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濃情連桂鄂 同舟共揚帆 ——説説廣西的湖北故事
2020-03-25 09:39:28來源:廣西日報編輯:駱秋妤責編:胡曉萌

  本報記者

  陽春時節,萬物復蘇。八桂大地,荊楚沃野,同沐一片春光。

  桂鄂情誼淵源深厚,多層次合作往來密切。如今,兩地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並肩作戰,在經濟穩增長的“大考”中攜手同行——手越握越緊,心越貼越近。

  同“汽”連枝 情根深種

  3月8日,東風柳汽乘用車生産基地,廣西援助湖北十堰首批風行高頂負壓救護車完成發運,馳援抗疫第一線。

  “2月底接到任務後,東風柳汽馬上組建專項團隊晝夜奮戰,研發、採購、生産同步開展工作。”東風柳汽相關負責人表示。

  重塑車頂、內飾結構更新、增加負壓設備、自動上車擔架機構順利安裝……僅10天時間,東風柳汽就完成負壓救護車的研發和生産,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挺起廣西製造的力量,為十堰帶去“雪中送炭”的真情。

  東風柳汽,廣西歷史最悠久的汽車企業,廣西第一輛汽車——“柳江”牌汽車正是在這裡誕生。

  十堰,被稱為東風汽車的“延安”,也是東風夢起的地方。因為東風汽車,這座曾經位於大山深處的小鎮,發展成為蜚聲中外的“商用車之都”。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廣西與十堰跨越千里深情“牽手”,在與病毒較量的戰場上,並肩作戰。“戰場”之外,乘著“東風”,兩地情根早已深種。

  柳汽與東風緣分始於上個世紀80年代。當時的柳汽正處於困難時期,産品滯銷,舉步維艱,急需依託一家大型企業走出困境。而此時二汽(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前身)生産的東風牌汽車在國內風頭正勁,希望組建跨區域的汽車聯營公司,謀求更大的發展。正是出於雙贏的發展思路,二汽、柳汽在自治區、柳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走到了一起。

  1981年2月,柳汽進入東風汽車聯營公司,研製適合在南方使用的東風汽車。一年後,柳汽扭虧為盈。

  在集團化、規模化的汽車産業發展浪潮中,1997年,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順勢成立,成為東風集團的子公司。20多年來,依託集團優勢,東風柳汽發展駛入快車道,銷量接連突破30萬輛、年銷售收入超260億元,柳東乘用車、商用車基地應運而生。

  柳汽的高歌猛進也為東風集團開疆拓土辟出新空間。2018年11月,東風公司與自治區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攜手把柳汽建設成東風公司在南方重要的商用車和乘用車基地、自主品牌和新産品研發基地以及東南亞出口基地。2019年,東風柳汽商用車銷量達58270輛,創歷史新高,産品遠銷美洲、非洲、中東、東南亞近40個國家和地區。

  打開廣西與湖北的工業版圖,汽車産業在兩省區舉足輕重。在經濟穩增長的“大考”中,桂鄂兩地繼續在産業協同中相互依存、攜手共進。

  玉林,綠色動力“玉柴機器”,這裡是中國最大的內燃機生産基地。

  3月10日上午,由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生産的1378台發動機從公路鐵路兩線並進,向湖北疾馳而去,助力當地汽車企業復工復産。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好轉,湖北省大部分車企陸續復工復産,産業鏈上下游能否協同成為影響産能發揮的關鍵。”玉柴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保證産品以最快速度運達湖北,玉柴組建了由生産、物流、銷售三方構成的協同小組,有效解決當地汽車企業復産後對零部件的剛性需求。

  據統計,我區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柳汽等重點汽車企業主要車型的零部件,有60-250種來自湖北省;東風汽車與玉柴機器是親密夥伴,已攜手共進30余載,目前有超百萬台搭載玉柴發動機的東風車輛奔馳在全國各地。

  互補互利 共謀發展

  廣西湖北商會會長王華橋,身上有楚商的典型氣質:內斂低調、勤奮實幹。他在廣西多年的創業歷程,是湖北商人深耕廣西的縮影和代表。

  從通信工程起步,王華橋掘得人生第一桶金,之後將目光投向巴馬優質水資源。“當時國內低端水市場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而高端水市場剛剛起步。廣西天然好山好水,巴馬長壽之鄉的金字招牌更是稀有資源,具備進軍高端水市場的潛力和基礎。”

  從2006年在巴馬“神仙泉”建廠取水,到2011年成為全國兩會選定接待用水,如今巴馬麗瑯拿下全國高端水市場20%左右的份額。“廣西鼓勵創業創新的良好營商環境、各部門為民營企業排憂解難的服務意識,是企業快速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之一。”王華橋稱。

