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    輿情智庫
​傾其所有打贏脫貧硬仗 盡其所能攻克貧困堡壘
2020-05-15 18:45:44來源:南寧日報編輯:駱秋妤責編:張群

  自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以來,南寧市按照“核心是精準、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要求,傾其所有、盡其所能,聚焦“兩不愁三保障”,集中力量打好“四大戰役”,盡銳出戰,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對脫貧攻堅最後堡壘發起總攻。

  滾石上山,唯有奮力才能登頂;逆水行舟,一篙鬆勁退千尋。在這場宏大的戰役中,全市上下拿出非常之策、使出非常之力、推出非常之舉,攻克道道難關,衝破重重險阻,不斷開創脫貧攻堅工作新局面,在産業扶貧、飲水安全、村級集體經濟、易地扶貧搬遷、粵桂協作、對口幫扶等諸多領域齊頭並進,搬走了脫貧攻堅路上的“幾座大山”,形成了奪取脫貧攻堅勝利的南寧樣本。

  試看今日綠城大地,脫貧攻堅戰鼓聲聲、旌旗如畫,一個個貧困村華麗蛻變,一個個項目快速推進。大地為錦,信念為筆,繪出了一幅幅生動的脫貧攻堅畫卷。

  産業扶貧

  産業旺起來百姓富起來

  産業興旺,是解決農村發展問題的重要前提。

  聚焦特色産業,推動産銷對接,能人帶富……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南寧市緊緊圍繞“大力培育扶貧産業,發展生産脫貧一批”的目標,精心培育發展特色産業,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和致富帶頭人,推進産業扶貧可持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穩定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産業扶貧之路越走越寬。

  特色和優勢是貧困地區産業發展的關鍵。

​傾其所有打贏脫貧硬仗 盡其所能攻克貧困堡壘

  武鳴區科技扶貧産業示範園區內,工人忙著分揀包裝沃柑。記者潘浩 攝

  南寧市著眼産業扶貧,一系列頂層設計、規劃部署、扶持政策相繼出爐,搭起了産業扶貧、精準脫貧重要支撐。2019年伊始就分別召開全市産業扶貧工作會議和全市産業扶貧重點工作推進會,明確全年産業扶貧工作、重點工作,落實工作責任。同時印發了《南寧市農業産業扶貧2019—2020年行動實施方案》,明確到2020年,實現産業扶貧對貧困戶全覆蓋,有條件的貧困村都建有“一村一品”特色産業基地。

  為提高産業覆蓋率,南寧市還實施“以獎代補”政策。指導各縣區制定2019年“5+2”特色産業發展計劃,嚴格實施産業扶貧“以獎代補”政策,對發展特色産業並符合相關標準的貧困戶給予産業獎補,促進扶貧産業發展,提高産業覆蓋率。去年,全市所有縣區“5+2”特色産業、預脫貧村級“3+1”特色産業覆蓋率均達90%以上;所有貧困村均有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或産業基地覆蓋,示範帶動貧困戶3.44萬戶參與産業發展;每個貧困村均培育有不少於3名的創業致富帶頭人。所有貧困村均設置有産業發展指導員,全市共設置了2904名産業發展指導員;今年以來全市舉辦産業扶貧培訓班504期,培訓貧困群眾2.12萬人次。第八批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公佈,南寧市5個貧困地區農業示範區上榜。

  2019年,我市還投入扶持資金8550萬元新建162個扶貧示範園,重點扶持桑蠶、晚熟柑橘、香樟、家禽、草食動物等五大産業和貧困村“3+1”特色産業。這些特色種養産業正成為村民脫貧致富的“金鑰匙”。“和示範園簽訂種植合同後,我免費領到吳茱萸種子、有機肥。去年種了1畝吳茱萸,收入9000元。還在示範園做工,月工資3000元。”近日,興寧區崑崙鎮太昌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韋員明跟駐村幹部聊起了自己的“增收賬”。太昌村作為崑崙鎮4個貧困村之一,2019年成立中草藥種植扶貧示範園,建設園區水肥一體化、誘蟲燈、藥肥配送房等基礎設施,通過“示範園+農戶”模式,開展吳茱萸、天冬等中草藥種植,預計到2021年,産值可達250萬元。示範園以高於市場價格優先收購貧困戶的中藥材,並吸納32名貧困人員到園區務工,村民合作社每年還可以獲得4萬元收益分紅,既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又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記者阮曉瑩)

