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雙線戰”彰顯國企鋼鐵力量 ——柳鋼集團抗疫生産兩手抓兩不誤紀實
2020-05-07 15:07:07來源:廣西日報編輯:駱秋妤責編:張群

  羅熔軍 王明鑒

  4月15日上午,柳鋼隆重舉行歡迎儀式,為12名援鄂抗疫英雄接風洗塵,歡迎英雄回家。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柳鋼作為廣西工業企業的排頭兵,突出政治站位、責任擔當、國企情懷、黨旗引領,迅速進入“戰時”狀態,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生産經營、援助保障工作。一季度,柳鋼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73億元,利潤2.26億元,上繳稅金2.25億元,彰顯了國企風範和擔當。

  給力——

  12名醫務人員援鄂

  別時是冬寒,歸來春已暖。

  在4月15日早上歡迎英雄歸來的儀式上,從柳鋼醫院住院部到柳鋼會務中心短短十幾分鐘的路程中,大紅橫幅迎風招展,表達了鋼城兒女的激動心情。

  “疫情發生以來,我們柳鋼醫院共派出由12名醫務人員組成的援鄂醫療隊,是廣西唯一一家企業派出的醫療隊。”柳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潘世慶在歡迎援鄂醫療隊員凱旋儀式上自豪地説。

  “我請戰,讓我上!”人們依然記得當時組成企業援鄂醫療隊的那一幕。這12名平均年齡只有28歲的醫務人員,聞令而動,主動請纓,義無反顧奔赴湖北抗疫第一線,與武漢人民共克時艱,用實際行動展現了醫者仁心的職業擔當,展現了新時代柳鋼人的風采。

  在武漢的40多個日日夜夜裏,醫療隊員們不僅在方艙醫院開展救治工作,還被選派到重症監護室參與危重病人的救治。疫情期間,她們實現了收治病人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醫護工作零投訴的光榮戰績。

  據悉,疫情發生以來,柳鋼集團向自治區捐贈2000萬元,向柳州市捐贈500萬元,向防城港市、玉林市各捐贈250萬元,總計捐贈3000萬元,還向廣西“小湯山”醫院捐贈價值約480萬元的鋼材1230噸,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奮力——

  “雙線戰”力爭全勝

  疫情防控不能鬆勁,生産經營也不能中斷。

  “大事難事看擔當,危急時刻顯作為。”柳鋼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甘貴平説,面對疫情的衝擊,柳鋼集團精準施策、精準發力,確保防控有力、生産經營有序。

  ——迅速成立集團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23個文件,研究制定專項措施60余項。截至目前,柳鋼集團三大基地及全體職工家屬無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

  ——“存坯減材”蓄勢待發。受市場需求影響,柳鋼集團採取“存坯減材”策略,即不放鬆煉鋼的生産但減少鋼材生産,在確保鋼材産量與去年同比基本持平的前提下,將鋼水鑄坯留存16萬噸,待市場復蘇時及時消化留存鋼坯。

  ——巧排年修轉危為機。柳鋼集團將原本以全年為週期的三個階段的動力和冶煉系統年修全部安排在一季度實施,為後面三個季度高效滿負荷生産創造良好的設備條件。

  ——加價採購帶動復工。為鼓勵熔劑供應商組織貨源並儘快復工,柳鋼集團主動採取加價採購,分別將石灰石塊採購價格上調8元/噸,石灰石塊、石灰石粉價格上調5元/噸,積極帶動上下游企業共渡難關。

  ——多舉措化解保供難題。採取多方式、多渠道解決物資供貨、到貨及轉運的問題,保障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産期間各類物資的供應。

  協力——

  項目建設快馬加鞭

  5月4日,柳鋼集團防城港鋼鐵基地第一船鐵礦石成功靠岸防城港鋼鐵基地碼頭;4月26日,柳鋼集團中金公司第一卷304不銹鋼冷軋板帶在梧州頂鋒成功下線……

  走進柳鋼防城港鋼鐵基地和玉林中金公司,一股“趕出進度、趕出品質、趕出效益”的濃厚氛圍撲面而來。柳鋼多個生産基地按下復工復産“快捷鍵”,開啟項目建設“加速度”,各單位各部門倒排工期,協力在疫情防控和企業發展的大考中交出精彩答卷。

  潘世慶説,重大項目是穩增長的“壓艙石”,是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強引擎”,要有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把項目加快推進。

  截至目前,防城港鋼鐵基地煉鐵、煉鋼等各系統已全部復工;項目建設到崗施工人數2.6萬多人,比去年施工高峰期的人員增加近8000人,項目建設萬人大會戰全面打響。

  “確保項目5月25日前投産,實現自主‘造血’。”甘貴平表示,防城港鋼鐵基地今年要全面出産品,切實擔負起廣西金屬材料工業産業向中高端邁進的重任。

  戰“疫”有勝時,發展不停步。隨著一個個項目“火力全開”,“柳鋼製造”“柳鋼速度”的紅火場景又展現在人們面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