  正如王華橋在全國打響廣西水品牌,湖北商人程新華也從南寧起家,以黑馬之姿將城市便捷連鎖酒店品牌推向全國,如今商業版圖已經拓展至國內外200多座城市。

  近年來,廣西區位優勢不斷凸現、開放意識日益提升、發展步伐不斷加快,越來越多湖北籍企業及商界人士選擇到廣西投資創業。截至目前,廣西湖北商會已有會員單位1500多家,年産值和銷售額3800多億元,為當地提供就業崗位20多萬個,楚商正成為廣西經濟建設中的生力軍。

  在防城港市上思縣,長德現代農業種植示範區,佈滿四週山坡的果苗綠意盎然,展示著生態農業立體之美。這個由湖北客商計劃總投資3億元建設的一二三産融合田園綜合體,目前已經累計完成投資5000萬元。

  據統計,2019年湖北省在桂投資新簽約項目98個,到位資金291億元,其中第一産業新簽約項目14個、到位資金5.8億元,第二産業新簽約項目52個、到位資金184.2億元,第三産業新簽約項目32個、到位資金101億元。投資主要涉及房地産開發、電子科技、冶金礦産、酒店物業、醫療保健、食品飲料等多個領域。

  2020年的春天,桂鄂兩地以“商”為媒,抗疫情、謀發展,續寫合作新篇章。

  3月12日,由廣西工商聯繫統民營企業捐贈,滿載11車皮生活物資和醫護用品專列抵達十堰。這是在前期已大量捐款捐物近4億元的基礎上,廣西民企對湖北抗擊疫情的又一次應援。與此同時,八桂楚商也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捐款捐物1850多萬元。

  跨越疫情嚴冬,旅遊涅槃重啟,廣西與湖北的旅遊合作也迎來新機遇。

  有關專家表示,桂鄂兩地文化相融,廣西有壯族歌仙“劉三姐”,湖北有土家歌后“黃四姐”,兩地牽手可以演繹手足相親、互學互鑒、互進共贏的佳話。

  “疫情結束後,廣西將迅速組織開展全區性線上線下文化旅遊行銷活動,開展‘百趟專列遊廣西’等活動,吸引更多湖北遊客及全國遊客到廣西旅遊。”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説。

  攜手抗擊疫情期間,廣西與對口幫扶的湖北十堰市達成合作共識。十堰市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疫情過後將建立“廣西十堰旅遊綠色通道”,舉辦“廣西十堰旅遊一家親”“十堰廣西旅遊資源産品推介會”等文化旅遊宣傳活動,推出一系列優質旅遊産品和線路,組織“十堰-廣西”旅遊專列、包機,促進兩地遊客雙向交流。

  深度對接 借智引才

  2020年新年伊始,自治區政府與武漢理工大學奏響合作之聲——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展共同建設創新平臺、聯合開展科技攻關、推動技術轉移與成果轉化、加強人才交流合作、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等5方面合作。同時,南寧市、柳州市以及一批廣西企業,也與武漢理工大學攜手,推動高層次人才團隊的引進和落地。

  荊楚大地,底蘊深厚,高校眾多,科研院所林立,科技、人才資源富集。近年來,湖北省正加快建成各類人才集散高地、人才培訓和交流中心。

  廣西正處於經濟轉型升級關鍵期,求賢若渴。多年來,廣西與湖北高校合作密切,積極借智引才,不斷提升“第一資源”競爭力。

  2018年11月,自治區政府與武漢大學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全面加強在高端創新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重大關鍵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等方面合作。武漢大學組織院士、專家及研究人員與廣西聯合攻關,推動人才與項目對接,推動人才團隊落地廣西。

  一方面是政府“築巢引鳳”,另一方面,高校之間往來密切、互結情緣。

  桂林理工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湖北高校長期以來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給予桂林理工大學大力支持。2019年5月,武漢大學協助桂林理工大學建立院士工作站、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廣西分中心;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與桂林理工大學同為早期地質類院校,兩校較早結緣,已在地質、土建、材料、環境、馬克思主義理論等學科發展、教學培養、人才隊伍建設領域有良好的合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桂林理工大學師生得知湖北部分高校生活物資缺乏後,多方協調運輸物資,將27.5噸新鮮蔬果發往武漢兄弟高校,成為兩地高校情誼的最好見證。

  雄厚的人文底蘊、豐富的教學資源也讓湖北成為廣西莘莘學子嚮往之地。近年來,湖北高校在廣西逐年擴大招生規模,為八桂大地培養了大批經濟社會建設人才。在本科層次,湖北高校在廣西招生的人數從2016年的3060人擴大為2019年的5181人;專科層次的招生規模,也從2016年的不到1000人,擴大到2019年的3150人。

  (記者駱萬麗 周紅梅 奚振海 吳麗萍 陳靜 通訊員 張毅 劉小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