  飲水安全

  潺潺“幸福水”流入千萬家

  “山上無泉水,山下無河水”是廣西大多數石漠化地區的寫照。石漠化地質就像一個天然漏斗,天上下雨地下漏,地表水難以保存。飲水問題不解決,談何脫貧?南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重點在上林、隆安、馬山3個貧困縣實施跨區域集中連片供水和找水打井工程,經過不懈奮鬥,補齊了飲水安全這塊短板,源源不斷的幸福甘泉流入石漠化地區千家萬戶。

​傾其所有打贏脫貧硬仗 盡其所能攻克貧困堡壘

  上林縣雲裏蓮海莊園立體養殖基地探索農旅結合之路,帶動村民脫貧致富。記者潘浩 攝

  2019年12月31日,上林縣塘紅鄉易地扶貧搬遷配套集中供水二期工程正式竣工,隨著水廠泵站機組運轉,清水沿著水管流進百姓家中,解決了當地群眾飲水難題。

  羅歡是居住在上林縣塘紅鄉幸福小區近1500名易地扶貧搬遷貧困群眾之一。她説:“過去住在老街上,每天只有早晚兩個時段供應自來水,冬天水少時,供應的水還有異味,需消毒靜置後才能勉強入口。”

  上林縣塘紅鄉易地扶貧搬遷配套集中供水工程是去年我市12個農村區域集中連片供水建設項目之一,屬於上林縣石漠化片區塘紅鄉、喬賢鎮周邊16個村委會(社區)集中連片跨區域供水工程,供水管網直接覆蓋安置點及塘紅社區周邊1.38萬人,還延伸至喬賢鎮,實現集中連片供水,為兩個鄉鎮共7.93萬人提供安全用水保障。

​傾其所有打贏脫貧硬仗 盡其所能攻克貧困堡壘

  坐落在隆安縣都結鄉隴選村綿綿群山中的二級供水加壓站。 記者程勇可 攝

  作為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的滇桂黔石漠化片區縣,隆安縣存在季節性缺水、飲水安全問題的鄉鎮共有3個,涵蓋18個行政村156個自然屯,涉及人口32000多人。缺水成為這些村屯擺脫貧困的最大障礙,這18個村中貧困村就佔了16個,其中深度貧困村10個。破解水的瓶頸,隆安縣脫貧攻堅格局將豁然開朗。

  自開展脫貧攻堅以來,隆安縣共投入2300多萬元,按水源及地域分類先後共實施項目13個,建成5個片區的集中連片跨區域供水項目,覆蓋18個行政村156個自然屯。受益總人口3.2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6萬人。

  馬山縣將集中連片與分散式供水相結合,按照“能聯網的不單村,能擴建的不新建,單村變聯網,小網變大網”的原則,合理佈局區域供水設施。對位於河流和中型水庫附近的村屯,通過規模集中式供水工程解決飲水安全問題,如投入9000多萬元建設的馬山興科供水工程,有效解決了白山鎮、喬利鄉15.68萬人口安全飲水問題;對不具備建設規模集中供水工程的區域,通過建設小型集中供水工程進行供水;對已建有供水工程但水源水量不足的區域,採用新舊結合、聯網互通的方式供水;對於居住分散、單門獨戶的農戶,通過“一戶一櫃”滿足用水需求。

  截至2019年底,我市農村集中供水率從2015年底的83.2%提高到91.9%,比全區集中供水率高4.21個百分點,提前一年完成水利部提出的2020年底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87%的目標;自來水普及率從2015年底的80.5%提高到91.3%,比全區自來水普及率高6.55個百分點,提前一年完成自治區提出的2020年底全區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總體達到85%以上和水利部提出的2020年底全國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3%的目標;水質達標率從2015年底的44.9%提高到68.77%,比全區水質達標率高5.59個百分點,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提升。(記者 阮曉瑩)

  村級集體經濟

  強村加速跑興業斬窮根

  2019年,全市所有1556個行政村的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4萬元以上,年總收入達4.08億元,同比增長28.4%。其中,年收入達10萬元以上的村共381個,佔24.49%;超過20萬元的集體經濟示範村共165個,佔10.6%;超過50萬元的集體經濟強村共76個,佔4.89%,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實現歷史性突破。

​傾其所有打贏脫貧硬仗 盡其所能攻克貧困堡壘

  馬山華星柑橘産業示範區壯大當地村級集體經濟。    (馬山縣供圖)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南寧市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自治區黨委關於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決策部署,堅持黨建引領,強化政策支撐,拓寬增收路子,持續攻堅推進,推動全市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效、高品質發展。

