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甜味裏的“致富夢”
2020-01-30 15:08:19來源:新華網編輯:駱秋妤責編:葛寧遠

  新華社南寧1月29日電(記者覃星星、陳一帆)眼下正是砂糖橘大量上市的時候,“致富帶頭人”盤志軍和妻子一大早騎著摩托車,沿鄉間小路來到自家果園收果。天氣寒冷,卻絲毫不減夫妻二人的幹勁兒。

  在廣西東北部的富川瑤族自治縣,柑橘類水果種植成為當地村民脫貧致富的重要産業。在新華鄉路溪村,只見大石山窩間種植著密密麻麻的果樹,到處是村民們忙著採摘的身影。“這是沃柑,這是蜜橘,這是皇帝柑……”盤志軍一路上跟記者説著。

  路溪村駐村幫扶幹部莫貴濤介紹,目前全村種植柑橘類水果約4000畝。這裡山多地少,流傳著“八山一水一田”的説法。過去,村民們只能在有限的耕地上種植玉米、花生等作物。

  “只要有一捧泥的地方就種有玉米。”盤志軍説,為了尋找出路,不少人選擇外出務工,自己也去廣東打工。

  2011年,打工多年的盤志軍帶著懷有身孕的妻子回到家鄉,決心“在山地裏想辦法”。依靠富川縣發展柑橘類水果種植業的機遇,盤志軍花了多年積蓄,種上了蜜橘、皇帝柑和砂糖橘,並利用在外打工的人脈資源,帶動採購商來村裏收購。

  有了穩定的銷售渠道,村民們紛紛種起各種柑橘類水果,以前的石旮旯裏結出了“黃金果”,有了實實在在的收入。今年61歲的鐘榮求就是最早受益的人之一。

  “從前我們一家7口人住在不到50平方米的老瓦房裏,日子過得很艱難。”鐘榮求回憶,2012年,他向採購商賒賬購入果苗和化肥,種植19畝蜜橘。2017年,他依靠這19畝蜜橘還清了賬,也脫了貧。如今他已搬出老瓦房,住進了200平方米的兩層“小洋房”。

  “致富帶頭人”盤志軍被村民們推舉為村委會主任。為了帶動更多人脫貧,他鼓勵村裏種植戶雇請五六十歲的村民管理果園,負責殺蟲、除草、施肥、採果等工作,每人一天能獲得80元至120元不等的收入。2016年村裏還成立了廣發瑤鄉果業股份有限公司,建起3000平方米的廠房,優先安排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

  “旺季時,每天至少有4輛車約80噸水果發往全國各地。”盤志軍説。

  “村民們的信心越來越足,還集資30多萬元打了水井,解決天旱時的灌溉問題。”莫貴濤説。

  家家有産業,戶戶換新顏。如今的路溪村擺脫了困境,外出務工的村民紛紛回鄉發展,村裏“小洋樓”多了起來,硬化公路上小轎車來來往往……

  據介紹,2019年富川縣柑橘類水果産量61萬多噸,同比增長約11%,産值超15億元。(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