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    輿情智庫
廣西出臺十項措施幫扶2020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2020-05-14 14:22:50來源:廣西日報編輯:駱秋妤責編:張群

  原標題:我區出臺十項措施幫扶2020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為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決策部署,進一步促進2020年高校畢業生就業,保持我區就業局勢總體穩定,5月11日,自治區政府印發《廣西促進2020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十條措施》。

  這十條措施分別為:

  一是充分落實基層就業服務項目計劃。加強基層教育、黨建等領域的人才隊伍建設,重點招錄 2020年應屆高校畢業生,其中公開招聘中小學教師8000人、“特崗計劃”教師7000人、農村小學全科教師1000人、“城市社區黨建和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組織員”1200人。

  二是擴大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規模。將畢業學年高校畢業生納入就業見習對象,積極發展見習基地,為畢業生提供不少於 10000個就業見習崗位。對見習基地按照1500元/人/月的標準給予就業見習補貼,對見習期滿留用率達到50%以上的見習基地,其實際留用人員按2000元/人/月的標準給予就業見習補貼,所需資金從就業補助資金列支。

  三是積極擴充教師隊伍。對未取得中小學、幼兒園、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的高校畢業生,凡符合教師資格考試報名條件和教師資格認定關於思想政治素質、普通話水準、身體條件等要求的,可以先上崗從事教育教學相關工作,再參加考試並取得教師資格。各設區市、縣(市、區)要加快制定教師招聘計劃,儘快組織招聘,重點補充鄉村中小學教師和公辦幼兒園教師。

  四是擴大高校畢業生升學規模。全面落實研究生擴招計劃,完成1.9039萬個招生名額,擴大應屆高校畢業生升學渠道,提升我區高校畢業生的高學歷層次畢業生比例。充分挖掘我區高校承載能力,擴大專升本招生規模,全面完成 2.4萬個招生名額。

  五是鼓勵高校畢業生參軍入伍。各地各單位要認真落實大學生應徵入伍優惠政策,完善高校畢業生應徵入伍激勵措施,針對畢業生群體開展精準宣傳動員和重點徵集,積極引導畢業生參軍入伍,實現徵集高校應屆畢業生參軍入伍人數同比增加20%。

  六是擴大國有企業招聘高校畢業生崗位。全區國有企業要做好人才儲備計劃,積極針對應屆高校畢業生群體設置工作崗位,提高應屆高校畢業生招聘比例,嚴禁設置不合理門檻。

  七是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加大對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放寬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對獲得市級以上榮譽稱號以及經金融機構評估認定信用良好的大學生創業者,原則上取消反擔保。畢業年度內高校畢業生持《就業創業證》從事個體經營的,自辦理個體工商戶登記當月起,在3年內按每戶每年1.44萬元的限額標準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對畢業5年內首次在設區市轄區內創辦小微企業並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的高校畢業生,一次性給予5000元創業扶持補貼;對創業地在貧困縣的,補貼標準提高至1萬元。

  八是促進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對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或離校2年內高校畢業生,與之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併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小微企業或社會組織,按照2000元/人的標準給予帶動就業補貼,並給予1年的社會保險補貼。

  九是加大高校畢業生就業幫扶和兜底保障。對建檔立卡農村家庭高校畢業生,通過“就業諮詢全覆蓋、就業培訓全覆蓋、就業推薦全覆蓋”,提供一對一就業幫扶。對離校後未就業的困難畢業生,優先開展實名登記和就業幫扶。加強困難畢業生的兜底保障,對殘疾、享受城市低保、屬於城鎮零就業家庭或登記失業連續12個月等確實難以實現就業的高校畢業生,鼓勵各地在機關事業單位或經營性單位開發一批公益性崗位予以安置就業,所需資金從就業補助資金列支。

  十是優化就業服務。對延遲畢業的高校應屆畢業生,相應延長報到接收、檔案轉遞、落戶辦理時限。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可根據本人意願,將戶口、檔案保留在學校2年或轉入生源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以應屆畢業生身份參加用人單位考試、錄用,落實工作單位後參照應屆畢業生辦理相關手續。持續開展線上招聘服務,加大崗位信息、職業指導、網上面試等服務供給。支持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針對高校畢業生開展線上招聘活動,按照招聘會服務人數、成效和成本,給予一定就業創業服務補助。

  (記者/劉琴 原文編輯:覃柳丹)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