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柳江:春臨大地催人勤 復工復産忙
2020-03-03 10:10:23來源:人民網編輯:駱秋妤責編:胡曉萌

  2月24日12時42分,搭載著300多人的“柳江區赴粵務工人員專列”從柳州火車站緩緩駛出,前往廣州南站。柳江區外出務工人員乘坐著這趟免費專列返崗復工,開始新一年的拼搏。“到崗後,我要好好學本領,爭取以後把技術和資源帶回家鄉,為家鄉的發展做貢獻。”柳江區三都鎮裏貢村村民覃曼枝信心滿滿。

  疫情防控是頭等大事,經濟發展是第一要務,必須雙管齊下、多措並舉。當前,柳江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産,確保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

  一年之計在於春。行走在柳江區各個鄉鎮,處處能聽到疫情防控的廣播宣傳,處處可看到一派春來催人勤、熱火朝天干春耕的景象。

  整田保水、清理浮萍和雜草、施放農家肥、移栽蓮藕……連日來,在柳江區百朋鎮懷洪村和裏團村的藕田裏,藕農們已經在田間忙碌開來。

廣西柳江:春臨大地催人勤 復工復産忙

  種藕現場。謝燦敏攝

  “種藕還是比較講究季節性的,每年這個時候就要開始陸續種了,差不多到五、六月份就可以收。”趁著晴好天氣,懷洪村免達屯蓮藕種植戶覃大哥來到自家的藕田裏清理雜草、移栽藕種。去年,覃大哥種植的鄂蓮7號和9號喜獲豐收,蓮藕品質好收益高,今年他繼續種植6畝,希望能夠豐産豐收。

  百朋鎮是柳江區雙季蓮藕的主産區,2020年,百朋全鎮計劃種植雙季蓮藕3.2萬畝,與去年持平,預計最遲4月初可完成全鎮的蓮藕種植。

  截至目前,柳江區已完成犁耙田0.5萬畝,春種旱糧作物、玉米、豆類、蔬菜、糖蔗等農作物10.4萬畝。已備雜交稻7.5萬公斤、優質稻8.5萬公斤、雜交玉米5.1萬公斤,春耕備耕工作有序平穩推進。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農産品外銷外運困難,部分農産品出現滯銷情況。如何幫助農戶把農産品銷售出去,減少農戶的損失,是當務之急。

  2月22日,柳江區戰疫情愛心農産品認購活動啟動儀式在“老鄉家園”舉行。柳江區7個單位的工會會員以及社會愛心人士現場認購白菜花、香蔥和砂糖橘等5萬餘斤。

  2月23日,百朋鎮商會代表來到琴屯村貧困戶韋善炳的果園,收購新鮮砂糖橘共4000斤,運送到柳州市勝利市場進行銷售。

  2月24日,在柳州市鼎聖益多維種養專業合作社的果園裏,進德鎮40多名幹部職工採摘認購砂糖橘,協助果農解決銷售難題。

  ……

  柳江區領導靠前指揮,分赴各鎮深入調研,因地制宜指導農戶將農産品銷售出去。同時加大財政補貼力度,降低運輸成本,確保收購底價,促進農産品及時採摘銷售,幫助農民,尤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渡過難關。

  隨著企業陸續開復工,柳江區各職能部門主動作為,多措並舉,援企穩崗促就業,促進復工復産復商。

  柳江區人社局通過政策補貼、用工對接等多項措施,幫助企業積極應對疫情渡難關。啟動企業穩崗返還和緩繳社會保險費工作,將“人找政策”“企業找補貼”轉化為“政策找人”“補貼找企業”,通過信息系統比對核查等線上方式,主動對接符合條件企業。同時,簡化申報流程,企業登陸系統即可操作完成申報;加快審批流程,最快1個工作日可以完成補貼申報和發放工作。

  線上“春風行動”,暢通就業渠道。推廣使用農民工遠程視頻綜合服務平臺,實現“線上網絡招聘”,平臺終端機採取自助模式,免人工管理,可24小時為各類求職者和用工企業提供服務,求職者和用工企業足不出戶便可實現求職和招聘精準對接。

  柳江區市場監管局立足職能、靠前監管,指導商戶、企業在落實各項防疫措施的基礎上有序復工復産復商,共出動執法人員408人次,對56家企業、204家餐飲服務單位開展了行業復商宣傳及恢復經營後的病毒防疫檢查相關工作。隨著復工復産復商“衝鋒號”的全面吹響,截至2月24日,柳江區有40%—50%的餐飲店恢復經營。(朱曉玲、玉宇、謝燦敏、梁彩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