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紮根八年 助力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
2020-05-22 08:54:12來源:廣西新聞網編輯:劉洋責編:胡曉萌

  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黃尚寧

  5月21日上午,接到筆者的電話時,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川山鎮五圩村駐村第一書記莫成枝正在村裏給群眾分牛。“一戶一頭,今年脫貧的我們多給一頭,都是政府從養牛公司購買無償提供給群眾的小牛仔。”莫成枝説,得知習近平總書記對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作出重要指示,他組織村“兩委”幹部進行了學習領會,駐村工作隊非常激動振奮,8年的定點扶貧得到充分肯定,大家紛紛表示一定要把脫貧成果鞏固好。

  莫成枝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直屬單位派駐五圩村的第一書記,也是該廳派往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的6名駐村工作隊員之一。近年來,該廳響應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政府號召,向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派出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發揮自然資源政策優勢,利用後盾單位的資金、項目等資源,對環江實施定點扶貧,幫助毛南族同胞打贏脫貧攻堅戰。經過8年努力,定點扶貧先後讓5個村陸續實現了脫貧摘帽,成為毛南族整族脫貧的“催化劑”。

  定點幫扶:把三千群眾帶到致富關口

  回顧廣西自然資源廳對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的幫扶史,最早要追溯到2012年。當時,廣西自然資源廳(原廣西測繪地理信息局)受自治區委派,定點幫扶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大安鄉金橋村,派駐村第一書記1人,另外派駐村工作隊員2人,分別進駐水源鎮水源社區和三美村。

  金橋村位於大安鄉北部,距縣城35公里,地處土石山區,是2003年底專為集中安置都安、大化等大石山區移民而設立的建制行政村。全村有32個村民小組、939戶3588人,有壯、瑤、漢、毛南、苗、回6個民族。全村耕地面積5145畝,糧食作物以水稻和玉米為主,支柱産業糖蔗種植面積4000多畝、桑田850畝、核桃8000多畝,201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850元。

  為助力金橋村脫貧,該廳精心籌劃,從産業開發、基礎升級、文化強基、組織建設四個方面入手,先後投入資金140多萬元實施定點扶貧項目。根據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在金橋村打造萬畝核桃基地的扶貧工作部署,2012年,扶貧工作隊在該村福平屯建立了50畝核桃種植基地,同時發動群眾發展甘蔗、蜜桔、紅心柚、種桑養蠶、山羊養殖等産業,想方設法提高農戶經濟收入。在基礎設施建設升級上,該廳投入幫扶資金,發動群眾獻工投勞,完成了金橋屯移風易俗理事會公共食堂、三合屯籃球場、金橋文化廣場、金橋兒童家園、水碾溝人行橋等重點工程建設,完成5個屯道路硬化和4個屯人畜引水工程改造,解決了近100戶群眾的飲水難題。在文化扶貧方面,為了不讓貧困代代相傳,駐村工作隊實施了三合小學校園設施改造工程,投入9萬元在扶貧點興建兒童家園,讓貧困村留守兒童有地方玩耍學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身心健康成長。

  到2014年10月,金橋村完成了385戶貧困戶1506人的脫貧任務,全村貧困戶從當初529戶2071人降到144戶565人,農民年人均收入達4800多元。2015年底,金橋村基本達到脫貧目標,駐村工作隊員按要求結束了自己的幫扶使命。

  聚力幫扶:推動4個村相繼脫貧出列

  有了成功幫扶金橋村的經驗,廣西自然資源廳定點幫扶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的步伐並沒有停止,而是加大力度、持續發力。從2016年起,該廳向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派出第一書記4人、工作隊員2人,分別派駐川山鎮五圩村、樂衣村和明倫鎮吉祥村、英豪村。4個村均地處土石山區,共有3236戶11431人,耕地面積17500多畝,有壯、瑤、漢、毛南、苗、回、仫佬、水、侗等多個民族,建檔立卡貧困戶1383戶5349人。當地糧食作物以水稻和玉米為主,經濟作物有甘蔗、桑蠶、核桃、柑橘、珍珠李等,土特産有香豬、菜牛、黑土豬等,其中明倫鎮是環江香豬主産區。

