尤其是保障豬肉等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

  ●持續加強社會治理   

  深化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持續嚴厲打擊通信詐騙、傳銷、販毒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全面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等。    完善功能提升品質  推進南寧二環等道路建設  

  ●推動地鐵4號線一期、2號線東延線試運營  

  加快編制南寧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大力推進武鳴城區、吳圩空港新城、六景産業新城以及那馬、伊嶺等特色近郊城鎮組團建設,加快構建多中心、多組團的大都市區空間結構。  

  加快推進南寧二環、玉成路等市政道路建設,加快建設“五橫七縱”快速路網。推動軌道交通4號線一期、2號線東延線試運營,加快建設5號線一期,構建軌道交通、快速公交、常規公交、慢行交通等無縫銜接的多層次公共交通系統。

  推動城市電網智慧化升級,推進核心城區纜線管廊一期建設,加快實現核心區域5G網絡連續覆蓋。  

  ●持續改造提升“三街兩巷”等歷史文化街區   

  持續改造提升“三街兩巷”、中山路片區、蒲廟老街等歷史文化街區,充分挖掘邕江兩岸紅色歷史文化資源,大力推進壯鄉歌圩文化(南寧)生態保護區和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中心建設。打造民歌湖周周演等一批群眾性文化品牌。積極承辦國際大型體育賽事和文化交流活動。深化開展“五個禮讓”活動,力爭實現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  

  ●持續提升城市管理水準   

  紮實開展“城市治理提升年”活動,鞏固深化“美麗南寧·整潔暢通有序大行動”成果。  

  補齊短板弱項  奪取三大攻堅戰新勝利  

  ●一鼓作氣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持續推進“四大戰役”,打好“五場硬仗”,堅決高品質完成剩下的貧困人口、3個貧困村脫貧摘帽任務。提前謀劃研究推進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  

  ●推進全國垃圾分類試點城市建設  

  加強區域聯防聯控聯治,開展機動車污染、工業企業大氣污染、秸稈(垃圾)焚燒等治理,持續提升“南寧藍”品質。深化推進邕江綜合整治和開發利用,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深入實施流域綜合治理。紮實推進全國垃圾分類試點城市建設,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持續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和自治區生態環保督察等反饋問題的整改落實。  

  ●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持續完善政府債務風險監測預警與防範化解處置機制,深化拓展公共資産負債管理智慧雲平臺應用。加大對非法集資的防範打擊力度,積極做好互聯網金融風險整治等工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