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淩雲:基礎設施“硬”起來 脫貧志氣“揚”起來
2020-02-27 14:04:1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駱秋妤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陳惠 通訊員 牙宏威):“我們村通過幾年的發展,路好了,水通了,大夥脫貧幹勁足。”近日,百色市淩雲縣泗城鎮後龍村脫貧戶羅啟芳提起村裏的變化感慨萬千。

  後龍村的變化,只是淩雲縣補齊發展短板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淩雲縣堅持把補齊發展短板作為改善貧困地區群眾生産生活條件的重要途徑,脫貧攻堅基礎不斷夯實,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玉洪鄉岩佃村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村民在山上種植大量的農作物和經濟林,但地勢陡峭,山地分散,導致村民從事勞作生産極其不便。“兩年來,岩佃村建成7條産業路,村民農事生産的積極性很高,脫貧底氣更足。”岩佃村“第一書記”姚懿嫻介紹。

  作為農村經濟的“生命線”,交通是農村居民生産生活的保障。立足於此,淩雲縣集中開展建制村道路硬化、屯級路硬化、産業路建設等工作,有效解決了群眾脫貧致富的後顧之憂,為實施精準扶貧奠定了良好基礎。目前,淩雲縣已累計建成農村公路1097.65公里,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1140個20戶以上自然屯均通達硬化路。

  同時,淩雲縣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硬性指標,以項目整合資金,將幫扶力量向特困片區傾斜,紮實開展整村整鄉整片區推進,集中開展有安全飲水、有安全住房、通動力電、通寬頻網絡等工作。近年來,淩雲縣在貧困村投資4.4億元,共實施幫扶項目近600個。特困片區合力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群眾生産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