  2016年以來,該廳預算安排扶貧補助資金205萬,動員直屬單位籌措資金共28.2萬元,在五圩村、樂衣村、吉祥村、英豪村實施定點扶貧項目。在産業開發方面,駐村工作隊重點推廣和鞏固英豪村、吉祥村的核桃、珍珠李種植,扶持英豪村肯貴屯香豬産業託管示範基地,以“基地+貧困戶”方式,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此外,完成2個村文體活動中心項目建設及4個村村委辦公樓裝修,實施4個定點扶貧村部分自然屯人畜飲水、道路硬化工程建設,為吉祥屯修建了戲臺,更新了一批文化體育設備。

  發展特色産業,打造“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增加農民收入,壯大村集體經濟,是該廳定點幫扶村實現脫貧的關鍵。在駐村工作隊引導下,川山鎮五圩村大力發展養牛、水果種植等産業,覆蓋貧困戶共568戶,覆蓋率達90.73%;樂衣村發展葡萄基地和桑蠶、優質稻、杉木等産業,覆蓋貧困戶75戶,覆蓋率達96.2%。受非洲豬瘟影響,明倫鎮英豪村及時推進産業轉型,向群眾發放轉型雞苗、鴨苗18228隻,覆蓋貧困戶213戶,覆蓋率達98.16%;吉祥村大力推進桑蠶種殖、香鴨養殖等特色産業,覆蓋率達97.4%。駐村工作隊還採取委託經營、“合作社+農戶”等模式,幫助4個村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38.35萬元。

  到2019年底,五圩、樂衣、英豪、吉祥4個村相繼脫貧摘帽。其中明倫鎮英豪村、吉祥村2017年底脫貧,川山鎮樂衣村2018年底脫貧,五圩村2019年底脫貧。四村2017年底未脫貧人口達1650人,2019年底降至134人,貧困發生率1.12%。

紮根八年 助力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村集體經濟扶貧産業園中,群眾在勞作。通訊員 崖寶基 攝

  政策幫扶:確保兩千脫貧戶收入穩固

  除了派出駐村工作隊長期實施定點扶貧,該廳還發揮政策優勢,加大自然資源政策幫扶力度,對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脫貧攻堅義務教育、住房安全、基礎醫療、飲水安全保障工程等“四大戰役”扶貧項目用地,實行“先用後報、邊建邊報”和用地指標核銷制等特殊用地支持政策,確保相關扶貧項目及時落地見效。

  引導貧困縣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是廣西自然資源廳助力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脫貧出列的一大法寶。對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增減掛鉤指標,該廳堅決足額保障,增減掛鉤節余指標收益全部返還所在縣,用於支持脫貧攻堅及鄉村振興。為用好用活增減掛鉤政策,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從精準掌握基礎信息入手,于2017年組織對全縣農村居民點、易地扶貧搬遷點、廢棄採礦用地等可實施增減掛鉤區域進行全面調查,挖掘實施潛力面積達2萬多畝,為開展增減掛鉤奠定了基礎。

紮根八年 助力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城西易地移民安置點 。通訊員 黃尚彪 攝  

  同時,搭建政銀企合作平臺,創新融資模式,成立由農發行廣西區分行、河池市分行、環江支行組成的“三級聯動”調查評估小組,安排專人對增減掛鉤項目進行“一對一”服務,最大限度提高項目審批效率,促進項目貸款資金快速落地。2018年以來,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共申報增減掛鉤項目42個,縣政府平臺公司向銀行融資15.5億元,促進了産業扶貧、基礎設施建設、鄉村風貌提升等項目的實施。2019年,全縣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資金達5.7億元,到位資金3.99億元。

  增減掛鉤政策帶來的持續效益是極其明顯的。依託增減掛鉤項目貸款,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投入3億元建設扶貧車間,成功引進了深圳華威世通公司,項目全部投産後將帶動10家以上智慧終端配套企業入駐,為搬遷群眾提供5000個以上就業崗位;投入5260萬元,完善易地扶貧搬遷後續産業園設施建設,完成油茶及中草藥種植14242畝,保障2009戶脫貧戶有一項以上新增、持續、穩定收入來源産業項目,確保了脫貧戶收入穩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