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搶抓機遇 加快“東融” 以高水準開放促進高品質發展
2020-04-23 08:56:17來源:廣西日報編輯:駱秋妤責編:張群

搶抓機遇 加快“東融” 以高水準開放促進高品質發展

  作為廣西全力“東融”的前沿陣地,在當前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梧州、賀州兩市如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如何採取更加紮實有力舉措加快“東融”,加快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鹿心社對此十分關注。3天來,他深入廣西東融石材碳酸鈣交易中心、賀州生態産業園、中生·穿越“智慧漿雲”項目、東融(供港)蔬菜産業核心示範區、賀州東融産業園,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國光梧州産業基地項目、梧州循環經濟産業園區、華南智慧再製造基地、梧州毅馬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梧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實地考察園區平臺建設、産業協同發展、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推進等情況。 

  本報梧州訊 (記者/陳貽澤)4月20日至22日,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鹿心社深入梧州市、賀州市,檢查指導兩市實施“東融”戰略、生態文明建設、脫貧攻堅等工作。鹿心社強調,梧州、賀州兩市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産生活秩序全面恢復,把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産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落到實處,加大開放合作力度,加快“東融”步伐,做深做實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大文章,穩增長、守底線,力爭最好成績,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打下堅實基礎。

  “梧州、賀州近年來變化很大、成效顯著,發展勢頭很好、潛力很大。”鹿心社對兩市按照中央和自治區的部署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推動一季度經濟實現良好開局給予充分肯定。“全力‘東融’、大有可為。”鹿心社強調,要繼續搶抓機遇,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擴大開放、擔當實幹,充分發揮區位優勢,體現區域特色,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加快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以高水準開放促進高品質發展。

  ——要把産業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依託産業園區科學謀篇佈局,抓好産業發展規劃,明確主導産業,完善配套設施,著力提升産業園區專業化水準,走轉型升級、精深加工、拉長産業鏈、高品質發展道路。

  ——要主動融入大灣區創新鏈、産業鏈、人才鏈、政策鏈、資金鏈,圍繞“灣企入桂”,前端強化精準對接,中間強化精準承接,後端抓好精準服務,開展靶向招商,引進一批建鏈補鏈強鏈的企業和項目,形成完整産業鏈, 打造新業態、新産業樣本和“灣企入桂”典範。

  ——要對標對表大灣區營商環境,落實為企業紓困政策舉措,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容缺審批直接落地機制,為重大項目落地和企業發展壯大創造有利條件。

  ——粵港澳大灣區是個大市場,要深挖優質農業資源富礦,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打造一批面向大灣區市場的特色農業示範基地,在服務大灣區發展的同時帶動農戶走上致富路。

  長洲水利樞紐船閘是西江黃金水道的“咽喉”,是“東融”的關鍵節點。來到廣西西江船閘運行調度中心,鹿心社走上瞭望臺察看船閘運行等情況。“西江黃金水道對建設珠江-西江經濟帶、全面加快‘東融’發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鹿心社強調,要結合製定“十四五”規劃,把西江水域和北部灣水域進行系統梳理研究,切實解決堵點難點問題,加快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實現水水聯運、江海聯運,進一步挖掘內河航運發展潛力,真正發揮好西江黃金水道作用,全面激發“江”的活力。

  在賀州市姑婆山和順峰億航智慧小鎮,鹿心社詳細了解生態文明建設、大健康和文旅産業發展等情況。“疫情衝擊是短期的,旅遊市場消費有望較快復蘇。”鹿心社指出,“五一”假期即將到來,要積極做好景區景點疫情防控工作,推動“本地人遊本地、周邊人旅周邊”,科學引導廣大遊客健康放心出遊。要引進更多大灣區的企業和優質項目,加快文化旅遊産業提檔升級,把分散的文旅資源串成線、集成群、連成片,努力打造精品,著力建設大灣區宜居宜遊後花園。

  藤縣、昭平兩縣貧困人口均超過5000人,脫貧攻堅已進入決戰關鍵階段。鹿心社走進藤縣金雞鎮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和昭平縣西坪有機茶示範基地,考察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幫扶、常態化疫情防控下貧困村集體經濟和扶貧産業發展等情況,督戰兩縣脫貧攻堅工作。“必須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不能有任何疏忽大意,這是保底線的底線。”鹿心社強調,當前,全區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重心已經從“搬得出”轉向“穩得住、逐步能致富”,要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産業重建、就業重置、社會重構、環境融入等扶持工作,因戶因人施策,落實差異化精準扶持政策,切實防止返貧和新致貧。産業是脫貧攻堅的根本,要以推進粵桂扶貧協作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兩地農業合作,打好生態有機、綠色健康牌,提升品牌價值。

  黃偉京一同調研。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