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梁 瑩 通訊員 何夢瑩
戰“疫”路上,作為曾經參加過2003年抗擊“非典”和2008年汶川救災等重大應急防控和救治任務的“老兵”,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感染管理科副主任韋志福再次衝鋒在前。
3月23日,應柬埔寨政府請求,中國政府組建赴柬埔寨抗疫醫療專家組奔赴柬埔寨。這支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組建、廣西壯族自治區選派的赴柬埔寨抗疫的7人專家組中,韋志福是唯一一位醫院感染防控專家,他和專家組的其他成員一起,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守望相助、合作抗疫的深刻內涵。
院感防控,築牢第一道防線
相較于與患者直接打交道的醫生和護士,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者則是“默默無聞”的白衣戰士。
“通俗地説,院感就是醫院內感染。一旦發生醫務人員感染,就容易導致醫療救治體系的崩潰。所以,‘零感染’不僅是院感人員的目標責任,更是打勝仗的關鍵。”韋志福説,他們每天和病毒“隔空交戰”,就是要築牢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線,保護醫生、患者之間不被交叉感染,保障醫院這個前線陣地的安全。
作為這群特殊的“抗疫先鋒”其中一員,從抗擊“非典”,到參加汶川抗震救災,以及手足口病、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韋志福積累了豐富的實戰工作經驗。
1月14日,韋志福剛從新加坡留學歸國,本來可以享受休假的他再次受命,帶領醫院感染管理團隊投入到醫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線。
疫情期間,韋志福不斷摸索和總結防控經驗教訓,形成了遵照全國規範但又結合廣西實際的新冠肺炎院內感染防控經驗體系,編寫成內部防控指導手冊。隨著疫情發展,這本手冊從最初的20頁,到第7版印發時接近200頁,成為醫院指導防控工作的“教科書”式防控指南。
在不停歇地進行兩個月的抗疫戰鬥後,韋志福接到了新的任務——作為中國赴柬埔寨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赴柬埔寨協助抗疫。這是中國首次向周邊及東南亞地區派出抗疫醫療專家組,韋志福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逆行柬埔寨的征程。
爭分奪秒,他們與疫情賽跑
3月23日,中國赴柬埔寨抗疫醫療專家組順利抵達柬埔寨首都金邊。
作為醫院感染防控專家,韋志福的主要任務是了解柬方防控措施、診療流程,協助評估疫情發展態勢等,並針對性地分享提供中國的抗疫經驗,介紹“中國方案”。除專業工作外,他還擔任了醫療組秘書長,負責配合領隊統籌安排醫療隊各項日常工作。
早一刻行動,就多佔一分先機。“不僅要將中國的疫情防控機制和診療經驗帶到柬埔寨,還要努力確保隨行人員不感染,責任重大。”出發前,韋志福就整理醫院感染管理的相關培訓資料,並在醫院團隊的幫助下,將醫院防控經驗做了一些整合和翻譯。
因為國情和民情不同,專家組到柬埔寨後發現不少難題,且不易解決。“如何動員民眾科學防控,嚴格管理專家團隊,確保防控措施有效等,都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韋志福還記得,一開始專家組就發現,當地各級醫院預防醫院感染事件發生的意識不夠,防控措施不嚴,醫院感染防控形勢嚴峻,群體感染事件發生風險不小。
作為感控專家,韋志福深感責任重大。白天,到社區基層、各級醫院等地開展實地調研、交流經驗;晚上,討論和匯總情況,提出意見建議……在國內防控實戰經驗的基礎上,專家組結合柬埔寨防控工作實際,不斷提出和完善相關防控建議和方案。
為加強醫院感染防控工作,韋志福還專門給柬方準備了幾條非常具體的“中國經驗”。讓專家組欣喜的是,他們的建議不斷被採納和落實、完善。15天的時間雖然短暫,但醫療專家組專業、紮實的工作作風,以及不畏艱苦、大愛無疆的精神風貌得到柬埔寨政府和民眾、中國駐柬使館以及在柬華人華僑的高度評價和讚揚。
守望相助,留下友誼和“中國經驗”
“從踏上柬埔寨土地的那一刻起,我們就被一種信任和支持的情感包圍著。”與柬埔寨醫務人員並肩作戰的日子,讓韋志福更深刻感受到中柬人民的深情厚誼。
有一天,醫療專家組到柬埔寨王家軍總醫院進行救治能力培訓。在自由討論中,韋志福感覺到醫務人員中有一種疫情“可能不會來”的大意想法,便站起來進行了善意提醒。在韋志福講述武漢曾經出現過的醫院感染事件和醫務人員赴鄂救援醫務人員“零感染”的“中國經驗”時,他發現大家都在認真聆聽,那些信任的眼神,讓他感動。
在柬埔寨當地,一位主動來給專家組做翻譯和協助的志願者讓韋志福難以忘懷。從第一次電話聯繫,到連夜趕來會合;從每天熱情地跑上跑下,到幫助協調和翻譯上的一絲不茍……這位在中國留學9年、起了個中國名字叫“陳敦財”的小夥子,成為專家團隊中“第8人”。
從政府到民間的鼓勵支持,讓醫療專家組幹勁更足了。4月2日下午,醫療專家組成功組織了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與柬埔寨柬蘇友誼醫院第一次國際遠程視頻會“院長面對面”,實現了新冠肺炎防治信息實時共享和遠程會診,為柬埔寨留下一支“不走的國際抗疫醫療專家組”。
“我們不辱使命,完成任務回來了。這也表明中國方案和經驗是科學的,是可複製和推廣的。”4月7日,剛從飛機上走下來的韋志福,展開他出國時一直攜帶著的那面五星紅旗和醫療隊隊旗,心潮澎湃。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