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廣西頻道報道(陳惠 通訊員 牙宏威):2019年,百色市淩雲縣16個安置點全部建成,3295戶1.59余萬人已經搬遷入住,開啟新生活。
搬遷群眾靠什麼穩得住,拿什麼發展,如何真正融入新環境?淩雲給出肯定的答案。
在淩雲縣鎮洪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的幸福家園,一棟棟高聳的樓房整齊美觀,一條條寬敞的道路連通四方。幼兒園、超市、體育公園、醫院、扶貧車間、全民健身中心……應有盡有。
按照“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原則,淩雲縣把扶貧車間建在家門口,讓貧困戶在家門口就好業、能脫貧、不返貧。目前,淩雲縣在各易地扶貧安置點均建有扶貧車間,300多名搬遷貧困群眾實現就近就業。
近年來,淩雲縣全力打造環浩坤湖旅遊區,伶興易地扶貧安置點的群眾參與旅遊開發,建農家樂、發展民俗旅遊,成了致富帶頭人。
浩坤村“第一書記”劉棟明介紹,群眾將土地、林地等資源租賃給景區,周邊206戶965人通過土地出租,年人均獲利1446元,同時,群眾組建景區特色養殖合作社,周邊398戶1857人入社後年人均獲利969元。景區直接吸納搬遷戶22人就業。
同時,淩雲縣打造5000畝的油茶基地,採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運行,按照總共2500戶搬遷戶,每戶分得2畝的目標,鼓勵搬遷貧困戶參與發展油茶産業。
搬遷戶進入安置地,一切重新起步,更需要從“心”起步。
為讓搬遷群眾安居樂業,淩雲縣推行“1+N”模式,即在扶貧搬遷安置區新建學校、衛生室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方便群眾就醫、就學,讓貧困群眾搬得放心、住得順心、過得舒心。
淩雲縣在各安置點成立工作服務站,並落實工作人員對安置點進行高效管理,解決易地扶貧搬遷後出現的綜合治理難、勞動就業保障難、脫貧致富難等問題。
同時,淩雲縣建立了安置點基層組織,探索出社區樓長制、戶長制,幫助處理民生事務,協調處理矛盾糾紛,解決搬遷戶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