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80後”村醫李志輝:鄉親的“知心人” 政策的踐行者
2020-05-11 17:50:1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駱秋妤責編:張群

  【原創】“80後”村醫李志輝:鄉親的“知心人” 政策的踐行者

  李志輝(左)坐診 攝影 駱秋妤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報道(駱秋妤):在脫貧攻堅路上,村醫是基層老百姓健康的第一道守門人,村醫也是健康扶貧的主力軍。玉林市興業縣譚良村村醫李志輝便是主力軍中的一員。

  譚良村是一個北靠大容山脈,田園風光旖旎多姿,約有1000年曆史的村莊,健康扶貧工作開展以來,譚良村有貧困人口702人,180戶,其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58戶。

  做鄉村醫護的“守門人”

  一個藥箱、一個手提袋、一輛電動車......5月7日,晌午的太陽沒有阻止李志輝的“上門隨訪路”,他騎著電車穿梭在村道上,為村裏的180戶家庭醫生簽約貧困戶進行季度回訪。

  【原創】“80後”村醫李志輝:鄉親的“知心人” 政策的踐行者

  李志輝在去隨訪的路上 攝影 駱秋妤

  2005年大學畢業後,李志輝在國內多家醫院工作、學習、進修,積累了一定經驗,也是那一年,家鄉譚良村衛生室的現狀一直令他擔憂:位於村委辦公樓旁邊的衛生室是20世紀70年代修建的磚瓦房,低窪潮濕、老舊昏暗,沒有執業醫生入駐開診。“鄉村是最缺醫療資源的地方,村民看病難,我要回到家鄉最需要我的地方去。”2010年,李志輝帶著自己的初心與妻子從廣東回到譚良村。

  改變源於行動。回鄉後,李志輝到當地衛生部門諮詢回村開辦診室手續,得到了令人振奮又鼓舞的答覆:“歡迎你回家鄉為人民服務!”2016年底,譚良村衛生所第二分所完成“國家鄉村一體化衛生室”的改建工作。此後,村民們告別了“赤腳醫生”看病的現狀,看病抓藥也更方便了。十年來,李志輝成為了鄉親們家門口的醫護守護者,累計接診病人超18萬人次。

  做鄉親的“知心人”

  在衛生室的凳子上,隔三岔五就會出現一袋水果或蔬菜,據悉,這是李志輝拒絕鄉親們送錦旗和感謝信後,鄉親們就用最樸實的方法對李志輝進行“報恩”。“村裏老人其實患大病、突發疾病的很少,大多是一些慢性病,主要還是要靠心理疏導和調節,能陪伴他們,我覺得很有成就感。”李志輝早已成為鄉親們的“知心人”。

  【原創】“80後”村醫李志輝:鄉親的“知心人” 政策的踐行者

  陳匆惠隨身攜帶親手寫的感謝信 攝影 梁培檳

  “李醫生親手幫我給拐杖做了個防滑墊,我每天都用這根拐杖,用著踏實、暖心。”今年90歲的老人陳匆惠每天隨身帶著一封感謝信,她説:“李醫生不僅醫術高明,對待患者也很有禮貌、很有耐心。”

  中風患者莫顯尤,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經診療,李志輝制定了有針對性的治療康復計劃,經過三個療程的悉心治療,本以為一輩子在輪椅度過的莫顯尤能下地活動了。同村的低保戶梁遠申因腿腳不便,李志輝便定期上門回訪,同時贈送了一個助行器,現在,梁遠申逢人就誇:“李醫生是個好醫生,看病一分錢都不收,還免費送個助行器給我。”

  行醫這些年,李志輝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鄉親們的認可,問診群眾除了本村民眾,還包括葵陽、城隍、山心、大平山等附近鄉鎮慕名而來的患者。2015年至2018年,李志輝連續四年被評為“優秀共産黨員”,2018年11月,興業縣衛生健康委員會推選李志輝為“優秀鄉村醫生”,代表興業縣參加北京大學醫學院的全科醫師基層診療技術知識免費培訓學習。

  【原創】“80後”村醫李志輝:鄉親的“知心人” 政策的踐行者

  在譚良村衛生室排隊等候看病的老人 攝影 梁培檳

  願做健康扶貧踐行者

  時光荏苒,作為一個“80後”的村醫,李志輝已經在基層紮根服務了十年。除了開展治病救人的本職工作,而今,李志輝還承擔起了健康扶貧的任務。

  2017年,興業縣成立了108支家庭醫生簽約團隊,每支團隊由縣級醫院技術指導醫師、鄉鎮衛生院醫生、護士、公衛人員、村級計生專幹和村醫各1名組成。此後,李志輝開始積極奔走在健康扶貧路上,他不僅投入到服務病殘戶的工作中,還把有限的個人收入補貼給貧困家庭。

  【原創】“80後”村醫李志輝:鄉親的“知心人” 政策的踐行者

  李志輝(左)到家庭醫生簽約貧困戶家裏進行隨訪 攝影 駱秋妤

  “健康扶貧,預防第一。”5月11日,李志輝開始忙著給村裏各村屯的老年人進行免費體檢。“這個體檢也是國家公共衛生健康服務項目,現在政策越來越好,我願意做政策推動落實的踐行者。”據悉,對於簽約的貧困戶,李志輝每個月都要下村去看望,把“三保險 三救助 ”“三個一批”“198兜底保障”“先診療後付費的具體流程”等黨的健康扶貧好政策宣傳給他們。李志輝常説:“國家要求扶貧路上,一個也不能落下。我作為村醫,健康扶貧,一個也不能少。”

  健康隨訪記錄表、産後訪視表、新生兒家庭訪視記錄表、死亡登記表......在李志輝的工作桌上,除了有看病專用的儀器設備,還有一疊疊的資料“提示”著他手上的工作。“工作不難,但是很瑣碎,我的工作秘訣就是起得早、睡得晚。”李志輝根據村民的健康特點,實行7:30至22:00的坐診時間,一天工作15小時;實行急診優先、老弱優先的坐診制度。

  【原創】“80後”村醫李志輝:鄉親的“知心人” 政策的踐行者

  李志輝製作的排隊取號牌 攝影 駱秋妤

  “健康=財富、病魔=貧困”是李志輝的從醫經驗。李志輝憑著崇高的醫德、精湛的醫術為民服務,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信賴,同時,他讓所有貧困戶享受健康扶貧好政策,攜手奔向致富快車道,李志輝是興業縣“健康扶貧路上的排頭兵”。

  積極奮鬥在健康扶貧一線的李志輝,是興業縣健康扶貧取得良好成效的一個縮影。除了推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興業縣還全面凝聚健康扶貧合力,制定了《興業縣健康扶貧工程“三個一批”行動計劃實施方案》《興業縣健康扶貧攻堅行動計劃(2017—2020)》等相關文件,確定三大目標和十項工作任務,實現貧困人口大病救治工作規範化。目前,興業縣共解決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816戶1.1624萬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逐一破解貧困人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難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