  一個個“空殼村”邁上“脫殼之旅”,一個個集體經濟薄弱村踏上“強村之路”,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凸顯全市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驕人成績——

  馬山縣金釵鎮龍印村深入開展“組織帶領、黨員帶頭、能人帶動、産業扶持”的“三帶一扶”強黨建促脫貧工作,發揮村民合作社優勢,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昔日的窮山村邁向脫貧致富“快車道”。2019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63.57萬元。

  上林縣大豐鎮雲裏村堅持黨建引領,大力實施“兩培兩帶兩促”六大提升行動,強化能人帶動,因地制宜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産業,2019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30.35萬元,累計收入87.22萬元。

  亮眼成績的背後,是探索形成的“南寧做法”——

  南寧市始終堅持“盡銳出戰”,市級領導小組深入縣鄉村調研指導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推動各項工作落實落地。組織部門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將市人社局、市金融辦、市稅務局納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推動各成員單位各就其位、各司其職、各盡其責。2019年,針對重點難點問題,聚焦短板弱項,開展集中調度7次,及時發現和協調解決存在的突出困難和焦點問題。

  2019年市財政按每個非貧困村15萬元標準,投入1.64億多元扶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示範帶動縣(區)加大扶持力度,配套投入資金1.81億元。整合市本級投入每個貧困村100萬元、每個深度貧困村150萬元扶持資金,以及中央、自治區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6200萬元資金,累計投入資金8.5億多元,為推動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全面達標提供堅強支撐。

  同時,突出做好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七篇文章”,大力發展縣級“5+2”和村級“3+1”特色産業,打造“一村一品”“一鄉一業”。2019年通過發展産業、物業帶動實現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佔全市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的76.65%。

  為推動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效,2020年市本級財政投入1.89億元,給予1097個非貧困村每村15萬元扶持資金,對較為薄弱的505個村每村再增加5萬元扶持資金,示範帶動縣一級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截至5月10日,全市已有1342個村(社區)的集體經濟收入達5萬元以上,佔全市1559個村(社區)總數的86.08%。(記者 楊靜)

  易地扶貧搬遷

  砥礪“挪窮窩” 安居奔富路

  早上起床做好一家人的早餐後,震東集中安置區居民黃鳳琴來到在小區內開設的扶貧車間,和其他20多個搬遷戶居民一起做高頻電機繞線的活計,每個月她都能從這裡賺到1500元左右的收入。像這樣的扶貧車間,僅在震東集中安置區就有4個,這裡還有23個靈活加工點,為安置區居民提供務工崗位。

​傾其所有打贏脫貧硬仗 盡其所能攻克貧困堡壘

  在隆安縣易地扶貧搬遷震東集中安置區,嶄新的居民住宅樓拔地而起。(何宏生攝)

  從農村來到縣城,從務農轉為務工,黃鳳琴的生活是不少易地扶貧搬遷居民的縮影。易地扶貧搬遷是南寧市精準扶貧“七個一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脫貧攻堅“頭號工程”和標誌性工程。南寧市“十三五”時期計劃搬遷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3133人。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市已搬遷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3133人,搬遷入住率100%,全市易地扶貧搬遷住房建設及搬遷入住任務全面完成。

  目前,我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重心已從住房建設及搬遷入住向後續扶持及管理轉移,調整工作目標導向,將後續扶持及管理作為易地扶貧搬遷重點任務推進。計劃在今年有效解決搬遷群眾“兩不愁三保障”問題,讓他們能夠享有與遷入地群眾同等水準的基本公共服務,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到2025年,安置區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搬遷群眾在穩定脫貧的基礎上收入逐步提高,能夠融入新環境、適應新生活,實現“能發展、可致富”。

  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開展以來,南寧市始終堅持“挪窮窩”與“換窮業”並舉,將“安居”與“樂業”同步謀劃。2018年10月,南寧市委、市政府聯合印發了《南寧市關於促進隆安縣易地扶貧搬遷震東集中安置區可持續發展的實施方案》,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實。方案的出臺為全市其他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可持續發展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借鑒,各項目縣區參考“震東模式”,每個集中安置點制定一套可持續發展實施方案,實行“一點一策”,為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此外,我市聚焦安置區就學、就醫、就業等“三就”問題,聚焦安置區後續扶持及管理,確保搬遷戶“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全市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新建配套義務教育學校10所,目前已投入使用8所;新建(擴建)配套衛生醫療機構8個,目前已投入使用7個;計劃配套建設農貿市場8個,目前已建成7個;全市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創業)意願14944戶,目前已實現就業(創業)14916戶;全市12個800人以上安置點計劃集約建設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9個中心”便民利民服務機構共108個,已完成建設98個。

