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聚網“三月三” 在線看俗民
2020-03-26 09:47:04來源:南寧日報編輯:駱秋妤責編:胡曉萌

聚網“三月三” 在線看俗民

  在上林縣霞客桃源景區,工作人員跳竹竿舞迎接遊客。 本報記者葉子榕 攝

聚網“三月三” 在線看俗民   

  開心會鼓敲起來。 本報記者潘浩 攝

聚網“三月三” 在線看俗民   

  民俗“舞彩鳳”吸引眾多遊客駐足觀賞。 本報記者潘浩 攝

聚網“三月三” 在線看俗民   

  各類特色美食也是“壯族三月三”的重要節慶元素。    本報記者吳青華 攝

聚網“三月三” 在線看俗民

  邕劇等非遺項目將亮相今年的“三月三”線上舞臺。   本報記者雲亦云 攝

聚網“三月三” 在線看俗民

  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動展示。 本報記者莫嵐遠 攝

聚網“三月三” 在線看俗民

  民俗巧藝受到孩子們歡迎。    本報記者潘浩 攝

  本報記者雲亦云  

  “壯族三月三”並不是只有民歌那麼簡單!昨日,南寧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黨組成員、副調研員白幫良接受記者專訪時透露: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我市今年“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將圍繞“戰疫情、奔小康、奮進新時代”主題,突出“不一樣的三月三,網聚也精彩”的特色,借助電視、網絡等平臺推出“桂風壯韻濃”“相約遊廣西”“民族體育炫”“暖心生活節”“和諧在八桂”五大板塊線上活動,讓民族文化、傳統民俗、節慶活動更具時代感,更加貼近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  

  線上傳播 創新發展  

  經過近年來的不斷培育和發展,我市已經樹立了一系列文化活動宣傳品牌,除了“壯族三月三”,還有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中國—東盟(南寧)戲劇周、文化走親東盟行等,三聲部民歌、邕劇、壯錦、壯族刺繡、壯醫、竹編技藝、制陶技藝等非遺項目借助這些文化品牌活動得到了很好的宣傳和推介,進一步提升了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增強了文化軟實力。我市還以壯族歌圩文化生態保護區為載體,推進非遺整體性保護。目前,我市擁有自治區級壯族歌圩文化(南寧)生態保護區項目,建立了非遺傳承保護基地和示範點,完成了《壯族歌圩文化(南寧)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編撰工作,進一步推進了全市非遺整體性保護工作。  

  民族文化和傳統民俗將全部以線上傳播的方式出現在我市今年“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中,這是前所未有的創舉,確實給關注這一節慶的觀眾不一樣的感覺。線上傳播方式靈活,覆蓋面廣,活動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更強,無地域和時間上的限制,群眾足不出戶便可參與,參與的方式方便快捷。我們珍藏千年的民族文化和傳統民俗,也將借助新技術、新手段、新平臺,傳播得更廣、更遠。線上活動在內容、方式、呈現上均經精心設計,更富有創新和創意,其中像精彩回顧歷屆“壯族三月三”、民族服飾秀、VR全景虛擬民歌湖畔以及現場直播、話題互動討論等活動,均值得大家期待和參與。   

  文化傳承 輝煌盛會  

  對於歌迷來説,提及“壯族三月三”聯想到的多是“民歌的節日”。其實,經過我市多年的資源整合、精心打造,“壯族三月三”早已突破“歌節”的範疇,成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傳統民俗盛會。每一屆“壯族三月三”,都成為我市民族文化、傳統民俗保護和發展方面取得的新成果的“展覽會”,總有令人驚喜的新感受。這和文旅工作者的紮實開墾、不懈努力密不可分,源於對文化傳承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目前,我市已建立健全了國家、自治區、市、縣四級非遺保護體系,全市現有7個國家級、139個自治區級、211個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非遺代表性項目在全區名列前茅。在非遺保護工作中,工作人員秉承“見人見物見生活”的保護理念,注重借助各類文化活動搭建非遺展示平臺,自2014年以來,已有廣西八音、壯族會鼓、壯族三聲部民歌、瑤山歌、壯族打扁擔、壯族竹竿舞、瑤族猴鼓舞、芭蕉香火龍舞、遊彩架、師公戲、粵劇、邕劇等上百個非遺項目亮相“壯族三月三”舞臺,讓更多的群眾了解和熟知非遺文化,支持和參與非遺傳承保護工作。  

  “我們不但要傳承,還要創新和發展。”白幫良表示,除了非遺項目、經典民歌、傳統舞蹈,我市今年“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還推出一批反映抗擊疫情、復工復産的原創文藝節目,講述各族同胞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暖心故事,充分展現廣西各族人民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精神風貌,凸顯廣西各民族大團結、大融合、大發展的良好氛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