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淩 聰 通訊員 朱花林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關係到個人的發展、家庭的幸福和社會的穩定。
今年以來,在確保疫情平穩可控的前提下,百色市打出“穩就業”組合拳,不斷增強企業穩崗擴崗能力,幫助求職者和招聘企業“無縫對接”,為重點群體送上就業“禮包”,多措並舉保持就業形勢穩定。該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就業服務,堅持減負、穩崗、擴就業並舉,通過出臺政策扶持中小微企業、組織貧困勞動力返崗務工、鼓勵群眾就地就近就業、開發公益性崗位、加強勞動技能培訓等措施,有序推進各類企業復工復産、達産達效,促進農民工、困難就業人員等群體就業,切實惠及民生。
截至3月9日,全市累計返崗就業52.45萬人。
A 定制服務送崗上門
2月22日,在百色市人社、交通、工會等多部門的統一組織和安排下,來自該市各縣(市、區)赴粵返崗的912名農民工(含貧困勞動力675人)免費搭乘開往廣東省廣州市的列車,從百色火車站出發,開啟了新一年的返崗之路。2月19日以來,該市已經定制5趟愛心專列,陸續組織3986名農民工赴廣州、深圳、東莞等地返崗就業。
百色是全區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是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大市,轉移就業是農民工最直接、最有效的增收脫貧途徑之一。
針對農民工返崗復工需求,該市及時掌握勞動力資源數量和就業意願,收集區內外企業、工程項目的用工信息,搭建線上服務平臺,建立線下服務站,暢通企業與求職者供需對接渠道。同時,成立赴粵返崗復工專列工作領導小組,下設應急處理、物資保障等8個工作組,以定崗、定標準、定時間、定方式的“四定”服務送百色籍農民工赴粵返崗復工。
該市堅持勞務輸出與本地轉移就業相結合,以“政企聯合”的模式制定就業服務方案,發揮“縣、鄉、村”三級就業服務平臺的作用,由“坐等群眾上門”到“主動送崗上門”,通過就業推薦、勞務輸出、創業扶持和就業援助等措施,引導農民工、困難人員“應就業盡就業”。
“經調查,本地280多家企業和廣東240多家企業在全市各地發佈了3萬多個崗位用工信息。”該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將利用現有人才資源平臺,助力企業招工,確保求職者快速到崗,進一步化解招工、就業“兩難”的問題。
B 就業扶貧精準發力
統計數據顯示,百色市去年外出務工農民工人數有93萬人,幫助他們順利就業創業,對打贏脫貧攻堅戰、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以及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等具有積極作用。
“我們通過落實就業扶助政策、強化用工信息對接、加強人力市場監管、完善就業保障體系、做好返鄉創業服務等舉措,促進就業創業和優化人力資源配置。”該市人社局局長韋鷹介紹。
以東西部産業扶貧協作、扶貧車間、特色産業示範園以及各類創業創新基地等用工需求為導向,該市開展職業技能、農村實用技術、轉移就業等“項目制”培訓,提高城鄉勞動力技能水準和就業競爭力。2019年,全市完成職業技能培訓5.9萬人,其中建檔立卡戶2.3萬人。
目前,百色市已經成立了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發展、吸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定點培訓機構、勞務派遣機構和相關優質企業等會員,動員和組織協會成員幫助貧困勞動力、困難群體快速、高品質就業。
為滿足農村群眾“掙錢顧家兩不誤”的需求,該市以引進企業援助創辦、扶持創業能人帶辦、牽線搭橋網上聯辦等方式打造343家扶貧車間,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和貧困群眾實現就近就業。此外,該市加大扶貧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設立疫情協防員、生態護林員、道路養護員、水利維護員、保潔員等崗位,優先安置大齡、殘疾、家庭特別困難的貧困勞動力就業。
C 援企穩崗護航發展
連日來,百色市通過加快政策兌現、支持穩崗就業、減輕稅費負擔、破解融資困境、優化審批服務等措施推動企業復工復産、達産達效。截至2月29日,該市具備生産條件和能力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經全部實現復工。
該市人社局會同工信、商務、國資等部門強化政策宣傳落實,積極組織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補貼,向為防控疫情生産緊缺急需物資的相關企業,提供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標準為每人2000元。截至3月9日,全市有40家企業提交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材料,涉及1892人378.4萬元;已向12家企業發放補貼406人81.2萬元,剩餘企業的申報補貼材料待審核通過後將及時發放到位。
為減輕企業負擔,激發企業活力,該市出臺撥付專項資金、延長社保繳費期、開闢工傷待遇支付快捷通道等援企穩崗舉措,主動協助企業申報農民工就業困難補貼、防疫補貼、創業補貼、企業房租補貼等,進一步穩定就業,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今年以來,該市向企業撥付穩崗返還資金3672.37萬元,涉及單位299家,涉及人數2.66萬人。
“這是一項暖心政策,我們一定把穩崗補貼資金用在實處,全面保障職工權益。”在右江區企業穩崗補貼返還發放儀式上,百色市萬林糖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説。
在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方面,該市實行各縣(市、區)勞動關係運行情況日報告制度,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積極防範化解勞動糾紛,並將企業在疫情期間是否違規解除職工勞動合同、保障職工工資待遇、合理安排職工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等內容納入全市2020年勞動關係和諧單位認定重要參考標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