  目前,我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重心已經轉移到後續扶持及管理、拆舊復墾和加快完善安置區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等工作上來。南寧市正穩步推進後續扶持工作及拆舊復墾工作,全市計劃2020年實施後續産業發展項目18個,計劃投入後續産業資金20950萬元;全市應拆除舊房7013戶,已拆除2316戶,舊房拆除率33.67%。並將積極籌措資金,加快安置區“補短板”配套項目建設,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2500萬元用於支持安置區“補短板”項目建設,支持馬山縣白山鎮第三初級中學、隆安縣第五中學建設。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南寧市強化安置區疫情聯防聯控工作,實行出入管控、體溫測控、小區定時消殺制度,截至目前,全市27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未發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群體性感染事件發生。同時全力保障安置區群眾基本生活,根據政策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幫助困難搬遷戶辦理低保。截至目前,全市納入低保的易地搬遷建檔立卡貧困對象14534人,其中納入農村低保11423人,納入城市低保3111人。(記者王志鵬)

  粵桂扶貧協作

  喜結連理枝 共築小康夢

  兩廣一家親,山水相連、人文相通、彼此相融。這是南寧市與茂名市開展扶貧協作的真實寫照。2017年,粵桂扶貧協作第二次聯席會議的召開,將南寧與茂名兩個城市緊緊聯繫在一起,茂名的電白、化州、高州分別與我市馬山、隆安、上林3個國家級貧困縣結成幫扶對子,開啟了協作發展、攜手奔小康的壯麗征程。

  走進位於隆安縣震東集中安置區旁的粵桂小學,教室裏傳來琅琅讀書聲,塑膠運動場上孩子們生龍活虎,教學秩序井然……嶄新的學校托起了從大山深處搬出的孩子們的夢想。

​傾其所有打贏脫貧硬仗 盡其所能攻克貧困堡壘

  我市聚焦安置區就學問題,全市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新建配套義務教育學校10所。圖為設施齊備的隆安縣粵桂小學。記者潘浩 攝

  “支教老師的上課方式很新穎、很有趣,我們很快就能把知識點記下來。”對於自己的新老師,在隆安縣粵桂小學就讀的六年級學生喬隆鑫稱讚有加。新教室、新校園,從茂名來的優秀支教老師,讓她對未來的學習生活充滿信心。

  近年來,教育幫扶已經成為南寧與茂名開展扶貧協作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據統計,茂名市累計選派了316人次支教老師,投身我市貧困一線,克難攻堅、默默耕耘,為貧困地區的孩子送來知識,也送來了改變命運的希望。

  兩地運籌帷幄,決戰脫貧攻堅,不止教育,兩年多來,通過扶貧協作,兩地關係之緊密、聯繫之頻繁、合作之深入,前所未有。

  自開展扶貧協作以來,南寧全市上下謀定篤行,為消除貧困盡銳出戰,茂名更是持續傾力幫扶,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以上林、馬山、隆安縣為主戰場。3個貧困縣累計5個鄉鎮、28個貧困村、10所學校、13家醫院分別與扶貧協作地區的相關單位結對。

  兩年多來,兩地多點切入、多措並舉,持續加快項目建設,推動人才、教育、醫療、産業等方面協作發展,推動項目産生效益、恵及群眾,切實把茂名市的幫扶支持轉化為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成效,在綠城大地上結出了協作碩果。

  ——在馬山縣,兩年多來,茂名市電白區先後引進5家廣東企業落地投資興業,推進粵桂扶貧協作産業合作,援助建設了4個扶貧車間,幫助了136名貧困家庭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

  ——在上林縣,由粵桂幫扶資金支持的上林縣40MW光伏項目,將為上林縣因病、因殘、無勞動能力的1334戶貧困戶(動態管理)每戶提供3000元扶貧資金,貧困群眾增收有保障。

​傾其所有打贏脫貧硬仗 盡其所能攻克貧困堡壘

  廣西上林大染坊繭絲綢有限公司的繅絲廠車間裏,工人們在生産線上緊張有序地忙碌著。黃維業 攝

  一個個項目落地見效,成為南寧與茂名開展多方位扶貧協作的縮影。

  據統計,2017年以來,茂名市援助我市粵桂扶貧協作財政資金達3.9222億元,茂名市的高州市、電白區、化州市再援助我市上林縣、馬山縣和隆安縣共1910萬元,總計4.1132億元。今年4月,上林縣、馬山縣、隆安縣又將2020年援助的1.4085億元幫扶資金安排用於基礎設施、産業發展、勞務協作、教育醫療等26個幫扶項目建設。 (記者胡光磊 )

  企業對口幫扶

  政企齊攜手 鄉村換新顏

  “從大山裏搬到縣城,我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在馬山縣板伏扶貧加油站工作的板伏安置點安置戶陸家恩開心地説。作為南寧交投集團率先在南寧市推出的一項産業扶貧創新舉措,馬山縣板伏扶貧加油站應運而生,通過實行利潤分配與貧困村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為促進貧困村集體經濟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

​傾其所有打贏脫貧硬仗 盡其所能攻克貧困堡壘

  上林縣通過發展光伏發電項目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張藝軍 攝)

  南寧交投集團創新幫扶模式、打造“扶貧加油站”為扶貧“加油”的故事,正是南寧市搭好用好企業與深貧村對口幫扶平臺、做好脫貧攻堅“大文章”的真實寫照。

  “貧有千種,困有百樣”,扶貧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在精準。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南寧市在廣西率先啟動深貧地區幫扶工作,共組織67家企業幫扶深度貧困地區,其中65家企業幫扶56個深度貧困村,華潤集團幫扶深度貧困鄉隆安縣都結鄉,廣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幫扶深度貧困縣馬山縣,走出了“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百姓受益”的對口幫扶新路子。

​傾其所有打贏脫貧硬仗 盡其所能攻克貧困堡壘

  廣西源之源生態農業投資有限公司把金花茶産業與扶貧工作相結合,把青秀區巴蘭坡村打造成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金花小鎮。(畢榮星 攝)

  在對口幫扶中,各幫扶企業深入深度貧困地區調查研究,為深度貧困地區把脈,充分發揮幫扶企業的資源優勢,幫助深度貧困地區開發特色産業、解決勞動力就業、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以及推廣優良種養品種、開展技術服務等,將企業獨特優勢與深度貧困村集體經濟、扶貧産業精準對接,促進深度貧困地區産業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和貧困戶增收。

  ——産業活力激發。華潤集團投入資金建設生物質發電項目並實現發電;南寧建寧水務集團出資120.4萬元,採取“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産業發展模式,幫扶馬山縣裏當瑤族鄉北屏村與企業合作建設裏當雞生態養殖示範園項目。

  ——村民就業有保障。南寧威寧投資集團在馬山縣加方鄉龍崗村打造了“扶貧車間、扶志超市、扶智課堂”綜合中心,使其成為集就業增收、獎勵先進、宣傳引導、技能培訓及電商服務為一體的一站式扶貧工作中心,這一模式成為全國首創;中鐵房地産集團廣西江灣置業有限公司幫扶上林縣塘紅鄉弄陳村建設扶貧車間,目前弄陳村已獲得村級集體經濟收入28.1萬元(廠房租金)。

  ——助力貧困戶脫貧。南寧軌道地産集團提供16萬元設立扶貧專項基金,以“代養牛”的方式幫扶隆安縣丁當鎮紅陽村16戶貧困戶,每戶每年可獲得800元的收益,期限3年,解決貧困戶的脫貧問題;南寧市碧桂園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投入資金建設碧桂園隆安縣定坤村精準扶貧工作坊,碧桂園南寧城市公司還與睦豐家居集團簽約合作,定向採購定坤村扶貧手工藤編製品,進一步推進扶貧項目落地。

  ——鄉村風貌煥然一新。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幫扶馬山縣古寨鄉龍林村,提供幫扶資金用於安裝太陽能路燈、修建道路防護欄和龍林村小學儲水櫃,還為該小學安裝了一座空氣能熱水器,解決全校師生使用熱水問題。

  ……

  在各幫扶企業的大力推動下,一個個扶貧項目落地見效,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實現增收致富,為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貢獻“企業智慧”和“特色樣本”。據統計,自結對幫扶工作開展至2019年,各幫扶企業投入南寧市深度貧困村的資金、物品等累計達5733萬元,幫扶實施産業項目143個,企業在帶動深度貧困地區産業發展、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和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方面貢獻了重要力量,為全市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作出了應有貢獻。(記者韋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